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安师大学子三下乡感悟:二十不惑支教路,一颗真心觅真谛

社会实践 时间:2021-08-11 21:03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
[导读]二十不惑支教路,一颗真心觅真谛,安徽师范大学五四爱心学校弋行向党支教团队古往今来,青年一词,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不同,而被赋予不一…

古往今来,“青年”一词,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不同,而被赋予不一样的内涵;但不变的,是青春时光的可贵。陈独秀曾说过,“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青年,而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面貌。因此,“惜取少年时”,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便是坚持不懈奋斗、勇担时代责任,将热情与奉献凝聚起来,而作为青年师范生的我们而言,就更应将所学专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发挥出专业特长,展现出青年师范生们的风采。

满怀期待,不负遇见

在过去十二年的求学路上,教师一直以来都有着许多美称,比如“勤劳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们也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为崇高的职业。”至于为何崇高,我也从未有过切身体会。过去二十年的我,若有人问及为何我会选择师范生这个专业,我也许会回答是父母的期望、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可如今正值二十岁的我,若有人再问我为何,我想我会坚定地回答他是因为期待、内心的坚定与热爱。因为期待,我渴望看见一个个孩子能在自己的精心培育下长成参天大树;因为期待,我渴望自己能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发光发热,做一个合格的好老师;因为期待,我渴望从学生们那里听见一声声“徐老师好”。同样的也是因为期待,在支教开始的前一晚,我在脑海里一遍遍幻想一遍遍思考当我正式成为一个老师时,该是什么样子的?我又该怎么快速适应从学生到老师这个身份角色的转变?当学生问我问题时,我又该怎么回答才能让学生们接受?平时师范生课程里学到的理论又该如何运用到真实的教学中?我该怎么教好第一堂课?学生会不会喜欢我的讲课方式?……一个一个问题不断在我脑中浮现,那个夜晚,我并未找到答案,我期待着从支教的每一堂课中找到教学的答案,找到教育的真谛。我期待着每一次教学都能不辜负时光,不蹉跎了岁月。

二十这个年纪,已经不再有十岁少年的稚气,但又不具备三十岁的成熟。二十岁,对于我来说,它意味着挑战、勇气、奋斗,更意味着不惑。不惑的是选择了支教这条路,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既然心向往之,那就勇往直前吧!

凡是经历,皆是馈赠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在《什么是教育》这一书中形象地阐释过教育的内涵,在他看来,“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这么生动的一句话早在一年以前我便有所耳闻,还是从大学师范生课程上获知,当时只觉得这么一句话很是美好,好像秋日被太阳照射过的被絮暖暖的,又好像傍晚铺满彩霞的天际,如此惬意。对于现在的我而言,这次的支教之路,更像是两棵树的相互摇动,两朵云的相互触碰,两个灵魂的相互唤醒。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并未期许这短短的十几天便能改变孩子们一生的轨迹,因此我只是秉持着一颗“启蒙”的心。我想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感官上的新奇,而是努力带给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前行的勇气与希望。支教的意义也并非仅仅只是简单的数据和光鲜的分数能给出答案的,因为它需要有着比成绩更为重要的教育。支教正式开始前夕,队长便告诉我们此次支教的对象多为留守儿童、贫困家庭的孩子。对象的特殊性也就决定了我们教育方式的特殊性。一方面,我们需要帮助孩子们解决学业上的难题困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相比一般家庭的孩子,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他们有着更为敏感的内心以及更为敏锐的外界感知能力,与此同时,他们还有着看似坚强孤傲乖僻的外表。所以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他的良师、更应该是他的益友、是他愿意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的那个人。

在这段支教旅程中,我与我的学生们,既是师生关系,又更像是好朋友。我们是两个灵魂的相互唤醒。我要做的就是“捧着一颗真心来”,而孩子们的世界很简单,只要我们对他多加关注,他们便会把整颗真心以各种形式展示给我们看。孩子们的快乐也很是简单,只要我们上课多给予他们鼓励与夸奖,他便会笑得很开心。教育的真谛我至今也无法有个确切的答案,我只知道当我们真心对待孩子,孩子也定会真心回应我们。当这种回应成为一种习惯,我想育人的目的也就此生根发芽了吧!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当二十岁遇上十岁,不再是我以为的鸡飞蛋打,一地鸡毛。在孩子们的身上,我找到了我已经逝去的美好童年,也第一次感受到被重视的感觉。他们总是能给我惊喜,他们是小孩子可却总让我觉得他们有着超越年纪的懂事,我常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却能被他们记在心里很久。他们会在听见镜头前的我低声咳嗽时说:“老师,你先休息一下喝口水,歇一歇再讲吧”;他们会连着几天问候我的身体情况;他们会把我说的每一个要求都认真记住并完成;他们会和我分享有趣的小故事、小谜语;他们会……

“老师,我给你说个猜谜,你猜猜是什么。有一群羊在一块草坪上,猜一种水果?”

“老师,你玩过跳皮筋吗?”

“老师,什么是倍数呀?”

“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每当我支教时,我都会想起这句话。我希望的是做学生们的“人师”,而非“经师”,不仅“授其以鱼”,更要“授其以渔”。我希望的是不仅要告诉我的学生为什么一只粉笔的长度为12克是错的,更要让他们明白长度是度量单位,克是质量单位,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还要举一反三,如果这道题换成一只粉笔的长度为12厘米那是不是成立?

这一路走来,我也遇到了许许多多并肩同行的小伙伴,支教的团队也在不断壮大,我一直认为,支教也是我们这个团队成员成长的过程,我们在合作中培养默契,培养责任感,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团队负责,对一个个孩子负责。其实,当代大学生最缺乏的不是物质上的匮乏,也不是所谓精神的匮乏,而更应该是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阅历。然而,使人成熟的也不是岁月,而是经历。这些支教活动,是我在大学做过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事,也将是我今后一直守护的人生财富。感谢支教,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二十不惑支教路,一颗真心永相随。(通讯员:王如玥)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