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试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抒情言志之美

文学读书 时间:2021-12-29 11:12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
[导读]抒情、言志作为诗歌的两大审美范畴和本质功用,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又相互转化,二者的相辅相成大大地提高了诗歌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

摘要:《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抒情、言志作为诗歌的两大审美范畴和本质功用,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又相互转化,二者的相辅相成大大地提高了诗歌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以下,本文将通过对诗歌具体作品进行分析来探讨诗歌中的抒情言志之美。

关键词:中国;诗歌;抒情;言志

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周代礼乐文化中产生开始,诗歌这种以富有韵律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来表情达意的文学体裁,开始成为中国文学创作的重头戏。中国的诗歌文化历史悠久,从诗歌之祖——《诗经》开始算起,至今约有三千多年。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诗歌随着社会文明生生不息,日益繁富,在《诗经》之后,还出现了楚辞、汉赋、汉乐府、唐诗、宋词等诗歌样式,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挥毫落下了不容忽视的浓墨重彩,历朝历代诗文作家们源源不断的创作输出,留下的诗歌作品不计其数,即使在经历了历史滚滚长河的浸润、洗涤、过滤之下,至今流传下来的诗歌体式之多,仍让世人盛赞惊叹,中国的诗歌文化,体现出了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难以比拟的深沉文化底蕴。

诗歌是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诗歌不能够自生自长孤立的发展起来。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东西南北的风土人情存在着巨大差异,随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乐府机构的建立,都市经济的繁荣…中国的诗歌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常常因时而新,错综复杂,代代都有特别兴盛一时的诗体,不同诗体的作品,都有其别具一格的特征,影响形成“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历史文化景观。概略而谈,周以“诗”称胜,楚人以“骚”称胜,汉赋以“曲终奏雅”称胜,汉乐府以“叙事”称胜,诗至大唐而盛极……诗歌体式繁富而代有所胜,是中国诗歌发展趋势的总体特点。

诗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歌是用来抒情言志的。“感物言志,莫非自然”。诗歌作为表情达意的一种文学载体,在社会取向和文人创作的助力下,成为了中国人最普遍的宣泄哀乐、表达思想情志,弘扬民族正气,抒发人生感怀的重要方式,因此,诗歌便具有了丰富的文学内涵、丰沛的审美意蕴、丰裕的情志表达。

  • 诗歌中的抒情

陆机《文赋》中所说的“诗缘情而绮靡”明确表示了诗歌具有的抒情功能,“诗缘情”即诗因情而发,情是诗歌创作的本源,诗歌为情而生,以抒情为本性。在“诗缘情”学说的影响下,历史上的许多诗人开始在诗歌中抒发人生哀乐,反映社会现实,慨叹国家兴亡。以下,将通过李煜、杜甫、张养浩的具体诗歌进行分析:

(一)抒发人生哀乐: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后主闲性合乐,吟唱的一曲《虞美人》,语言不加雕饰,风格清丽婉约。上阙书写时光易逝,故国往事不堪回首;下阙书写物是人非,伤痛悲愁难以承受。“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江东春水比喻沉重愁情,极言亡国悲愁,心绪沉痛无比,真可谓“以血书者”之词。且此词抒写的虽是一人之悲愁,但传达出的情感在现实中却具有普遍性意义,因为人们生活在红尘俗世,都必然要面对韶光易逝、物是人非、美物不在的悲伤和忧愁。王国维先生曾如是评价李煜之词:“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人间词话》),就是指此词所具有的博大境界和抒发出的深阔的悲悯情怀。

(二)反映社会现实:唐朝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的诗歌,素有“诗史”的美誉。“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歌中表现出的“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显示出了诗人对社会时局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社会现实的真实表现力。

在诗中,诗人运用集中概括、典型对比的手法,深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对人民的沉重剥削,是造成黎民百姓饥寒交迫、悲惨命运的根源。同时,又将杜诗批判社会现实、忧国忧民之思、关怀黎庶之情强烈而又沉重的表现了出来。

(三)慨叹国家兴亡:元朝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诗歌以叙事性的语言,借景怀古,从地势险要的潼关遥望西都长安,作者思索万千,从秦汉万千宫阙化为废墟的遗址上经过,回忆起过去的富丽堂皇,作者发出了忆史咏怀的深沉感慨:历史上的各个朝代,无论它们是兴盛向荣,还是凋敝败亡,遭殃罹难的总是黎民百姓,兴盛的时候,百姓要受剥削之苦;败亡的时候,百姓要受战乱之苦。诗中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的实现越发凸显诗歌思想的显豁,思想的强烈。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诗之眼,诗歌的主题在此得以实现深化和开拓,作品表现出来的对国家兴亡的反思,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对人文关怀的体现是此诗的最可贵之处。

  • 诗歌中的言志

诗可言情,也可言志。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人学者对诗的本质特征的突出认识。《尚书·尧典》中就有“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的说法,《荀子·儒效》篇也表示“《诗》言是其志也”。以下,将通过王昌龄、曹操、陶渊明的具体诗歌进行分析:

(一)建功报国之志: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西北边陲的萧索肃杀,战士盔甲的伤痕累累,将士的报国情志,构成了诗歌的整体结构,戍边将士肩负的责任之重大,生存的环境之艰苦,建功的志向之昂扬,都在边境悲壮开阔又黯淡无光的边塞景色中相互交融,相互凸显。

诗作的后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化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短小七字,就使将士们身经百战,血洒黄沙,漫长频繁惨烈的战争磨坏了将士们身上护体的铠甲的画面呼之欲出,同时又从侧面体现出了敌军的强悍和边境的苍凉,让人仿佛置身于“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惨烈情境,体会到一种“马皮裹尸”的牺牲,“白骨掩蓬蒿”的壮烈。尾句“不破楼兰终不还”体现了戍边将士们为了报效国家,为了练功立业所立下的雄心壮志。金甲即使已被战争消磨破坏,但将士们的事功豪情,并没有被战争消磨殆尽,而是在大漠黄沙的磨砺中变得更加坚定、更加雄武,强烈展现出边塞将士坚定的爱国立场和不畏牺牲、渴望建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二)老当益壮之志:东汉曹操的《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用语本色质朴,情感慷慨悲凉,钟嵘评曰:“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于悲凉之中涌动洋溢着慷慨奋发之气,老当益壮,雄心勃勃。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句,笔法刚劲,诗律浑雄,曹操永不服老,自强不息的豪情壮志借诗跃然于人前,彰显着一股慷慨激昂,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深刻的表现出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情志抒扬。

(三)归隐田园之志:东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用浅白素朴的文字,传达出醇厚的天然意蕴,苏轼于《与苏辙书》中评陶渊明的诗歌“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又在《评韩柳诗》中说陶诗“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随意一观诗文词句,此诗可以说是平淡质朴到了无诗的境地;但若用心深琢,便可知晓其中的辛劳与欢乐,没有真正的归入田园,没有亲历体验过农民生活的人,写不出这样的情景感受。“带月荷锄归”,明月初升,荷锄归家,一天的辛劳,疲惫之余,陶渊明在意的,不是夕露沾湿了自己的衣裳,而是野草除去之后豆苗可以茁壮成长,“但使愿无违”的“愿”,可以理解为一愿作物茁壮,二愿农事丰收,三愿远离宦海,隐居不仕而求得心境自由。从这,我们便能感知到陶渊明淡泊名利,朴拙自然的归隐田园之志。

  • 结语

诗歌作为中国文学中的重要体裁,其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我们在对诗歌进行阅读、学习、鉴赏、评论时,不仅要关注于诗歌自身的题材、风格、表现手法等形式层面,更要深入诗歌的内质,探寻其意象的选择、意境的创造、情志的抒发等审美层面,发掘诗歌中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审美意味,体会诗歌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韵味无穷的审美情韵。

诗歌的抒情与言志,作为诗歌的两个本质功用,成为诗歌鉴赏中两个重要的审美范畴。我们要想对诗歌进行深入的审美赏析,实现自身的精神升华,对诗歌情感表达和情志抒发的探讨就必不可少,读古人之诗,体古人之情,感古人之志,赏诗歌之美,通诗歌之感,娱自我之情,是我们学习诗歌的重要意义。

  • 参考文献

[1]徐才茜,陈建军,李勤.论中国古代诗歌的抒情功能——以陶渊明诗歌为例[J].大连大学学报,2019,40(04):15-18.

[2]罗诗嫄.《毛诗序》论诗中“志”与“情”的统一[J].汉字文化,2020(04):43-45.

[3]宋烨.论古代诗学中“言志说”与“缘情说”之间的逻辑张力及其调和途径[J].艺术评论,2020(01):112-122.

[4]赵洁.“诗史”观念与中国诗歌的抒情传统[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8(04):69-73.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