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三峡防洪它到底有多牛——武大防洪防汛趣味科普

社会实践 时间:2020-08-15 13:28 点击: 来源:武汉大学
[导读]近年来,三峡大坝总是受到各界质疑,网络上关于三峡工程的谣言也是层出不穷,这篇文章便带大家来看看三峡大坝对于防洪防汛的重要作用。

编者按:

“珈治洪平,燕助水清——武汉大学联合北京大学开展防洪与水环境知识普及活动实践队”由来自武汉大学的50名本科生和来自北京大学的18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从防汛概念措施与水利工程、水环境与水资源两个角度出发,通过联合调研、合作撰稿对防汛与水环境基本原理和时事热点进行知识普及,为提高广大群众应对洪涝灾害、保护水环境的科学意识助力,传播水利正能量。

关键词:三峡工程、防洪、辟谣

前情导入

上期我们介绍了今年的洪水特点以及洪水进程,其来势之凶使得长江流域出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三峡工程在此次汛期也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事实上,每逢夏季汛期到来,按照惯例,坊间总有个大型保留节目,那就是:谣传三峡大坝要完蛋了。某些境外媒体常点名道姓将三峡大坝划入“变形记”行列。变形、溃坝…各种造谣层出不穷。

可只要这座大坝好好的立在那儿,就对谣言是最好的回敬。但每年也有一些网友受到这些谣言的影响,那么今天我们以三峡工程为专题,以三峡大坝的防洪作用为主题,科普的同时帮大家擦亮眼睛,认清谣言。

1、三峡大坝真的已经如那些无良媒体报道所说的严重扭曲,面临溃坝了吗?

当然不是。

网上所传“扭曲”谣言主要和谷歌卫星的高程数据偏差有关,不信我们来随便看看其它地区的谷歌地图图像:

(北京市谷歌地图图像,图源:@吟游诗人基德)

看这楼——危房,这路——过山车轨道,这下明白三峡大坝扭曲的谣言是怎么来的了吧!但由于谷歌会经常通过一定的算法对高程进行纠偏,所以大家看到的三峡大坝就是时正时歪的。

此外,三峡大坝是混凝土重力坝,大坝坝体稳定性非常好,是大坝家族中能依靠自身重力实现坝体稳定的类型,溃坝之说更是无稽之谈。

每年三峡都被说崩溃,但三峡岿然不动,微微一笑,看这些谣言在清风中被轻轻吹散。

证实三峡大坝安然无恙之后,我们再将目光聚焦于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以及其重要性。

2、三峡工程的主要防洪作用?

在三峡393亿立方米的总库容里,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其通过削峰、错峰作用,对长江上游洪水起到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01

将中下游尤其是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至100年一遇。

这里的100年一遇不是指100年只会发生一次,100年也不是一个时间跨度,而是洪水等级的代表。在百年的时间中该等级洪水可能会发生多次,也可能一次都不发生,其所代表的只是一个概率事件——对于某一年来说,发生百年一遇的洪水概率为1%。

02

如果遇到“千年一遇”(洪峰流量超过98800立方米/秒)的洪水,三峡工程与荆江等多个分蓄洪区联合,可保障荆江大堤安全。如果遇到1870年那样的大洪水(洪峰流量超过105000立方米/秒),通过上述联合调度,可避免江汉平原发生毁灭性灾害。

(三峡库容分配示意图,资料来源:搜狐网水利家园,图片制作:@肖桐)

3三峡工程在防洪体系的地位?

三峡工程控制调节长江上游洪水,同时也是减轻中下游洪水威胁、防止长江特大洪水发生毁灭性灾害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在长江防洪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从地理位置上,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和中下游的交界处,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骨干工程。且三峡工程紧邻长江防洪形势最为严峻的荆江河段,对上游特大洪水的调节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三峡地理位置示意图,图源:武汉大学王俊教授)

从调控能力上,三峡工程可控制荆江河段95%的洪水来量,武汉以上三分之二的洪水来量,其控制和调节作用直接有效,像是控制进入荆江洪水大小的总开关。

通过以上介绍,三峡工程在防洪方面所发挥的巨大效益及其在长江防洪中的重要地位想来大家已经有概念了。但每当雨季来临,同样的问题还是会被问到,“三峡的防洪如果真这么强,为什么下游城市还是遭遇了惨烈的水洗呢?” 三峡大坝“气势磅礴”的泄洪会加剧中下游地区的洪灾吗?

4、在防洪方面,三峡是万能的吗?

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三峡当然不是万能的。

一方面,三峡不可能只进不出,而是要依靠一定的调度同时实现自身安全与保证下游安全的目标。防洪压力小时腾空库容,防洪压力大时消耗库容。因此,对于上游来水,三峡大坝不可能一坝独吞,泄洪是必然的。另一方面,三峡只能拦截上游的洪水,对于中下游降雨产生的洪水,三峡无法拦截。若是三峡以下地区降雨导致的洪涝问题,三峡大坝自然无能为力,在此情况下三峡流量也根本不是决定性因素。

所以说防洪调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需要全长江流域的水利工程一起协调,三峡自然不是万能的。当然就不能在出现洪水问题时,把责任都推到三峡上去,因为三峡不是万能的。

目前,长江中小流域的洪涝灾害依然频现:安徽歙县因洪水而推迟高考;江西南昌道路桥梁被洪水冲毁,大片农作物被淹;安徽庐江洪水肆虐,大批群众转移…有了三峡等一系列水利工程,长江干流的洪水问题基本得以解决,但子流域的洪涝灾害依旧严重。三峡不是万能的,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仍需在中小子流域上完善相应水利工程的建设。

5、三峡工程真的加剧了下游城市的洪灾吗?

所谓的“三峡工程会加剧下游城市的洪灾”,这其实是一个极易蒙蔽公众的谎言,将三峡正常的泄洪工作,歪曲为洪灾加剧的罪魁祸首。

事实上,正是以三峡为主的水库群联合调度,通过拦峰、削峰、错峰的方式,保证了江汉平原安澜,数次帮助下游城市逃过洪灾。而三峡工程,只能保证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的防洪安全,长江中下游很多地区的严重内涝是由于支流的洪水导致的,加之自身的市政建设滞后,排涝系统跟不上,才会造成严重内涝。

(三峡大坝5-7月各周出入库流量图,数据来源:中国

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图片来源:@吟游诗人基德)

自古以来,长江流域其实就是洪涝灾害的重灾区。没有三峡工程的时候,遇上洪涝灾害就只能认栽,有了三峡工程之后,三峡却成了名副其实的“背锅侠”,大大小小的灾害,凡是跟水搭边儿的,全都成了三峡的错。上游泄洪,下游肯定完蛋;下游积水,上游立马背锅,按照这种逻辑,那下次武大校门口积了滩水,谣言制造者们是不是也得把三峡拿出来说说事儿。

媒体报道中其实还有另外一种质疑:“三峡大坝的防洪能力是不是一年不如一年了”那么,这又是真的吗?

6、三峡的防洪能力真的在逐年缩水吗?

先来给大家看张图:

(数年三峡报道图,图源网络)

最近又有很多居心叵测的媒体翻出这张图说事,其实每一条新闻都对,但拼在一起按照这种逻辑去理解,不得不说其造谣手法之老练。

事实上,这完全是在断章取义。今天我们依然可以说“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这里的抵挡指的是可以保全大坝自身的安全;而“抵御千年一遇的洪水”这里抵御的效果指的是可以与荆江分洪区配合来确保武汉及下游平原不被淹;“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则说的是可以蓄住洪水,都不必启用下游的分洪区分洪,这三个效果相比表达出来完全是不同的概念。抗洪不能全指望三峡大坝,现在是,也一直都是。加强提防,完善城市排水系统这些都是我们一直要做的事情。如果非要打着高枕无忧的幌子来骗群众,真不把防洪当回事,那是极其不负责的。

把谣言一一击破之后,我们再把目光聚集在三峡工程之上,三峡工程在防洪、航运、发电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效益,但其建成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后三峡时代”就清楚的进行了归纳。

7、什么是“后三峡时代”?

后三峡时代是指三峡工程建成后对下游生态、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影响。

三峡的建成主要对下游产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下游湖泊枯水现象加剧,影响湖区农业生产,制约经济发展。

生态系统受到影响,下游水体富营养化等现象发生。

可利用水资源减少,饮水不安全人数大大增加。

针对防洪,清华大学的周建军教授赞同将“警惕全流域大洪水,三峡不应过多拦截中小洪水”作为后三峡时代的防洪的一个标准。他提醒,常年拦中小洪水,不但会增加三峡的防洪风险,而且由于中下游长期没有经过洪水,河道会发生萎缩,进一步增加泄洪风险。

三峡工程从讨论到建设,经历了大半个世纪,无论每年媒体抛出多少质疑,三峡依旧按照设计好的效果,让江汉平原上千万民众告别用逃难来躲避洪水的命运,在汛期到来的时候能够安安稳稳的睡个好觉。

1998的洪水给人们留下了沉重的印象,但在2010年和2012年,三峡所经历的最大洪峰都高于1998年,平心而论,你还有印象吗?

也许,这就是三峡超级工程的伟大所在。它的存在并不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它,而是因为它的存在,让人们记忆里不再出现全流域性洪水之殇。

珈治洪平,燕助水清——武汉大学联合北京大学开展防洪与水环境知识普及活动实践队

文字:肖桐、何杰,图片:肖桐、何杰,排版:梁兴泰、周怿阳

资料收集:王新惠,苏辰晔,田浩霖,杨雨寒

指导老师:张权、刘嘉梅

 

参考资料

[1] 王亦楠. 三峡工程真的给中下游防洪帮倒忙了吗?——从建成7年来的表现看三峡工程防洪作用[J]. 中国经济周刊, 2016, 29: 74-76.

 

部分资料来源于:

视频《用科学打脸三峡谣言合集》(微博ID:吟游诗人基德)

中国经济周刊《三峡大坝变形了吗?会溃坝吗?》

中国新闻周刊《后三峡时代的长江防洪:警惕全流域大洪水,三峡不应过多拦截中小洪水》

瞭望智库《有了三峡大坝,为何洪灾还是这么多?》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