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安徽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社会实践:常怀谦虚之心

社会实践 时间:2021-07-15 17:25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
[导读]7月13日下午,“品歙雕,传匠心”团队一行人来到了歙县古城墨砚博物馆继续探寻歙砚的奥妙。

      7月13日下午,“品歙雕,传匠心”团队一行人来到了歙县古城墨砚博物馆继续探寻歙砚的奥妙。

      在参观过程中,歙县著名雕刻艺术家、时任歙县古城墨砚博物馆解说员的胡水仙老师从歙砚起源讲起,为我们一一解说了展览作品的特点和蕴意。

博物馆徽墨介绍(包文静 摄)

      甫一进馆,胡水仙老师就滔滔不绝地讲起歙砚起源,行云流水、从容不迫,人听着不自觉屏气凝神。胡水仙老师随手拈来的典故和趣事让我们暗暗惊叹歙县可谓是人杰地灵。在后来的讲解中我们了解到,胡水仙老师十七岁时就进入歙县雕刻厂学习,如今虽然已经退休七八年,却仍然“退而不休”,一直坚持在博物馆担任解说员。谈起个人的学习工作经历,胡水仙老师说道:“我从事这个雕刻四十二年了。歙砚,在歙县就是我唯一的东西。歙砚的雕刻和传承技艺陪伴了我的一生,也就是这情怀害了我,一干就是几十年。”虽然对我们这样说,但老师脸上不见后悔之色,眼里却是掩盖不住的热爱。

团队队员正在听胡水仙老师讲解(包文静 摄)

      介绍起馆内的展品,胡水仙老师是如数家珍,龟甲纹、水波纹、眉毛纹……胡水仙老师向我们介绍,这些变化多端,独一无二的纹路都是出自传承了一千多年的老坑。所谓“老坑”是指其石料是十到十三亿年前形成的,“新坑”的岩石则是大约六亿年前形成。因为老坑石料每一层纹理都变化多端,所以出自老坑的歙砚多是浅浮雕。这类雕刻最考验雕刻的技艺,变化多端的纹理使得老坑石料雕刻时不受控制,常常有许多雕刻师因为深雕了一层效果不佳而后悔莫及。

图为老坑歙砚(包文静 摄)

      面对老坑石料深藏的纹理,老匠人们也常常是慎之又慎,因为心怀敬畏,不敢妄自尊大,而面对学术时更应如此。胡水仙老师在解说过程中向我们讲述了一件事情,2018年某个节假日,一队来自北京某所中学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参观歙县古城墨砚博物馆,当时正是胡水仙老师担任解说员,但在游览过程中,一些学生不以为意。胡水仙老师介绍一块歙砚时提到了岳阳楼,顺势问学生是否学过。一位学生表示可以背诵出来,并要求胡水仙老师一起进行背诵接龙,语气却是满满的傲慢,像是料定了面前这个瘦小的老师答不上来。然而胡水仙老师不仅非常流利地背诵出来,还提出了几个相关问题,反倒让那位学生哑口无言。胡水仙老师告诉我们:“你们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方面我不及你们,但是孔老夫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歙砚这一方面我自以为可以当你们的老师,所以为人处世不要太过傲慢。”听了胡水仙老师的一席话我们受益良多,所谓水深不语,人稳不言,许多雕刻泰斗面对一块石料也从不敢自诩甚高,盲目下手。而我们在求学路上更是学海无涯,永无止境,若以一颗傲慢之心前行,势必会身陷囹圄、自成桎梏。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