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巢湖防疫故事云端调研团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疫”现真情

社会实践 时间:2020-08-24 20:00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
[导读]2020年8月4-8月14日,“疫”现真情——巢湖防疫故事云端调研团以“开展云端调研,聆听防控故事”为主题,采取“互联网+社会实践”的形式,对巢湖市当地防疫抗洪现况进行深入调研。

今年夏天,我报名参加了由巢湖学院文教学院组织队伍招募队员参加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为“疫”现真情——巢湖防疫故事云端调研团队伍的一员。我们将通过此次实践活动的调查研究,了解巢湖市当地疫情防控故事,分享当地疫情收获。我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

初次调研,调整心情再出发

  “云”调研、“云”讲座,“云”访谈,一个个从没接触过的新事物出现在我面前。在确定这次课题,撰写项目计划书之前,我并没有全程参与的经历。所以,在调研工作准备初期,我总是感觉有些无从下手。同时也担忧着,线上调研,真的会有收获吗?

8月2日晚,线上会议的开展,让我逐渐减少忧虑感,以一个较为积极的状态进入调研工作。这让我深深意识到交流、沟通的重要性。只有与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才能及时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我们只有明确了调研工作的方向以及知道了调研活动具体怎么实施,才能及时地对接工作,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压力和焦虑感,推动我们接下来工作的顺利开展。

问卷调查,合作多多获情谊

初次接触到制作调查问卷这个工作,说实话,有点无措。这么大工作量,以个人的形式,实在有些难以完成。幸好,我们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是一个团队,每个人都在团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家分工合作,有的队员负责查询资料、提供信息给撰写问卷的成员,有的则负责联系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组织村民填写问卷,还有一部分成员则在问卷发布前对问卷内容不断修改完善。这样,我们就将团队完成问卷调查的大目标切割成很多个小目标,再分配给团队的成员一起去完成。这样不仅明确任务,有效地提高效率,还让我们在活动互帮互助的合作过程中,加深成员之间的了解,不断拉进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聚集力量、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最大程度地发挥“1+1>2”的团队效应。

“疫”现真情——巢湖防疫故事云端调研团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感悟收获

(图为村民填写线上调查问卷 安徽大学生网通讯员宋梦茹 供图)

防疫讲座,树立旗帜强引领

在讲座中,我们聆听了不少抗击疫情的英雄事迹。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退役军人袁小波,作为一名老兵、老党员,他主动向村党支部递交“请战书”,参与到疫情防控一线。到村出入口值班值守、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检测体温、为居家隔离居民送菜送药等,他一直奋战在第一线。在防疫过程中,袁小波也因村民们不理解防疫工作而受委屈,但他却一直践行着入伍时的誓言,保家卫国,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真可谓是“退役军人不褪色 防疫战场显本色”。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袁小波的日常工作却只是支援疫情防控一线人们的缩影,还有千千万万个“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役不褪色,老兵献余热”的优良品质,以已为“旗”,引领身边的每个人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疫”现真情——巢湖防疫故事云端调研团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感悟收获

(图为志愿者在线开展讲座,村民认真观看 安徽大学生网通讯员王梦晴 供图)

线上采访,军民齐心渡难关

疫情过后又抗洪,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巢湖这次防洪救灾活动中,在抗洪一线,有那么一群年轻的身影:人民弟子兵。在面对严峻的汛情时,他们一个个普通人化身为战士,为当地群众架起屏障,用肩膀支撑起一个个生命,用青春抗起了使命。7月26日,合肥市巢湖市亚父街道徐家洼村抗洪现场,战士们在雨中就餐,村中一位小朋友为战士撑伞避雨。一把伞,两行人。雨一直下,但在这一把雨伞下面却藏着浓浓的温情。你为我护堤我为你撑伞,一起携手共渡难关!

“疫”现真情——巢湖防疫故事云端调研团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感悟收获

(图为村民挖沙装袋、固堤抗洪 安徽大学生网通讯员宋梦茹 供图)

历时十一天的活动拉下帷幕,时间不长也没那么不短。这个过程,让我不断思考合作沟通的重要性,启发我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要学会交流。在这次的三下乡活动中,我们付出时间与精力,通过云端调研,我们不再只是从网络搜索得知表象,而是更加深入地切身实地去了解了当地村民防疫抗洪的现状,更重要的是,在调研过程中,聆听了一些当地居民防疫抗洪的优秀感人事迹。这也激励着我们向抗疫抗洪英雄学习,学习从共产党员到普通群众都体现的那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洪精神,学习他们在危急时刻和生死关头,冲锋在前,不怕牺牲的优秀品质,学习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团结大协作精神。将所有学到的成果,化为动力,激励和鼓舞我们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不惧艰难,奋力前行。(通讯员 李春英)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