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浅析庄子之“游”的内涵

文学读书 时间:2022-01-04 21:33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
[导读]“游”作为一种解脱之法,是庄子处于乱世之中对人生之百态、命运之无常所选择并践行的道。“游”之道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是内在的精神层面,二是外在的与现实生活实际交互的身体层面。

       在我们学习庄子的名篇《逍遥游》时,不难发现,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字便是“游”。细数《庄子》全部的三十三篇文章,“游”字频繁地出现,次数高达数百,从前至后贯穿起所有的内容。可以见得,“游”字是庄子所谓道的呈现,也是庄子思想中至关重要的一点,这一点将是我们开启庄子思想宝藏的关钥匙,更是解读其哲学观念的关键。

一、思想背景

       庄子生活的时代是战国后期,那时的社会礼崩乐坏,人心失据,各个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相互倾辄,百姓们生活艰难、困苦不堪。在那样一个时代,庄子对于人本身的生存和与生存相关联的利害有着深刻且殷勤地思考。如《庄子》中《山木》一文就写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庄子及其徒弟在深山里看见了一颗苍天大树,这颗树生长得非常茂盛,没有受到任何人为的干扰。没人想折它的枝叶烧柴或是砍下树干作梁,因为这颗树不堪其用,一无是处。继而他们又在朋友家看到一只鹅被宰杀,因为它没有任何本领,对于主人家而言铁锅是它的最好的归宿。

       事实上,这则故事是对“无用”之用的一种辩证的诠释,不免引人深思。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避世的思想一度盛行。现实社会的诸多乱象让大岁数人都感到了无能为力,庄子也是如此,但是不同于其他人,庄子有着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那便是“游”。《论语》中有“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的道理,这代表着儒家对选择出世或入世的态度,同时还说这个天下如果礼乐尚存,王道仍在,那么便不应该逃避,如若世间已无道,那么自然该隐去。这里明确地指出了出世和入世两种选择的标准,匡扶正道,挽世救民,都是儒家等一派思想,然而庄子对于眼前的现实给出了另一条答案,即“游”。

       “游”的提出在表层之下还存在更深的原因,这和庄子本人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在《大宗师》一篇中,庄子说人并不能自主决定自己的人身,这一切都是造物主的选择,就如同金器之于工匠一般,将被打造成什么样子完全被工匠所左右。庄子看到了冷漠无情的自然规律,并由生出一种无力感。“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生老病死,没有一样是可以被逃避的,庄子认为这就是宿命。由此见得,在庄子的思想里,人生是苦短的,面对世态炎凉,人生百态,如何实现自我的解脱,这是庄子所思考并汲汲所求的,这样说“游”的理念产生的思想上的背景。

二、身体之游与精神之游

(1)身体之游

       人始终都是在世间存在的,人是社会的人,无论是做什么都脱离不了社会关系,这也就是说人是没办法做到完全逃避社会生活即所谓避世的。无论是隐居山林还是蛰居于市,或多或少都在和世界发生交互。既然如此,人又有什么办法来做到处世之外并保证身心的完整,独善其身呢?庄子对此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人和世界的关系除了入世和出世应该还存在第三种可能,这种可能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被维持着的与世界若即若离的状态,这就是“游”。完全的人世太积极也太激烈,可完全的出世又太消极也不现实,而“游”在两者之间,是一种高深的处世哲学,是一种真正的现实的超脱,是蕴含了大智慧的道。“游”即保证了人的现实存在又实现了精神层面的独立。庄子曾用“庖丁解牛”的故事生动又形象地寓意了这番道理。在这则故事中,庄子用了象征的手法,把被宰之牛暗喻为现实世界的完整性,而庖丁手中之刃则代表了具体的人,以高妙的刀技于牛的骨肉之间轻松游走,斩开纷繁复杂、盘根错节的牛的脉络和关节,这正是说明了人于世间行走的游刃有余,而那高超的刀技就是庄子所推崇的“游”。在这里,“游”是作为一种独特的处世方式而存在的,是人的身体的生存之道。

(2)精神之游

       庄子认为世间万物都遵循着某种玄妙的“道”,即天地间的规律。这种“道”是眼前世界一切发生的根源,是社会中各种现象的源泉,如果人真的想要完成精神世界的独立和对现实社会的超脱,那么务必得通晓和把握这个“道”。而“道”是什么呢?庄子说“道”实际上是看不到也摸不着的,“道”不存在固定的形状,没有气味也没有颜色,是一种玄而又玄的事物。对于“道”,人永远不可能直观具体地把握它,只有靠非理想的方式去感悟和体会,这便是所谓“游心于道”。

       对于“游心于道”的解释是在人的精神层面的。人在面对世事沉浮,面对得失成败之时有一个坦荡的心态,面对死亡不畏惧,面对变故不惊慌,即荣辱不惊,安之若素,般可以说是“游道于心”的体现了。这样的表现其本质是精神世界对于欲望束缚地摆脱,是心与道的合一。

三、“游”的现实意义

       庄子的“游”的理论是他根据所处的现实困局而提出的,毋庸置疑其携带有特定时代的烙印,虽然如此,“游”的畅想同时也具有永恒的价值,这种价值是它普遍性的表现,也是它哲学智慧的光芒发散。

       先从现实生存的角度来说,庄子所提出的“游”的理论给人们呈现了一种理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明的演变,社会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处于当下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如何才能坚守内心的道,已然是每个人都难以言明的,而庄子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以“游”的人生态度面对现实世界,既不选择彻底的沉沦,也绝不是完全地游离在社会之外。诚然,我们的世界和庄子的世界是不同的,对于“游”的道理来说,自然不该墨守成规,稍加变通,我们必然会从中汲取到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在灵魂的层面上,“游”的精神是一种极有智慧的寻求内心安宁的行为方式。在当前社会中,每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如何理想有效地排解压力,便需要“游”的人生哲学。我们从庄子的思想中可以认清,人生的圆满是难得的,缺憾也不代表不美好。生活中酸甜苦辣总交替而来,没有任何的事是过不去的。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提升自我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必要的。没有人能够解决所有问题,总会有难题出现并难倒你。这时,庄子的“游”的态度给我们提供了一套非常有参考意义的心理疏导方式。

       总之,庄子所提出的“游”是中华文化史上极有色彩的一笔,是值得我们学习并参悟的。

参考文献

[1]钱澄之.庄屈合诂[M].合肥:黄山书社,1998.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颜世安.论庄子的游世思想(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9(2)。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杨家海.“人间世”与庄子之“游”[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5)。 

[6]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8]赵诺亚,庄子“在世”思想研究——以《人间世》《养生主》为中心[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5. [9]杨士林.体道·游心·书艺[J].学术界,1995(6).

[9]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马如俊,逍遥人生——论庄子的游世思想[J],晋阳学刊,2006(3)。 

[11]姚斌.大学生心理成长攻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摘录 

[12]经纶:论《老子》《庄子》的心理疏导功能(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0)。

著者:安徽农业大学 18汉语言文学专业 丁世杰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关键词: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