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安徽师范大学青年学子三下乡:国士无双,致敬袁老

社会实践 时间:2021-09-01 16:28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
[导读]2021年7月16日,安徽师范大学五四爱心学校“剧言童心”赴体育场社区支教团队举办了以“节约粮食,从你我做起”为主题的纪念袁隆平院士的特色课程。

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芜湖7月16日电 (通讯员:江津)“有哪位小朋友知道袁隆平爷爷?”“我知道”“我也知道……”2021年7月16日,安徽师范大学五四爱心学校“剧言童心”赴体育场社区支教团队举办了以“节约粮食,从你我做起”为主题的纪念袁隆平院士的特色课程,在一个几十平米的社区教室里,给社区的各位小朋友宣传袁隆平院士的伟大事迹,小朋友们个个认真严肃,现场井然有序不失灵动和谐。

    此次课程主讲人为支教队队员罗晓丽,而且课程以宣讲事迹、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不仅丰富了社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同时也向袁隆平院士传达了崇高的敬意。

                 图为罗晓丽主持本次特色课程。安徽大学生网通讯员 王馨雨 摄

(一)宣讲袁老事迹,致以崇高敬意。

    当日现场,罗晓丽介绍说:“袁隆平院士是杂交水稻之父,他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养活了14亿中国人。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没有袁隆平院士,就没有我们今天不愁粮食的生活。”

    在事迹宣讲中,罗晓丽向社区的孩子们讲述了袁隆平院士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他身上发生的一些趣味小故事,运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故事、典型的事例,更贴近小朋友们的需求地进行宣讲。

    在过程中,众人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一桩桩事迹感动人心,小朋友们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赞同,并向袁隆平院士致以崇高的敬意,现场气氛生动活跃。

                   图为罗晓丽正在宣讲袁隆平相关事迹。安徽大学生网通讯员 王馨雨 摄

(二)学习袁老精神,争做时代新人

    视频往往拥有更强的渲染力,能更加让人直观地体会其中的情感。事迹宣讲完毕,罗晓丽播放了一段关于采访袁隆平院士的新闻视频,视频中提到,袁隆平一生有两个梦想,一就是禾下乘凉梦,袁隆平院士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他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其实这个梦想的实质,就是水稻高产梦,让人们吃上更多的米饭,永远都不用再饿肚子。另一个梦,是杂交水稻走向世界、覆盖全球梦。

    这是一条艰辛求索的路。对于袁隆平院士来说,质疑、失败、挫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曾如影随形。

    罗晓丽说道:“回望袁老一生,宏愿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这是袁隆平毕生的夙愿。现在袁隆平的梦想已然实现,他,做到了!”

五年级的齐若芸小朋友也站起来表示,自己一定要向袁隆平爷爷学习,努力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自己一定要珍惜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发奋图强。场内立刻响起阵阵掌声,众人纷纷表示认同,并且认为自己要用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青少年一代应有的贡献,现场气氛和谐灵动。

                          图为齐若芸站起来发表感触。安徽大学生网通讯员 李楠楠 摄

(三)“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罗晓丽悲痛地说道,所有小朋友和支教队队员都一起为袁隆平院士默哀,现场气氛严肃沉重。  

默哀后,罗晓丽还提到,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而他本人就是一粒卓越的种子。袁隆平用一生去追求、去奋斗、去耕耘,在他最热爱、最熟悉的田地里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让中国人远离饥饿、帮助中国人‘端牢饭碗’的袁隆平,值得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永远感恩、铭记于心。    

随后,每个小组就袁隆平院士的事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纷纷对袁隆平表示深切缅怀,最终认为,对袁隆平最好的纪念就是不浪费每一颗粮食。一名支教队队员激动地表示“我们每个人都要像袁隆平一样做一粒好种子,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在祖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培养浇灌,在平凡的岗位上执着坚守,在自己的领域里创造成绩,不负伟大时代,开拓伟大事业!”顿时,场内掌声如同雷鸣,大家都对袁隆平院士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感触良多,本次课程也圆满结束。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