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淮北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朝雨浥童真,雨滴映童心

社会实践 时间:2022-07-09 11:42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
[导读]6月22日,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小雨滴”志愿服务支教社志愿者,在淮北市小集小学展开第二期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

安徽大学生网淮北市6月22日电(通讯员  宋星儒)淮北市小集小学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小集村,学校学生多为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陪伴与专业化的教学指导。为了响应淮北师范大学关于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小雨滴”志愿服务支教社组织了一支由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崔凤梅老师和团委书记郭倩文老师指导的、10名学生组成的“朝雨浥童真”支教小队前往淮北市小集小学开展为期八天的支教活动,日期定于6月20日至27日,旨在丰富学生暑期生活、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五育”发展。

淮北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朝雨浥童真,雨滴映童心

    6月22日,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小雨滴”志愿服务支教社志愿者,在淮北市小集小学展开第二期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基于以上背景调查,本期支教以剪纸文化作为主题,旨在弘扬传统文化,提振民族自信。在经过一系列的教案整理,PPT设计等准备工作后,志愿者们来到小集小学进行支教。课程主要包含“一抹中国红,传承中国美”传统文化课,趣味英语,以“国粹文化—剪纸”为主题的手工课。

淮北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朝雨浥童真,雨滴映童心

   在传统文化课上,志愿者宋星儒首先利用视频向学生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引出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随后介绍了剪纸的历史沿革,帮助小朋友了解剪纸的起源发展,正确认识到中国剪纸的由来。紧接着提出问题剪纸的作用与适用场合,学生们踊跃回答,介绍了剪纸的分类,如窗花、喜花、礼花等等,加深小朋友对于剪纸的印象。最后,详细介绍了中国剪纸大师洪源的故事:作为洪氏纸扎技艺的传承人,洪老先生从10岁开始学习剪纸,虽然先天近视,却一生艺不离手,练就了蒙眼剪、反手剪的绝活。2015年,洪老先生受邀入驻湖南雨花非遗馆,创建了“洪源剪字工作室”,传播剪字技艺。在2019年国庆,洪老先生创作的70平方米巨幅剪字“祝福祖国”,吸引了全国游客慕名来访。在课堂结尾,志愿者希望学生们可以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代代传承红色基因。

  在趣味英语课上,志愿者宋琪琪准备了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例如中国剪纸Chinese  paper  cutting、民间艺术folk  art、剪刀scissors等,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拓展传统文化+英语知识。通过趣味英语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增强学生自信心,大胆交流与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形成良好的个性品格。

淮北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朝雨浥童真,雨滴映童心

  运用民间思维,立足乡间水土,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后传承。守正而后创新,这是非遗传承发展之路,历代剪纸艺人都是沿着这条路行走的。在千百年来的传承中,艺人们在继承前辈精髓的基础上,不断修改补充,精益求精,把技艺锤炼得越发精绝超凡,而成经典。流传至今的经典图谱,多随物像而剪饰,呈现出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结合以上理论加之与实践相结合,在手工课上,志愿者韦祥卉在前两节课的教学基础上与学生互动,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发放准备好的卡纸、剪刀、固体胶等用品,着重注意课堂安全问题,与学生一起进行剪纸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理解传统文化内在含义。

  非物质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文化艺术的结晶。剪纸作为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其本身具备无限魅力,可以作为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在剪纸的课堂学习中,坚持实践与探索,同时“朝雨浥童真”支教小队设计专题课程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提高,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艺术素养的形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注入文化底蕴。在之后的支教工作中,志愿者们会继续保持初心,牢记使命,为孩子们带来精彩的课堂。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