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安徽师大学子暑期社会实践:刀锋千转,镂空生花

社会实践 时间:2020-08-18 22:56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
[导读]剪采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一把剪刀,一张红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人们所见所闻中的恣意世界,就这么在一转一裁的动作下无声的…

“剪采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人们所见所闻中的恣意世界,就这么在一转一裁的动作下无声的展示了出来。

如今自己已然能够“掌中生花”,却还记得新学时候的无所适从。那时的自己,拿了新买的剪刀和红纸,对着屏幕展露出新手入门的无知姿态,是真正上手的视觉冲击,也是那会儿才明白,原来剪纸并不是小儿戏谈。

原来一把剪刀真的能裁出万般变化。

半个多月前的自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加入了德雅书苑的剪纸团队,本以为剪纸的过程就像纪录片里演示的那般,手艺人根本不需要怎么去构思,不出几分钟的时间,活灵活现的猴子、窗花、顶棚花等等,就陆续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了,但当我学习了半个下午的剪纸课程后,剪纸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从“简易”小工艺提升到了“繁杂”不可攀的高度。

要注意折痕、要注意方向......可以说,那三个下午的时间里,我一直在苦恼着怎么才能跟上大家的脚步。因为我之前从未接触过这方面的内容。家人从我旁边经过,打趣问我剪的是猴子还是胖猪,看着摆出来的形状,我竟无话可说,甚至想让时光倒流,就当我从未剪过这幅“四不像”。

何伟老师告诉我们要懂得创新,要懂得剪出属于自己的新花样,我那时也是心血来潮,就那么胡乱的折了一张纸,剪刀走到哪都是随缘分,可想而知,最终剪出来的东西我都不好意思称它为“作品”。但也是那时候才有点明白,手艺人用一把剪刀剪出来的的确是万般变化,像我这样的新手,用一把剪刀暂时也只能剪出奇形怪状。

一张纸,展开千姿百态。

之前是不了解,以为剪纸用的纸张只能用正红色,就像春联那样。但当何伟老师提议其实我们可以用那些五颜六色的纸张时,我和相熟的队员们便彻底放飞了。

忘记是谁先开的头,反正等我们各自反应过来时,手中的剪纸作品已经千奇百怪了。一身黄的猴子、绿色的“福”字、紫色的团花儿......当我们把这些作品炫耀到朋友圈时,果然,除了爸妈还留了几分面子,剩下的朋友评论便都是“哈哈哈”匪夷所思的震惊了,这也不难想到,果然还是正红色的纸张最保险。

但“哈哈哈”过后也不乏挺欣赏我们这种“创新”想法的人在,毕竟纸张是什么颜色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一张纸上所传达出来的物态动作能否让人清晰、易懂,以及,欣赏的人能否从这静态的举动中联想到动态的画面,至于颜色,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刀锋千转,镂空生花

图为孔强红剪纸作品。

没剪的是图案,剪出的是人情与人心。

手艺人最终的成品上,总要留下些感情,就连新手也是。

前天收拾这几天的剪纸作品,一张张数过去时才发现,原来不知不觉间自己已经剪了这么多,练手的、成样的,都放在了一边。看着这些样式,我的脑海中也不免联想当初剪它们时自己究竟在想些什么,是“拜托拜托不要剪断”,还是“唉,这怎么那么难剪”呢......但终究是时间过去久了,除了些许细碎的记忆,我竟想不起来当初为什么要剪这些样式了。

回过头来自己又觉得恍然,在这个自动化的时代,就连过年买的春联都不再是手写,何谈窗花,也许等过个几百年,剪纸也要列入“濒危”手艺了,但转过头来想起何伟老师谈及节日时会和朋友一起去集市上售卖自己的剪纸作品的趣事,也会有许多年轻人拿着他们的商品流露出爱不释手的样子,这不禁又敲醒了我:几千年的剪纸工艺都过来了,老一辈的人坚持,新出的一辈人传承,还怕什么呢?

毕竟,沉寂归于历史,新生始于坚持。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