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资讯
热点话题 省内教育 国内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

“双减”后校外培训机构将何去何从?探访发现……

国内教育 时间:2021-08-12 10:51 点击: 来源:大江晚报
[导读]那么“双减”政策发布后,芜湖众多的针对中小学生学科的校外培训机构将何去何从?记者这几天对其中的几家进行了采访。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提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此政策一发布,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芜湖也不例外。那么“双减”政策发布后,芜湖众多的针对中小学生学科的校外培训机构将何去何从?记者这几天对其中的几家进行了采访。

没想到下药之猛,震惊但理解

朱先生是芜湖一家规模较大的校外培训机构的举办者。他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举办校外培训机构,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至今已发展成在市区有四个分部、市外多个分部的校外培训机构,在芜湖校外培训市场有较大影响力。他说,国家要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全面治理,这样的消息在社会上已传了很长时间,他心里是有所准备的,但他也心存侥幸,但“双减”政策一发布,其力度还是大大超出了他和同行们的预料。

他说,针对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其本上主业都是学科培训,而“双减“政策下药之猛,可以说一旦政策实施到位,这样的培训机构如果不转型,是无法生存下去的,他的培训机构也是以学科培训为主,因此不转型,只能是关门。

和朱先生一样,多家校外培训机构的举办者都表示,“双减”政策的公布,让他们大为震惊,但冷静下来,对国家出台“双减”政策也能理解,现在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还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性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一方面是学生作业负担仍然较重;另一方面是校外培训仍然过热,超前超标培训问题普遍存在,资本过度涌入存在较大风险隐患等等。这些问题导致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家长经济和精力负担过重,严重对冲了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社会反响的确强烈。

配合国家治理,但希望有个缓冲期

一位从经商转行到教育培训多年的校外培训机构举办者对记者说,他当时之所以放弃经商,转投校外培训,就是看中这个市场快速发展态势。他说,随着社会竞争和升学竞争的加剧,家长和学生对高学历、学校的渴望更加迫切,只要办出声誉、办出质量,校外培训机构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生源。在他当时看来,校外培训是一个“朝阳行业”。因此这些年做下来,赚得的钱,绝大部分都投入扩大发展上去。没想到的是“双减”政策猛药出台,让他措手不及。今后是转型还是关闭,他现在正在剧烈的思想斗争,但无论是善后还是转型,都需要一些时间,因此现在他特别希望政策的落地实施,给一些时间的“缓冲期”。

朱先生说,即使近些年校外培训机构发展高歌猛进,但近两年也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很大冲击,线下教学基本无法进行,大家基本上都在吃老本,甚至亏本维持。现在“双减”政策又下来了,面临着善后的许多问题和不少困难,因此特别希望有点缓冲时间。他举例说,自己的培训机构仅聘用的专职教师就有60多人,现在都在合同期内,解聘面临着总额不小的补偿问题;还有租用的教舍、设施,也面临着合同中止等问题。

从民办学校管理层出来,自己开办校外培训机构的水先生对记者说,“双减”政策突然出台,他认为大部分校外培训机构是办不下去了,因此给一点缓冲时间,让校外培训机构做好善后工作,是举办者的普遍愿望。但究竟如何,他们也只能依据政策自我调整。

校外培训机构将何去何从

多位校外培训机构的举办者对记者说,他们的出路无外乎四条:一是转型,从学科培训转移到素质培训;二是关闭重谋出路,三是从线下转到线上;四是从事一对一上门辅导。

朱先生说,他想将他的校外培训机构从学科培训转变为素质培训,如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培训,但这些方面转型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如科学实验需要投入设备和师资等,今后的路不会平坦。

水先生说,他开办的培训机构,主业有两部分,一部分是高考辅导,另一部分是小学初中的学科培训。“双减”政策出台后,针对义务教育中小学生的线下学科培训是做不下去了,但可以做线上辅导,现在他已经在这方面开始行动了。

还有几家校外培训机构的举办者告诉记者,他们还想利用现有的师资,开展一对一的上门辅导,如这些校外培训机构成了一个中介平台,一方面掌握家长需求,另一方面向家长介绍师资,然后上门为学生提供辅导。但这种做法不会长久,朱先生认为,一旦某个辅导教师做出了名声,他(她)可能就会辞去,既然自己能找到辅导对象,又何必通过培训机构介绍而白白交一笔提成呢?

尽管出路可以有多种选择,但记者采访到的校外培训机构举办者大多认为,除少数转型外,大部分或将面临的是关门停办。

大江晚报记者 王俊杰

原标题:“双减”后,芜湖校外培训机构将何去何从?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关键词: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