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以个人化视角来解读爱丽丝•门罗的《逃离》小说集中的人物形象——以《逃离》《机缘》为例

文学读书 时间:2021-01-20 10:54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
[导读]本次读书报告主要写自己对于所挑选的短篇小说中的一些人物形象的一些想法和感受,并以自身的角度来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分析,并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解析来了解小说的主题以及作者。

一、引言

在翻开《逃离》小说集之前,我先在封面看到一段话,让我感触很深。这段话是这样说的:“为了获得独立和完整的自我,我们逃离沉闷的家庭、僵化的感情;逃离熟悉的人群、令人窒息……为此,我们付出代价,遭受混乱,造成伤害。”就这样的一段话,就让我对这本小说集产生了一些联想。似乎这样的小说并不是我们以往经常看到的那种皆大欢喜的结局,亦或不是现代网文中的这种小白文,让人看得很爽,很劲爆。而是让人看了之后会产生思考,会想到一些现实中的东西,似乎很多时候书中描写的人物就有自己的模样一样,好像在看完小说后感觉自己会与作品中的某个人物相似,又或许很向往作品中的某个人物,希望变成那样的人,只可惜的是理想是丰满的,而现实却是骨感的。

就像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中所描写的于连一样,对于这个人物形象,很多读者看完之后,都会有很多不同的解读,有的人喜欢于连,因为在于连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模样;而有的人不喜欢于连,觉得他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而且觉得他很虚伪。而我正是喜欢于连的那一类人,因为我在于连的身上看到了很多现实的东西,似乎也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某一面。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于连,很喜欢。

因为他知道自己要什么,为了得到它,他可以付出一切努力,但从来没有放弃本我。在我看来,作者笔下的于连可以像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但却很少有人能像于连。

作者笔下的于连,是个矛盾的人物形象。他有自己追求的东西,也为了自己追求的东西不可避免的像大多数人一样变得虚伪逢迎,他也追逐功名利禄与权势,这大概也是每一个人都想追求的东西吧,现实中也都会像他一样,从最初的懵懂变得世故逢迎,这一点,我在于连身上看到了现实生活的样貌。但是,我喜欢于连这个人物形象也正是因此。作者笔下的于连,他的追求并不是富贵与权势,他有自己坚守的东西,甚至他可以为了它舍弃生命。而现实中大多数人在批判于连的时候,却永远都做不到像于连一样,为了自己的坚守执着,不要性命也要坚守本心。或许很多人都批判于连,可是每个人都是于连追求权势富贵的样子,却永远不可能成为于连最后的样子。他们的追求也只是功名利禄而已,可于连不是。我不觉得于连在巴黎的生活,让他这个人物形象变得面目可憎,因为他即使变得虚伪逢迎,也从来没有放弃本我,最后于连的死就能体现这一点。他从不伪善。为了自己的坚守死去,这是一个最纯真的灵魂。

所以,我喜欢于连这个形象。甚至可以说敬仰。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我大约也会变得和他一样,为了得到想要的,变成虚伪世故的模样,却做不到像他一样永远热爱自己的坚守,即使失去生命。

而在我翻开爱丽丝·门罗的小说集《逃离》之后,一个崭新的世界便出现在我的眼帘。一些鲜活的人物形象出现在我的世界。我在他们的身上,又看到了不同于于连的人生另外的可能。

二、《逃离》

这篇小说主要描写了女主人公卡拉的一些经历,身为社会底层的卡拉在工作中,在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处境以及自己内心想法的波动,造成了卡拉的逃离或者说是出走,但这种出走逃离的方式看似是遵循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实则是很盲目的。这种出走的方式依然会对自己造成伤害。

(一)对卡拉的人物形象的解读

对卡拉的形象的感知,主要从她的两次逃离入手。

第一次她逃离了父母,离开了从小就生活的家庭,离开时卡拉说“我想要过一种真实的生活,我并不指望你们能了解。”那么此时的卡拉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的状态中呢?此时的卡拉正与克拉克处于热恋中,卡拉特别希望能与克拉卡生活在一起,从而对父母的管教很反感,或者说不希望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而是希望自己与克拉克重新组建一个新的家庭,过上一种自由自主的生活,觉得这样的生活才是真实的。实则是当时的克拉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看不清现实的残酷。哪有那么轻松,这世界就照着自己心目中的样子发展下去。也许当克拉许多年后再回首时才会发现自己当时的想法的多么的愚蠢,又或许会想着年少时的想法当真的缺乏考虑。是啊,谁还不曾年少过呢,只是有时候我们缺乏考虑的想法做法会对自己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就像克拉当时选择逃离自己的家一样,逃离父母的庇护,想要与克拉克生活在一起,这是为爱情而做出的选择,本身没有错,当我却不不喜欢卡拉离开家时与与自己父亲说的一句话。我们总有自己成家立业的那一天,但是不要忘了身后养育我们的父母,任何时候,对要记得父母才是最重要的人,不要为了爱情而说一些过分的话,在没有克拉克之前,卡拉自己怎么就不觉得自己的这个家庭是不真实的呢,而在与克拉克相遇后,被克拉克的甜言蜜语哄骗之后,居然说有父母在的家庭是不真实的。这就有点过分了。

与克拉克相恋,让卡拉想要逃离这个沉闷不真实的家庭,可是谁又知道逃离了这个家之后,面临的世界是好是坏呢,或者说是否能重新建立起自己心中想要的完美世界呢。而做出逃离的决定后,是否又会遭受混乱,造成伤害呢。这一切都是一个未知数。但就卡拉的第一次逃离来说,似乎是成功的,因为她成功的逃离了父母家,与克拉克生活在了一起。这是卡拉逃离之前所要的生活,所预想的模样。

而卡拉的第二次逃离,就是彻彻底底的失败了。这其中的缘由有很多,但我个人认为,卡拉的第二次逃离失败的原因,还是在于她自己对于未知的恐惧,造成了她逃离的失败,最终又回到了克拉卡的身边,这是对未知的恐惧,也是她自己懦弱的表现。而卡拉的第二次逃离,原因就在于,她与克拉克在一起后,发现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的独自、自由和所谓完整的自我。而是重新步入了一种新的困境,一个全新的沉闷的家庭,仿佛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囚牢。

我们都知道的一个现实是,想要获得独立和完整的自我,想要过上内心所向往的生活,就必须得有经济支持,说白了就是的有足够的钱来支持你现阶段的生活。不然所谓的理想全都是浮云,全都是虚幻的,就好像做梦一样,梦里也许想要的都会有,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但是梦醒后,现实依然残酷,我们依然需要朝九晚五的上班来获取那微薄的薪水来供养自己那弱不经风的梦想。又或许,梦想早已不知道为何物,自己早已习惯了现阶段的生活,说不好不好也说不好好,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消耗下去,直到有一天我们被这这会彻底的淘汰。而卡拉呢?她为了爱情逃离了父母,与克拉克生活在一起,本以为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现实却给卡拉泼了一盆冷水。她与克拉克的经济来源全靠跑马场的收入维持,但是这个马场的生意并不好,可谓是惨淡至极,有时候还需要自己去做一些杂活来补贴家用。这样的残酷的现实生活,导致了生活毫无情趣可言,而家庭的生活也渐渐趋于沉闷,卡拉与克拉克的感情也渐渐趋于僵化,尽管克拉克还是会有甜言蜜语,但是这样的话语说多了也就和没说一样,可能还会引起卡拉的反感。所以,卡拉想要逃离这熟悉的人群、这令人窒息的生活。

但是这是的卡拉还能去哪里呢?当她踏出她与克拉克所组成的家门之后,她还能去哪。卡拉从西尔维亚哪里所获得的勇气还不足以让她踏出这个小镇,从而到达多伦多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所以最终卡拉的第二次逃离失败,回到了克拉克的身边,重新开始了这让她窒息的生活。最终的失败是源于卡拉内心的恐惧,而其根本的原因还是其生活的不理想所导致的,假如卡拉与克拉克很富有,那么是不是就不用经营惨淡的马场生意,也不用去做杂活来补贴家用。是不是生活就能多一点乐趣?那么如此一来,卡拉是不是就不用再次选择逃离了呢。而这也让我想到了同样选择逃离的娜拉,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的娜拉,曾经也很喜欢、爱护和信赖自己的丈夫,但最后选择离家出走,这是娜拉的一个觉醒的过程,最终认清了丈夫的面目,选择离家出走,摆脱来玩偶的地位,而易卜生最终也没有给出娜拉出走后的样子师生们样的,这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思。

而爱丽丝·门罗在《逃离》中给卡拉的结局是,最终卡拉回到了克拉克的身边,这也给读者留下了很多遗憾。一方面,我们想要看到卡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逃离成功,因为那是我们所想要看到的样子;另一方面,卡拉逃离的失败,仿佛又让我们看到了现实中的我们的真实的样子,被这残酷的现实牢牢的锁在俗世间,而不得解脱,最终只能向这现实妥协,把理想一一变卖,做了一个俗人。

三、《机缘》

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朱丽叶的故事。一个人的成长,往往会经历很多的磨难。而对于本文中的主人公朱丽叶来说,她的成长经历往往是由于她的性格决定的。人们说性格决定命运,当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我不太相信,带有质疑的神色;而在我上了大学之后,经过了这几年的变化,我信了,性格往往真的会改变自己的很多东西。同样的,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在朱丽叶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而对于机缘这篇小说,我读完之后主要想谈一谈小说的主题和主人公朱丽叶的性格。

(一)小说对于女性的成长的主题的描写

爱丽丝·门罗的这篇小说的主题就是女性的成长,文中则指的是朱丽叶的成长。故事虽然简单,情节也不复杂,主题也不算新颖,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关于女性成长的主题,却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朱丽叶认识了埃里克,从此便翻开了朱丽叶人生的全新篇章。曾经的朱丽叶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女学究,她的生活里没有除了自己以及自己所热爱的一切便没有了其他东西。别的女孩子到了她这个年纪,都因该沉浸在甜甜的恋爱中。而朱丽叶呢?她的性格爱好与其他人不同,这就导致了她与其他人的疏远,久而久之,她的世界里就 只剩下了她自己。虽然正值青春年华,但她的世界里没有爱情。而就个人自身的形象来说,朱丽叶自己并没有太大的魅力来吸引异性的关注,自己周围的人也没有多少能够理解自己。种种的一切让朱丽叶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在自己的幻想中。向往着有一天能过遇到自己的所爱之人,或者说是朱丽叶自己也渐渐地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厌倦从而希望得到改变。于是在一个偶然的机缘巧合之下,朱丽叶结识了埃里克,让朱丽叶产生了投靠这个男人的想法并最终付之行动。

然而不巧的是埃里克是有妻之人,不过文中的主人公朱丽叶并没介意,仍然去找埃里克。这在我们现在来说,可以把朱丽叶概括为情妇了吧。虽然我并不喜欢情妇这个词,但是事实往往就是这样,改变不了。

而对于朱丽叶最后的结局,不远千里地去投奔埃里克,心甘情愿地做一个情妇。这样的结局是朱丽叶所做地选择,也是由于朱丽叶自己地性格所决定的。她的成长变化更多的在于她自己内心的改变,以前的朱丽叶似乎被这个世界所孤立了,而她自己本身也不愿愿意去改变,但在遇到埃里克之后,朱丽叶的世界就开始有了变化,无论是内心的世界还是外在的世界,我们所能看到的就是朱丽叶所改变的,这种改变从朱丽叶的行动便可以看出。当她踏上去寻找埃里克的火车后,整个世界便变了颜色,换了新装。

(二)朱丽叶的性格对她自己成长的影响

朱丽叶的性格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但同时又是熟悉的。陌生的是在我们大多数人看来,朱丽叶很古怪,然我们大多数时候难以接近;但熟悉的是,我们在某一瞬间,我们也会变成   朱丽叶的样子,我们不再一味的迎合,想要属于自己的一个专属的空间,也就是所谓的独处。

在她生活的世界里,女性如果学会使用缝纫机和打包裹的话,那么就不至于被孤立,也就是可以融入这个小镇的世界里。但朱丽叶是特殊的,她喜欢的是在其他人看来枯燥乏味的古典文学,这让她变得与其他人不同,也让她难以融入他人的世界。我们不知道文学在什么时候是大家所热爱的东西,是大众的东西;但就我们现在来说文学绝对不是大众化的东西,而是变得越来越小众化,喜欢她的人越来越少。在我们这个极度娱乐化的当下,我们大多数人都变得越来越普通,喜欢的东西也越来越大众化,比如大家都喜欢打游戏,听音乐,看电视剧,玩手机刷抖音等等,谁还会想到去看看书什么的,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了。而在朱丽叶的这个世界里,朱丽叶所喜爱的古典文学同样是在别人看来不可思议的,而朱丽叶本身也不喜欢与他人交流,也就是不喜欢社交,喜欢一个人独处,与别人总有一定的距离感。直到在火车上的一个偶然的机缘,一次生命之中不可错失的邂逅,让朱丽叶的人生发生了变化。这在我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细想之下,这都是朱丽叶自身的性格决定的,往往有时候你觉得一个人的性格是不可能做出超出性格之外的事情的时候,往往有时她就能做出一些意料之外的事,这看似意料之外,实则也是情理之中。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当中,也许有一天我们就会变得和以前的自己不一样,至少在外人看来是如此。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