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浅析《逃离》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魅力

社会实践 时间:2021-01-24 21:03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
[导读]《逃离》作为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无论是文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成就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影响。

摘要:《逃离》作为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无论是文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成就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影响。作者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实践并思考“逃离”的真正意义和核心价值,从而得出原来人生中所谓的逃离:不过是“逃而不离”罢了。

关键词:逃离;艾丽丝·门罗

艾丽丝·门罗是当代短篇小说作家之一,被誉为“加拿大的契科夫”,在文学创作方面颇有很大的成就,更是于201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逃离》就是艾丽丝·门罗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里有八个故事,都是从女性的角度出发,以“逃离”为主线展开的一部关于普通女性的“逃亡史”。身为女性的艾丽丝·门罗在这部作品中将女性的细腻发挥到了极致,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一群“欲逃终而不得”的女性,她们尝试着去摆脱现实的束缚,或多或少抱有的希望、期盼,在“逃离”的过程中,以及结果来看,换来的只有迷惘、无奈、困惑等等,她们不满生活现状,时时刻刻都想要逃离,却还是逃不出包围她们生活的困局。人,尤其是女性,在社会上历史上都有着相似的“逃离”经历,最终都以失败收尾;或许在现实中,她们“逃离”的方式是不断粉饰自我,从而伪装保护自己,以为摆脱掉了生活的琐碎,不过是命运的无情捉弄。

其实不止女性,在面对生活上的种种压力,几乎每一个人都有“逃离”的想法,却很少有人为之付出行动。艾丽丝·门罗的这部小说——《逃离》就是将人们的想法得以实践,告诉大家,原来所谓的逃离,不过就是对生活、对自己的一种逃避。

“逃离”在某种意义上是精神方面的暂时性解脱,它不止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种想法和逃避方式,也是《逃离》中所有女性的反抗方式,她们都在和自己和现实较量,不甘现状是好事,作者艾丽丝·门罗偏偏就是要给读者来重重的现实一棒,反抗是不会有好下场的,所以在《逃离》的八篇故事中,所有女性的逃离都以失败告终。对大多数人来说,“逃离”不过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猜想,艾丽丝却将猜想付诸行动,即使失败,也要告诉大家努力进行新的尝试,就算被现实所困,也不能被困于现实。

作为和作品《逃离》同名的短篇故事,《逃离》这篇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女主人公“卡拉”的两次“逃离”:第一次是成年后的他迫不及待地想逃离父母身边,毅然决然地选择和男友克拉克在一起,一起经营着一家农场;第二次卡拉厌倦了农场的生活,想要尝试新的生活,她再一次把一切扔在身后,在贾米森太太的帮助下逃离了农场。正如前面所说过的,这部小说里的所有逃离都是以失败告终,这篇也不例外。卡拉最后崩溃在途中,在电话亭哀求曾经“让她再也受不了”的男友接她回家,哭着回来把自己最喜欢的小山羊弗洛拉杀死……艾丽丝·门罗用细腻的手法,描写普通男女的日常,但往往是那种平淡,更能给人一种贴切生活的感觉,也更能触动人心。

卡拉的逃离,更多的是享受逃离的过程,她厌倦了平淡日子的百无聊赖,与其说是为了逃离而寻找,不如说为了寻找而逃离。那么就有人会问,她寻找什么呢?她寻找的是生活的意义,无论是逃离父母还是逃离男友,都是在寻找生活下去的动力,直到最后不得不向生活妥协。现实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不同的是艾丽丝·门罗将残酷的现实用细腻而温柔的形式写给我们看,无论结果怎么样,尝试的过程就已经说明了一切,大多数人都没有尝试的勇气吧。

小说里主人公的父母大多受到了20世纪50年代的影响,较多思想解放,追求较为现代的两性关系,因此卡拉的第一次逃离才会如此顺利;至于第二次的逃离,属于个人的预谋,贾米森太太也属于卡拉父母那代的人,帮助卡拉逃离的可能性大一点,当然她也是这么做的。

三部曲《机缘》、《匆匆》、《沉寂》是《逃离》小说中相互联系的三篇故事,分别讲述了朱丽叶的三个人生阶段:21岁的朱丽叶学业有成,在结婚的压力下,逃离父母,为私情而奔赴陌生人之约,讲述的是路上发生的事;离家多年的朱丽叶带着女儿佩内洛普回到小镇探望父母;女儿不告而别后朱丽叶的失意和沉寂。

其中着重讲到“逃离”的故事是《机缘》,学业和婚姻对朱丽叶来说似乎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事,学业是她的精神领域,婚姻则是现实生活,她为了逃离现实生活,也放弃了精神领域,天真地追求只有一面之缘的渔夫,不顾男子的情人和妻子,与他在一起,从而导致了她悲剧的结局。事实上,专制的命运从不会考虑弱小的生命是否无辜,艾丽丝·门罗更像是用了一种戏谑的口吻来宣告朱丽叶逃离这件事本身就会以失败告终的事实——男人海上失事就地丧命,她不得不回归以前的生活,继续着自己的学业。而看似和以前一样的生活,却因这次逃离而成长,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中一切不幸与始料不及,同时也为《沉寂》中坦然面对女儿出走做好铺垫。所以说,逃离有时不失为一种成长。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朱丽叶作为这本书里的知识女性,在思想方面或许有着较高的悟性,却在现实生活中分不清什么才是真正的爱。被父母包办的婚姻显而易见不是她追求想要的,难道她对仅一面之缘的渔夫的爱就是她所想所追求的吗?显然也不是,与其说她的逃离是为了一己私情,不如说是她对父母对外来因素的态度和压力做出了一系列叛逆的行为,而这个后果也是由她自己来承受、消化。

《机缘》里,朱丽叶对希腊语的一段感悟:“事物总是这样。把行李放一下,在壁橱里发现另一个东西想起来,马上就可以用了。所以,在那里。在壁橱里。其他的东西都堆在前面。最后你没想到那个。这是你闪耀的宝物。你没想到那个。一瞬间你不知道这是你的损失,现在已经几乎记不住你了。工作经常这样做。就算你没有放弃它,每天依靠它生活会怎么样?没有人有宝物。如果有的话,绝对不能错过。要让别人挡道,让他们在自己身边失去它。”

可以这么说,朱丽叶的逃离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她需要为她犯下的错承担后果,也使得她有所成长,以至当她女儿背叛她离她而去的时候,她泰然自若的接受:如果说是命运的安排,逃离只是拖延,面对才能成长。朱丽叶也因此变得强大。

如果是《逃离》是以自我、小爱为中心思想的“逃离”,那么《侵犯》则是为别人着想、大爱为主旨的“逃离”。正如这篇故事的名字一般——侵犯——精神层次的侵犯:这完全是一篇关于欺骗的故事,对劳莲身世的隐瞒,导致她在心理上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因此这篇故事讲的是精神方面的逃离,即使最后坦白了真相,劳莲的迷惑得以释然,但发生了的事情永远无法当做没有发生过,劳莲的逃离失败了,作者艾丽丝·门罗却给了我们留下了一个思考题:关于爱、关于欺骗所带来的伤害究竟能否弥补?又将如何弥补?逃离还是假装无事发生过……

5岁就喝下过半瓶啤酒,6岁时抽过含有毒品的香烟等种种迹象指向劳莲早熟的心理,故事也以她为中心,展开了欺骗、伪装以及逃离。无论是谁,当一个陌生人突然闯入你平静的生活,用话语暗示,用行动表明你并非父母亲生的事实的时候,都会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劳莲也不例外,同时她还是一个本性孤僻的小女孩,这对她身心上造成的伤害无法用言语形容。父母是爱孩子的,在我看来,德尔芬是爱劳莲的,即使不是亲生,也没有想要放弃她的意思;而在亲生父母哈里和艾琳眼里,劳莲是一个“物品”,任人剥夺又可以随时收回,欺骗衍生出的伪装,这对劳莲无疑是隐形的伤害。

叙事策略

《逃离》通过特意淡化故事情节、灵活运用叙述方式、巧妙变换故事节奏、精心营造故事悬念等杰出的叙事策略。贯穿小说的,是朱丽叶的女儿离家出走后阶段的感觉和心情,故事成为装饰和基础,在小说中处于次要地位,通过这些传达的人的感觉是真实的,能够忍受颓废。

淡化故事情节

艾丽丝·门罗小说的最大特点就是淡化情节。这突出地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 、在选材上,经常截取女性生活中某一个独具特色的横断面展开叙述。《机缘》、《匆匆》、《沉寂》是小说集中三部有关联的小说。《机缘》通过朱丽叶去温哥华,在只去鲸鱼的两次旅行中,表现了不同视点的感情。故事本身不太好。《沉寂》则是朱丽叶在女儿出走后的心情。

二 、在叙述中,经常穿插一些非情节因素,如抒情、议论、写景等。在《匆匆》中,朱丽叶在组装婴儿车的过程中,有着艾琳明亮的眼睛、自己眼睛看不见也有才能的眼睛和有能力的手之间的争论。她的警戒有轻蔑的表情。朱丽叶怎么说?不管怎样,朱丽叶都是以猫常见的不修边幅的态度,用简短的语言中断了事件的进展。我会努力表达我无尽的心情。

再如《播弄》中,若冰表演结束后,都会沿着河川在市内一带散步,在不需要钱的地方吃饭,坐7点40分的火车回家。但是,在短短的几个小时里他变得有自信了。一想到她马上就回去,那是一时的不满足生活。在以后的生活中有光明,看着火车窗外的太阳,夏日田野里闪耀的太阳和长长的影子,在她的脑海里留下了一种情景。抒情、写景和议论在小说中随处可见,成为小说情节弱化、揭示人物心理的重要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小说情节的脆弱,人物心理在小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女性的心理描写非常细腻。

灵活运用叙述方式

常用的叙述方式有顺序、倒叙、插叙、补叙等。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经常灵活运用各种叙述方式,营造出多样的小说结构。如《机缘》,整体采用顺序结构。电视台寄宿学校的代理教师朱丽叶虽然没有正式录用,但是不想回去。我想去见住在海边的朋友。因为上次收到信了。她来到了给温哥华写信的村子里的鲸鱼湾。这是6个月前朱丽叶在去温哥华的列车上经历的故事。他说,在这次列车旅行中,原本想和她站在一起聊天的,却被拒绝的卑贱男子被埋在了火车下面。因为这样的不幸,她遇到了他。他们论证,吃晚饭,闲谈,读者们被拖到了鲸鱼湾。朱丽叶在去埃里克家的途中,告诉了出租车司机埃里克的妻子前几天埋葬的事实。在埃里克家,朱丽叶见到了管家艾丽克。埃里克那天晚上没有回家,去了恋人克里斯塔。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失望和屈辱,但在Eric的暗示下朱丽叶留下了。那时朱丽叶和埃里克在火车上说了分手的话。之后聊了朱丽叶和埃里克的再会。

巧妙变换叙述节奏

“所谓叙事节奏,指叙事作品的情节发展与情绪演进中所显示出来的轻重、缓急、快慢的有规律的变化”。而叙事节奏,主要是由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两者的关系决定的。叙述运动的四个基本形式:省略、概要、场景、停顿、延缓的交叉变化,构成了文本的叙事节奏。在《匆匆》中,小说最初是中断的叙述,朱丽叶叙述了父母的画和想给这幅画的感觉。这个描写的中断与故事中的后续事件和小说的主题有很大的关联。这里叙述的时间停止了。好像是那样。我们不难感受到朱丽叶对父母的思念和温暖。她这次带着女人回村里,给父母让座,让他们感受到现实和想象的不同。

精心营造叙事悬念

艾丽丝·门罗非常善于营造叙事悬念。如在《播弄》这篇故事中,作者艾丽丝·门罗巧妙地设置了一个误会式悬念。父母去世后,我照顾着和姐姐琼安一起生活的像冰一样病弱的姐姐。对冰来说唯一的乐趣就是每年夏天去斯特拉托布看戏剧。在短暂的观看时间里,我像冰一样充满了自信。简直像冰一样。不如意的现实生活只有小插曲。简单地继续了。看完戏后,她丢了自己的包。那之后,我幸运地见到了在狗上散步的丹尼尔。丹尼尔拿着冰回家取钱。我找了晚饭散步给他买了票。我约好明年夏天在站台见面。冻了之后穿同样的衣服,做同样的发型。分手后,我会特意去图书馆找丹尼尔故乡的资料。我也想知道手表做的事情。为了这个约定,她总是在考虑自己。我觉得生活充满了光明和期待。

以多维的叙事视角和纵横交错的叙事手法深刻表现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挣扎与困境和百般犹豫之后的逃离与回归,揭示了女性善良敏感天性中的隐忍与坚强。

叙事艺术

以多维的叙事视角和纵横交错的叙事手法深刻表现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挣扎与困境和百般犹豫之后的逃离与回归,揭示了女性善良敏感天性中的隐忍与坚强。

这部小说中利用全地区的视觉效果,综合运用空间视点和人物的心理视点,成功地描绘了女主角卡拉对现实的不满。描绘了执著复杂无奈的心情。同时,客观地真实地反映了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对他的行动的影响,充分描绘了卡拉,想要逃离丈夫的束缚,但最终陷入了想要回去的迷茫。小说以卡拉的逃脱和回归以及隔壁贾米森夫人生活的两个线索为中心,展开了与明亮黑暗补助不同的叙述对象和时间的交叉,小说在变化多的叙述法中最突出的是吴。叙事的使用和叙事节奏的变化的交替运用。

《逃离》讲述简单而深刻的故事,既没有眼泪,也不擅长唱歌,也没有先导的教诲和对灵魂的启发。但是作家看不到的视觉转换和节奏的变化给平凡的故事带来了无限的艺术意义和节奏意义。事实上,“逃离”是艾丽丝·门罗为在现代社会遭遇生存困境的女性建立的形而上的皈依所,逃离往往是无疾而终的,这或许也是她想要告诉我们的,“逃离”并不能改变生活。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关键词: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