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出逃的记忆——《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

文学读书 时间:2015-05-24 14:37 点击: 来源:郑州大学
[导读]这是一本云集了作者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感受和理解的书,而这样的感受和理解以记忆的方式得到了重温。记忆在作者的笔下,逃脱了时间桎梏,听从主人的安排自由组合。

  余华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以一个全能的上帝视角展现三代人之间的纠葛。关于“我”的记忆,细碎但不乏艺术的逻辑。按着编辑的章节阅读,读完一章接着读下一章时仍旧在回想之前的阅读内容,然而最后干脆先将自己常规的逻辑放在一边,顺着回忆的路线看这一场“呼喊”。只是余华的书看一遍总觉得不够,再次看的时候却也是挑着自己喜欢的反复看了几遍。

  人物

  作者余华在自序中这样写道:作者的自序通常是一次约会,在漫漫记忆里去确定那些转瞬即逝的地点,与曾经出现过的叙述约会,或者说与自己的过去约会。

  那么作为初读者,这便是我与此书的第一次约会。书中出现的人物在我脑海中的印象并非各个都棱角分明,但给人的感受就像是喝了一口加了糖盐醋姜各种调味品的汤,滋味杂陈。

  孙广才,一个彻头彻尾的无赖,他在对待父亲和儿子时就像对待自己的绊脚石,随时准备踢开他们。他以一种“无赖”的姿态在家中时不时地显示着“威严”,他时时刻刻地想着自己的利益,不惜任何代价,就连小儿子的死亡对他来讲竟演变成一次自我标榜,由于自身的不当行为破坏了大儿子的美满姻缘,在妻子身前就与别的女人同居,却在死亡逐渐靠近他时,在黑夜里来到妻子的坟前。最后,失足溺死在粪池里。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用“可怜”一词来形容孙广才还不大恰当,他的一生,即使是死的时候也总是给我一种“滑稽的辛酸感”。

  书中三兄弟只是在短暂地重叠之后便叉向了各自的方向。孙广平以最平庸的方式长大成人;孙光明第一个走向了死亡,这个家中最小的成员最先完成了人世间的使命;而孙光林,作为故事叙述的出发和回归者,他拥有了更多的经历,也纪录了更多的命运。

  书中的祖父总是给我一种捉摸不透的感觉。年轻的时候,他跟着父亲造桥,出了事故之后,父亲逃了,他独自面对这场事故并成功解决了。在对祖父弥留之际的描写上作者花费了许多的笔墨,他这漫长的一生就连到了要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都十分“漫长”。但祖父在面对死亡这件事情上依旧幽默大于悲伤。就像他的一生,他其实可以掌控许多事情,但到了年迈之际却时常遭受儿子的“威严”,儿子就像是一架空的马车,什么都没有,但噪声很大。而祖父从不与他起正面冲突。给我的感觉就像祖父生活在家之上一般,他在一旁冷静地看着这个家的变化,但不插手。

  书中对女性的描写并不是特别多。孙广才的妻子隐忍着过完了一生,活着的时候就连丈夫与别的女人同居这件事她也没有反抗。而她唯一爆发出来的愤怒则是在弥留之际。这样的妇女,并不在少数,她们的一生就是不断地隐忍隐忍再隐忍,将不公与愤怒带到坟墓里去。

  片段

  我总是记着孙光林与几个小孩争论原子弹的问题然后找老师寻求答案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其实每个人的心态都很有意思。一个问题出现了分歧,双方必然都希望自己的见解是正确的,然后他们去找一个相对权威的人,然而他给出的答案,却令双方都十分失望。“我们问的是科学,他却给出了政治的回答。”在生活中有多少人在时不时地经历着这种不走心的回答?那位老师自己必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回答究竟有什么不妥,他只是专注地织着毛衣。解决问题有些时候得从问问题的角度出发,否则终究是南辕北辙。

  还有文中对小弟弟弥留之际的描写,读起来感觉时间都静止了一般。文中写到对生与死的理解,即将去世的人可以直视太阳,然后活着的人不行。去世的人早已脱离了时间的掌控,而活着的人依旧在时间的长河里奔走,一个静一个动。

  结构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觉得作者的结构逻辑安排得真精妙。记忆的碎片在作者讲完最后一个章节的时候自动拼凑出了一幅完整的记忆图。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作者说,这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它的结构来自于对时间的感受,确切的说是对已知时间的感受。回忆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可以重新选择,可以将那些毫无关联的往事重新组合起来。从而获得了全新的过去。

  将过去的记忆打散,按照如今的想法重新排列组合,从而获得许多“不一样”的过去。我在想作者在完成书籍的写作之后,还有没有继续设想不同的记忆图呢?

  “我的写作就像是不断地拿起电话,然后不断地拨出一个个没有顺序的日期,去倾听电话另一端的往事。”这是作者的描述,一个很形象很有意思的表达。

  这是一本云集了作者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感受和理解的书,而这样的感受和理解以记忆的方式得到了重温。记忆在作者的笔下,逃脱了时间桎梏,听从主人的安排自由组合。记忆不是过去的事实,而是对过去事实的感受和理解,因而记忆会不断变化,会在人们的脑海中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出逃。

  印象深刻的段落摘录如下:

  1.“我们都无法说服对方,于是三个孩子走向了张青海,那个打毛衣的男老师,指望他能够做出公正的判决。那是冬天的中午,我们的老师正坐在墙角里晒太阳,他织毛衣的手滑来滑去,像女人的手一样灵巧。他眯着眼睛听完我们的讲叙后,软绵绵地训斥道:

  ‘这是不可能的。全世界人民都爱好和平的,怎么会把原子弹绑在一起爆炸?’

  我们争论的是科学,他却给了我们政治的回答。于是我们只能继续争吵,到后来成了攻击。我说:

  ‘你们懂个屁。’

  他们回报我:

  ‘你懂个屁。’

  我那时被怒气冲昏了头脑,向他们发出很不现实的威胁,我说:

  ‘我再也不理你们啦。’”

  2.“‘实话告诉你吧,我们是老师派来侦查你的。’刘小青得意洋洋地说。

  成年人的权威,使孩子之间的友情顷刻完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再没和他们说过话。”

  3.我的弟弟最后一次从水里挣扎着露出头来时,睁大双眼直视耀眼的太阳,持续了好几秒钟,直到他最终被淹没。几天后的中午,弟弟被埋葬后,我坐在阳光灿烂的池塘旁,也试图直视太阳,然而耀眼的光芒使我立刻垂下了眼睛。于是我找到了生与死间的不同,活着的人是无法看清太阳的,只有临死之人的眼睛才能穿越光芒看清太阳。

  4.当我的目光越过了漫长的回忆之路,重新看到孙光明时,他走出的已经不是房屋。我的弟弟不小心走出了时间。他一旦脱离时间便固定下来,我们则在时间的推移下继续前行。孙光明将会看着时间带走了他周围的人和周围的景色。我看到了这样的真实场景:生者将死者埋葬以后,死者便永远躺在那里,而生者继续走动。这真实的场景是时间内给予依然浪迹在现实里的人的暗示。

  ······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