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挣扎与无畏——悲剧美学视角中姜维的艺术形象

文学读书 时间:2021-12-28 18:45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
[导读]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之中,《三国通俗演义》为我们展现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群雄割据史。从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一、引言

    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之中,《三国通俗演义》为我们展现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群雄割据史。从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的九十年岁月之中,无数枭雄横空出世,几多豪杰血泪满襟。当时间的列车飞快驶过不带留恋时,也总有铁血柔情的理想主义者在更迭的历史的夹缝中燃烧着自己的所有。蜀汉丞相诸葛亮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早已被无数墨客骚人镌刻在文字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四回中,当诸葛亮为了蜀汉基业北伐事业操劳至将死之际,仍坚持巡视营地,是文曰:“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然而当五丈原的萧瑟秋风迎面而来时这样一位呕心沥血的传奇人物也不免发出“悠悠苍天,曷此其极!”的叹息。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调拨到文章此段之前,同样是《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四回,在诸葛亮卧榻之时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予了姜维。是书曰:“吾遍观诸将无人可授,独汝可传我书。切勿轻忽!”正是这个独字,彰显了弥留之际的诸葛亮是多么器重曾经的魏国降将,如今的蜀汉将才姜维。而在书中姜维也确实承担了全书后十六回的重要角色,无论是九伐中原还是一计害三贤,都展现出姜维的胆略与谋识。然而最后蜀汉国力的衰败,政治中姜维的势单力薄都导致他未能遂愿完成丞相遗志和自己克服中原的心愿。在《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九回,姜维计败之时拔剑自刎,仰天大叫:“吾计不成,乃天命也!”不禁让人感慨唏嘘。英雄自古多悲壮,而姜维的悲壮呈现出怎样的艺术形象特色,在悲剧美学的视角之下这位蜀汉将领或许会被挖掘出更多内涵。

二、姜维的生平履历

    姜维的人物履历大致可以从晋朝史官陈寿的《三国志》和罗贯中的《三国通俗演义之中》窥见。但是由于两部著作一部为史学作品,一部为文学作品,我们需要从两种维度思考一个更为立体的人物形象,即从姜维艺术形象的历史与文学两重性去考量他的人物履历。

(一)史书之中的姜维

    陈寿的《三国志》当中姜维个人传记出现在《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中,这样的人物并列编排也不难从中看出姜维在蜀汉后期的历史地位,然而姜维真正与二人在蜀汉达到同等的政治地位要到建兴十九年,书曰:”十九年春,进姜维位为大将军,督戍马。”原因在于姜维的北伐主张与蜀汉后期宰相费祎相左,故而直到建兴十九年蒋琬、费祎逝世后才真正掌握兵权,达到政治高度。同时也应为姜维魏国降将的身份,导致姜维的政治势力并不强大可谓是势单力薄。

    姜维,字伯约,本是天水冀人,《三国志》载曰: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适出案行。······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维等乃俱诣诸葛亮。自此姜维开启了在蜀汉时期的戎马一生,而此时的姜维被诸葛亮封为当阳亭侯,年二十七岁,可谓是风华正茂。彼时的诸葛亮也不禁向蒋琬称赞其为“凉州上士”。当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逝后,姜维为右监军、辅汉将军。

    延熙元年,姜维随蒋琬进驻汉中,率领数军西入。在建熙十年,姜维率领军队讨伐平定了汉山少数民族部落叛乱,又在洮西迎战了魏国大将军郭淮、夏侯霸。可谓是在汉中西部确 立了威信的军事地位。

   建熙十六年是姜维的兵权掌有的转折点,时值费祎逝世,姜维率数万人出石亭,围南安。又在第二年复出陇西,进围襄武。之后一年,又再出狄道,大败雍州刺史王经,斩杀魏军数万,无奈后来魏军增援,只能回撤。

    建熙二十年,姜维趁诸葛诞在淮南反叛之机,率数万人出骆谷,与魏将邓艾相持不下。却在诸葛诞兵败后,姜维只得在景耀元年引兵退还。至此二十年之间,姜维已经九次北伐中原,并且大体来看胜多败少,并且在军队损耗之上也重挫了魏国军力,可以说在维系蜀汉政权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在景耀六年,随着魏将邓艾偷渡阴平,攻克绵竹,后主刘禅听从谯周的计策,降于邓艾。此时的姜维得知消息后不久又收到后主敕令,令姜维投降钟会。而后,钟会欲反叛魏国且派遣姜维五万人马,最终姜维死于魏国兵将之下。至此,姜维的生命和蜀汉一起走向了终点。

(二)文学作品中的姜维

    姜维的文学形象最负盛名的应当属罗贯中的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这也是最为读者熟知的三国历史演义小说。

    在小说第九十二回,姜维初次登场为天水郡太守马遵道破了诸葛亮的诱敌之计,文中就已经点名了姜维的人格魅力,赞之曰:维自幼博览群书,兵法武艺,无所不通;奉母至孝,郡人敬之。随后,姜维用兵将计就计让诸葛亮吃了败仗,深的诸葛亮赏识,便被诸葛亮用计降服纳入麾下。得到姜维后诸葛亮与其推心置腹,说:“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可见诸葛亮对姜维的器重,以及姜维的谋略胆识足以继承诸葛亮的衣钵。

    在诸葛亮秋风五丈原病逝之后,姜维也真正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九伐中原,其中还射杀了魏国大将军郭淮。在《三国演义》后十六回中可谓是以姜维的北伐为线索进行编排,姜维也在小说的最后十多回中展现着自己的智慧与热血。在邓艾偷渡阴平之后攻克绵竹,后主刘禅下令归降,而姜维带着自己最后的光复汉室的理想和丞相的夙愿,提出了其一生的最后一条计谋。那便是著名的佯降钟会再挑拨其与邓艾,最后使得钟会反叛魏国。然而,最终计败自刎,在小说中魏兵剖开姜维肚子时,发现其胆大如鸡卵。足以彰显小说之中,姜维的胆识和悲壮。

    在小说中的姜维的生平被罗贯中赋予更多的文学意义,无论是继承诸葛亮的遗志再度北伐还是和季汉一同走向毁灭的命运都给姜维的文学形象增添了悲剧性的色彩。在小说中,姜维将自己的命运和蜀汉的命运捆绑在一起,放手一搏,也足以使得读者感慨万千,可以说姜维的史学形象和文学形象在罗贯中的笔下,呈现出一种异质性,姜维的悲剧色彩和美感正是这两种形象的共同作用下衍生的。

三、悲剧美学中的理想载体

(一)人物的“先进性”

    在西方的悲剧美学理论中,不得不提的便是黑格尔的悲剧理论。他认为悲剧的诞生离不开,普遍合理性性和片面性的矛盾,那就是一个人既具有伦理道德要求上的普遍合理性又在自身性格、能力之上具有片面性,这就预示了悲剧的命运。罗贯中在执笔塑造悲剧人物形象时与黑格尔的西方悲剧理论不谋而合,而姜维的艺术形象也正如西方经典的悲剧人物形象一样坚定善良的品格意志又具有性格的固有缺陷从而走向毁灭的必然。

    黑格尔在《美学》中表明,悲剧应当歌颂“先进人物”,也正是因为“先进人物”所带来的崇高与局限的矛盾塑造了悲壮的艺术美感,所以当我们看到那样一个继承诸葛亮“克服中原”遗志的,又接过诸葛亮衣钵的姜维在季汉最后的时光中,燃烧自己的一切时能够深谙他那句“吾计不成,乃天命也!”中的沧桑与悲壮。这也正是与蜀汉的历史遭遇不谋而合的,在国家必然淹没于历史之中,光复汉室的理想主义者的崇高与悲凉正在于每一次的所谓“逆天而行”中。这也符合罗贯中想要表达的民族道德理想,也就是儒家理想的追求“治国安邦”,救国家与危急存亡的忠诚。

    所以,当这样一个可以说扛起蜀汉最后的希望的人物被塑造出来时,他本身就成为了悲剧美学中的理想载体。

(二)小说中悲剧美感的特色塑造

    西方的悲剧美学理论为姜维的艺术形象赋予了悲剧理想的布料,但编织的技艺却离不来罗贯中的笔法和中国特有的悲剧美感。   

    《三国演义》中的姜维因为身份的特殊性从而使得他在蜀汉的命运充满了传奇色彩,也是其人物悲剧的特色之一。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姜维本身是魏国降将的这一特殊身份,在小说中姜维曾让用兵如神的诸葛亮吃了败仗从而引起了诸葛亮的注意。而此时的诸葛亮从上帝视角来看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暮年,而在这样的时刻,面对一名魏国的降将诸葛亮却喜出望外直言“我得伯约,如得一凤。”其背后可见,蜀汉后期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诸葛亮固然是蜀汉的基石,而在其病逝后的北伐和国运最后却系于曾经的魏国降将身上,并且在最合时刻也拼死一博,力图光复汉室,这正是其悲剧特色在身份特殊性上的体现。

    姜维的身份特殊性,还在于他成为诸葛亮钦点的继承人上。诸葛亮的才智与远谋可以说在《三国演义》中达到了无人企及的高度,也难怪鲁迅先生说罗贯中“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而这样一位演义中独一档的诸葛丞相在小说第九十三回和第一百十四回中,都明确表明要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姜维,可以说是姜维在小说中的一大重要特殊身份就是诸葛亮衣钵的继承者,这也为姜维的人物形象增添了一种使命感。

    在这种使命感之下,姜维的伦理道德追求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在诸葛亮的北伐生涯之中,携带的是先帝的托孤之任,传世之作《出师表》数次表明了诸葛亮的北伐夙愿离不开先帝。“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唯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字里行间表现了诸葛亮对先帝的念念不忘。而来到姜维北伐时,则挂念的成了“丞相”。第一百十七回,初伐中原时姜维在奏书中说到:臣愿领王师,即以霸为向导官,克服中原,重兴汉室,以报陛下之恩,以终丞相之志”,又在第三次北伐时言道:“今吾既受丞相遗命,当尽忠报国以继其志,虽死而无恨也。”可见,姜维对于达成丞相遗志,克服中原的使命感要求成为了姜维的独特的道德追求,这也儒家普遍宣传的忠君报国的思想相比有着专属于姜维的特色。

    最后姜维的命运模式也在罗贯中的笔下有着独特之处,那就是其九伐中原的征程与诸葛亮领导的北伐有着相似的遭遇。 比如二人的北伐历程在获胜时都遭到朝堂的宦官陷害,都在北伐中途被朝堂召回。二人都在北伐过程中遭遇魏国敌手,诸葛亮面对的时司马懿而姜维面对的是邓艾、钟会,虽然中或有得胜,但都以失败告终。这种重复式的命运模式在诸葛亮和姜维身上二次上演,表明了蜀汉的国力萧条、宦官为害导致蜀汉灭亡的悲剧必然性无法挽回。

    综上所述,正是《三国演义》中姜维这一文学形象特有的悲剧美感,也是罗贯中笔法下独具中国悲剧美感的成功塑造。正是这些艺术形象中的悲剧美感,使姜维这一艺术形象成为了悲剧美学理想的载体。

四、姜维艺术形象的悲剧内核与美学成就

    关于悲剧的内核,马克思的悲剧理论提出悲剧产生于历史的必然和这种必然暂时不可能实现,但终将实现中。我们回顾姜维所处的那个时代,三国纷争天下动荡,历史的要求强调天下统一。这就是说,历史要求统一但由于各国割据统一的局势一时无法形成,而姜维作为一个希望光复汉室、克服中原的形象,势必在司马氏统一中原的道路中走向毁灭。然而,马克思的悲剧理论同样赞美悲剧主人公具有高尚的品格、不屈的意志,这正是姜维的艺术形象让读者感受到悲壮的审美共鸣的原因。

    姜维艺术形象的悲剧内核,正体现在这种“历史的必然性”之中。然而除此之外,罗贯中创造人物时,也融入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而且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罗贯中笔下的蜀汉集团前期正是仁君、贤臣的社会理想。然而,理想在现实之中必然是受到摧残的,因而产生了悲壮的悲剧美感。这也是社会文化造就理想模式与现实环境与理想差距之间造就的悲剧内核。

    而当历史与现实冲击着理想时,姜维就成了最后一个那样悲壮的理想主义者。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回顾历史,在蜀汉后期当魏国伐蜀时,姜维的积极抵抗与朝堂内宦官黄皓的消极面对形成鲜明对比,这正是让人扼腕叹息之处。当姜维逐渐成为唯一的理想主义者,想要光复汉室时,他要面对的不仅是外在的敌人,更有内部的敌人。乃至于邓艾攻克绵竹时,谯周等人立马表明投降立场,使彼时身处剑阁的姜维部队拔刀斩石大呼:“吾等战死,何故先降!”黑格尔在《美学》中强调了冲突与矛盾的重要,而此时的姜维正面临着数种矛盾和冲突的冲击,然而悲壮的就在于其最后的反抗。《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九回,姜维假意投降,挑拨钟会邓艾,最后策反钟会,欲图重振汉室,直至此时全部蜀汉的希望已经全部压到了他一个的身上。历史与现实从来不会眷顾理想,姜维失败了,最后在故宫之上自刎而死,颇具古希腊悲剧的色彩。至此,姜维的悲剧命运达到了高潮和终点,也宣言着仁君、贤臣的理想彻底毁灭于现实和历史的洪流之中。

    这样一个充满西方悲剧色彩的艺术形象,罗贯中极大的刻画了姜维的挣扎与无畏,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致死不渝力图光复汉室,达成丞相遗志的姜维,一个挣扎且无畏的理想主义者。而这种表现张力,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的哀婉缠绵为主旋律的古典美学思想。这样一个充满理想与现实冲突,历史必然性冲突的艺术形象,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典悲剧美学思想。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关键词: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