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合肥工业大学青年学子三下乡感悟:“沉浸式”的湿地体验

社会实践 时间:2021-08-28 18:23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
[导读]直到跟随团队在公园里环游,记忆里关于湿地的文字与图片才终于有了具体的依托,其形象也从二维拓展成三维,且更丰富、多样。

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合肥工业大学 陈盼)按照计划,我们跟随王进、周本军两位老师来到了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湿地生态环境的调查。我们从东门进入,沿着西扩公园滨水景观环游一圈。

依稀记得,我最早接触“湿地”这一概念是在高中的生物课上,当时教材内容更侧重于生态系统的演变,湿地具体如何形成、又有哪些类别、其功能作用如何等都只是一笔带过,因此除了课本上寥寥数语和经过艺术加工的插图,我对湿地并没有明晰的印象。直到跟随团队在公园里环游,记忆里关于湿地的文字与图片才终于有了具体的依托,其形象也从二维拓展成三维,且更丰富、多样。

湿地,是指常年积水和过湿的土地,位于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生物多样性摇篮。它拥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是地球上一种独特的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在生态平衡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有“地球之肾”的美称。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合肥市大水缸——董辅水库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有着丰富的地上、地下水资源。而湿地就是其水资源的重要表现。

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湿地,总面积约400亩。在带队老师的引导下,团队先后观察了两小两大共四处湿地。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两处,一处是铺满荷花的小湿地,打破了我对湿地只有“芦苇荡”的刻板印象,说实话它给人的感觉更像一个小池塘,只是水面基本被亭立的花叶覆盖;另一处是水面上铺有大片大片的浮叶的大湿地,同样打破了我对湿地见“草”不见水的刻板印象,或聚或散的浮水植物点缀着水面,炫耀着大自然的别出心裁。在观察过程中,老师补充道:“虽然这里的湿地没有用于污水处理,但它们确实有自然修复污水的功能,其中的水没有经受水污染,相当于自来水水源。”

合肥工业大学青年学子三下乡感悟:“沉浸式”的湿地体验

合肥工业大学青年学子三下乡感悟:“沉浸式”的湿地体验

经过几年的营造,西扩公园湿地的动物资源也相当丰富: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无脊椎物种等。在环游过程中,蝉鸣几乎覆盖了整条路线,各类的鸟儿在芦苇荡中起落、穿梭,我们甚至在一处湿地边邂逅了一只大青蛙,这对长期待在学校的我们,算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这一次实地调查,让我们对湿地生态系统有了更立体的感性认识,切身体会了湿地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对政府大力开发营造湿地的举措产生了更强的认同感,同时也让我们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发挥湿地“地球之肾”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为美丽家乡、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作者:陈盼

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