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合肥工业大学文化艺术服务团赴池州:以青春活力,唱青阳老腔

社会实践 时间:2019-08-29 23:11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
[导读]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组织的文化艺术服务团来到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寻访发源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腔。通过一系列的走访活动,队员们深入了解了青阳腔,收获颇多。

       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文化建设号召,进一步促进传统文化弘扬、建设与继承。2019年7月11日,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机械工程系青阳腔戏曲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青阳县当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活动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当地人对青阳腔的了解有无提高、调查结果汇总分析与现状讨论以及拜访青阳腔戏曲传承人。

       明代嘉靖年间,江西的弋阳腔流入皖南池州府的青阳县一带,与当地语言、民间戏曲相结合而产生了青阳腔。明末清初盛行,清末衰落。其表演讲究“文戏武唱”,娱乐性、趣味性强,火爆热闹,常穿插表演窜刀门、盘吊杆、翻高台、跳火圈等技艺。青阳腔中还有各种纸质面具,在舞美上极具特色。青阳腔为“四大徽班”进京形成京剧奠定了基础,被誉为京剧“鼻祖”,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天上午,应青阳县文化馆馆长汪应培要求,队员们走访当地居民,调查当地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腔的了解程度。此次调查覆盖面较广泛,团队首先在街头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普通市民进行随机抽查;随后来到了青阳县老年大学,通过谈话了解老一辈人对青阳腔的知晓程度;最后在青阳县图书馆调查了青少年对青阳腔的了解情况。通过对老中青三代群体的调查并与去年结果对比我们发现:通过当地政府的宣传努力以及学校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普及,青阳腔在当地的知名度有所提高,主要表现为行政人员与青少年的了解程度较高,但相对传唱度较高、同样起源于徽州地区的黄梅戏,青阳腔的宣传与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青春活力,唱青阳老腔

以青春活力,唱青阳老腔

       下午2点30分,在文化馆馆长汪应培主持下开展了工作交流会,机械工程系团总支书记、实践团队指导老师陈君及全体队员应邀参加。汪馆长首先对队员们几天来的付出与坚持表示肯定,感谢队员们为青阳腔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他指出青年一代是学习的一代也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一代,青年力量的参与和推动对于传统文化的发扬与继承起着重要作用。他期望同学们回去之后能将在这里的所学所想传递给身边的同学,集青春之力共助文化发展;随后团队队长祁帅杰对上午的调研成果向馆长做了简单回报,并邀请青阳腔剧团进大学校园开展演出活动以培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会议最后,队员们总结了这几天的实践感受,表达了对馆长大力支持的感谢以及对工作人员奉献精神的敬佩。

以青春活力,唱青阳老腔

       会议结束后,团队指导老师陈君与部分队员来到青阳腔第三代传承人江进老师的家中进行看望。江进老师同队员们分享了自己艺术人生的宝贵经历,拿出珍藏的老照片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老师说:“我从事戏曲工作已经几十年了,有人夸我是英雄,我哪里是什么英雄,不过是发挥一点自己的余热罢了”。她在几十年的演出生涯里培养出多名优秀弟子,其中的很多人已经成为青阳腔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薪火相传,什么是坚守与责任。她在青阳腔的发展和推动上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不遗余力。充分发扬了老一辈艺术家的品格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在最后老师还给队员们唱了一小段青阳腔,给我们带来的感触颇深。最后大家合影留念,与江老师不舍分别。

以青春活力,唱青阳老腔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传承的责任感、使命感。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都要进行对优秀文化的吸收继承,尤其是当代青年,应该在接触外来文化的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培养核心价值观,培养文化自觉意识,从而领略其丰富的内涵并积极创造更多价值,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