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粉墙黛瓦后的文化传承——合肥工业大学实践团队走进黄梅戏盔帽

社会实践 时间:2022-07-19 14:54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
[导读]7月17日,合肥工业大学 “特色产业与红色文旅助推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安庆市怀宁县石牌镇,探访传统戏剧黄梅戏盔帽的起源与发展。

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通讯员 张迪)7月17日,合肥工业大学 “特色产业与红色文旅助推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安庆市怀宁县石牌镇,探访传统戏剧黄梅戏盔帽的起源与发展。

青山如诗如画 戏歌润泽安庆

实践团队以文化传承为主题,走进黄梅戏发源地安庆怀宁。团队通过实践调研了解到,黄梅戏作为中国传统戏剧五大剧种之一,其唱腔纯朴清新,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平易近人的歌调,清新质朴的表演形式浸润了一代代安庆人,描绘了安庆人民的文化底色。实践团队成员来到怀宁县石牌镇,在粉墙黛瓦的皖河大道中感悟黄梅戏的曲韵戏风,在古风老街寻访黄梅戏盔帽制作的艺术传承。团队成员通过调研了解到,石牌镇老街有一位老先生从事黄梅戏盔帽制作。戏曲盔头,是戏曲演员所戴各种冠帽的通称,常缀以珠花、绒球、丝绦、雉尾等,它们与戏衣一样注重装饰,是戏剧表演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团队成员在调研中也更加了解了黄梅戏文化,感受到戏曲文化对安庆人民的熏陶。

盔帽样式展示   (图源 通讯员 陈家涛)

点墨纹绣盔帽 曲韵晕染梨园

团队成员寻访到黄梅戏盔帽制作传承人何巨流老先生。何老先生介绍到,他年轻时偶然从广播里听到戏剧盔帽制作的技艺濒临失传,心头一动,决定学艺传承。奈何军伍生活使他搁置了这个梦想。2000年何巨流老先生赋闲在家,年轻时的梦想促使他几经辗转,拜师产和宝,作为何家盔帽的传承人之一,在石牌后街经营盔帽店。他也是当地首家制作、销售戏剧盔帽第一人。

何老虽已两鬓花白,但仍精神矍铄。得知团队的来意后,老先生热情的带着大家走进了他的盔帽店。老先生从事盔帽制造十余年,曾经参加第七届宣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第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

何巨流老先生参加各项展览        (图源 通讯员 陈家涛)

何巨流老先生摩挲着手中的盔帽作品,向团队成员谈起了盔帽制作的起源和发展,也详细地介绍了盔帽的制作过程。盔帽的制作分为八个步骤:拓样、取样、足活、掐丝、沥粉、贴箔、点绸、承装。每个步骤的完成都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不仅仅需要对戏曲文化有着深切的热爱,也需要雕刻,美术等相关知识。团队成员也在何老先生的鼓励下亲手尝试。何老先生遗憾的是,纯手工制作传统戏剧盔帽的艺人,现在已经寥寥无几,并且掌握技艺的匠人年龄都不容乐观,制作传统盔帽的方法暂时还未能用现代化技术复刻下来,这一宝贵的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已经濒临失传。黄梅戏盔帽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团队成员通过此次调研也感悟到传统文化传承的急迫感。

何老介绍到,每一顶帽子都有一定的样式,做这种事情必须要会自己画样式,就像做裁缝一样。何老先生经手的一百多顶帽子里都记录着自己做的花纹。制作花纹需要把铁丝卷起来,做上面的装饰,然后描睛点彩。盔帽工艺含量很高,文化底蕴很足,何巨流先生强调,制作盔帽一定要要懂戏才行。何巨流老先生也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基本的戏剧知识和盔帽制作小技巧,在何老先生的店面里,团队成员一行人也都尝试戴上盔帽,感受黄梅戏的曲韵文化。在与团队成员的交流中,何老先生也提到收徒的想法,可惜老先生年岁已高,加之少有年轻人愿意从事,这一想法只能搁置。

何巨流向团队成员展示盔帽  (图源 通讯员 陈家涛)

实践团队走访石牌老街,在与当地手工艺人和居民的采访交流中感悟传统文化,文化需要弘扬,艺术需要传承,黄梅戏不仅是安庆人民的文化自觉,也是全国人民的宝贵文化财富。中华大地涵养了无与伦比的文化生态,这片土地流转了五千年的瑰丽文化,我们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壮大文化自信。作为新时代青年,更需要传承和感悟传统文化,从代代相传的文化中感悟民族精神,汲取不懈奋斗的动力之源。

团队成员与何巨流先生        (图源 通讯员 陈家涛)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