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匠心独运——安徽师范大学暑期实践团队对话歙砚大师

社会实践 时间:2021-07-15 12:13 点击: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导读]今天我们就来到了位于歙砚的中国歙砚城,并拜访了几位歙砚雕大师。

《洞天清禄集》 说:“ 细润如玉,发墨如泛油,并无声,久用不退锋”,这几句话是可以包括无遗的。蔡君谟有题歙砚诗:“玉质纯苍理致精,锋铠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苏东坡《龙尾砚歌》有句云:“ 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于石。”今天我们就来到了位于歙砚的中国歙砚城,并拜访了几位歙砚雕大师。

首先,我们拜访了著名歙砚雕刻家柯崇先生。初到工作室,团队一行人就被摆满屋子的歙砚作品所吸引。参观了一周,不禁感叹柯崇先生的雕刻造诣极高。在和柯崇先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文化匠人的谦逊朴实,一个歙雕大师的深厚功力和独特审美情趣。

柯崇先生认为,古徽州的文化是歙雕艺术形成的文化源泉。特殊的历史源流、南北文化交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歙砚的雕刻技艺正是植根于徽文化这片沃土之上,每一座蕴含着历史故事和人文情怀的牌楼、每一方静美典雅的山水,无不给歙砚雕刻提供灵感源泉和创新动力。除了从徽文化中汲取养分,柯崇先生注重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修养,将歙砚雕刻与文化典籍、历史故事等相融合,追求雕刻技法、审美意境、文化底蕴三者的完美统一。

再往前走,我们又拜访了柯家祖砚的柯小华老师。柯小华老师作为一名歙砚雕刻家,他在采访过程中,向我们提到对于砚石的雕刻需要因材施艺。而因材施艺即是工艺品艺术创作的侧重法则。砚的制作本身是就地取材,砚石的材质美好是砚艺术主要表现,艺人的追求,在砚雕刻中善于利用砚材石料的天然性(包括材质、形状、色泽、纹理、石眼等)使其废料变宝,显瑜掩瑕,突出砚材的本身美感,使之得到美的享受。因此对于歙砚雕刻最重要的便是遵循自然,同时加入人的巧思。在众多歙砚的中间,有一块特别引人注目,它整体上是沟壑纵横的,而柯小华老师则是顺着它的沟壑雕刻了一只梅花。这便是顺其自然,而其中表达出来的意境却十分深远。我想柯小华老师在这方砚台上所寄寓的便是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中所写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砚台上的梅花就如同诗人笔下的梅花充满着自豪感,坚冰不能损其骨,飞雪不能掩其俏,险境不能摧其志。

从柯小华老师对于歙砚石料的顺其自然的态度中,让我不经联想到我们对于人生的态度,在面对困难险阻时,更应该顺其自然,而这种顺其自然是在“尽人事”的执着后“听天命”的豁;是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现在,之后的成败得失皆不论,那一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与豁达。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