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合工大徽墨暑期实践团队采访徽墨传承人,参观绩溪博物馆

社会实践 时间:2019-08-11 22:07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
[导读]2019年7月14日早上八点,徽墨暑假三下乡调研团队开始了第二天的调研进程。今天,他们将在上午前往龙川和仁里,下午去参观绩溪博物馆。

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 今天上午团队成员采取了兵分两路的战术,指导老师带领三个成员前往龙川了解胡开文墨业在绩溪的发展与影响,另外三名成员前往仁里调研墨的制作工艺与具体流程。

合工大徽墨暑期实践团队采访徽墨传承人,参观绩溪博物馆

仁里是个典型的徽州古村落,至今村里还保留着大量的元、明、清代的建筑。同时仁里依山傍水,文化积淀深厚,素有“小小绩溪县,大大仁里村”之说。仁里村古色古香,徽墨制作作坊掩映其中。根据前期搜集的资料,仁里村的程源峰老人是程翼堂的后裔和传人之一。 

合工大徽墨暑期实践团队采访徽墨传承人,参观绩溪博物馆

未及仁里,风儿便送来阵阵清香。只见村口一大片荷花亭亭玉立,伴随着微风摇曳生姿;村民穿着胶鞋互相吆喝着采莲,一些游客和孩子们在荷花塘边嬉闹玩耍。远处放眼望去绿油油的一大片,水稻已经半人高了。好一处世外桃源!

合工大徽墨暑期实践团队采访徽墨传承人,参观绩溪博物馆

穿过荷花塘,便进入了仁里古村。几位老人坐在自家台阶上闲谈,偶尔传来几声鸡鸣。

为了更好地了解仁里的徽墨传承过程,队员们与村民积极主动地进行了交流。

据村民的介绍,徽墨的发源地是河北省的易县。唐代安史之乱时,程氏祖先迁至徽州,将徽墨也一同带到了徽州。南北朝时,程家又迁入绩溪仁里村。到明末,仁里村有了程氏八兄弟,是当时仁里的“八大户”,最小的老八程翼堂经营的就是徽墨。而程翼堂的后裔和传人正是我们想要拜访的徽墨作坊的主人程源峰。老人已经制墨六十年,守着一个小小作坊,也守护着世代传承的使命。

合工大徽墨暑期实践团队采访徽墨传承人,参观绩溪博物馆

沿着蜿蜒的青石板路,调研团队成员最终在村子的尽头找到了徽墨作坊,程源峰老人正在砸墨饼。知晓团队的来意后,老人热情地向他们展示起徽墨的制作流程。点烟、和料、压磨一气呵成,不一会“手指墨”就已成型。不经意间看到老人的手,才发现上面满是墨迹。老人解释说:“制墨是脏活,累活,所以现在已经没什么人愿意做了,正如此我才要一直做下去。”队员们为传承的问题担忧,同时也为老人的精神点赞。

下午2点半,团队成员在稍作休整之后便出发前往绩溪县博物馆——一座融学术性、知识性、文化性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地方历史文化综合博物馆。其展陈主要由绩水徽山厅、人文绩溪厅、商道绩溪厅、风土绩溪厅、徽韵绩溪厅和徽味绩溪厅六个部分组成,调研团队本次的调研对象徽墨就位于商道绩溪厅内的第二单元——"绩溪墨业誉海内"。

合工大徽墨暑期实践团队采访徽墨传承人,参观绩溪博物馆

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各种不同的徽墨的样品,其种类之丰富、做工之精美无不令在场的所有人叹为观止。通过参观他们还了解到了绩溪墨业的一些历史渊源。绩溪墨业始于晚唐,至清代达到顶峰,素有“天下墨业属绩溪”之誉。清代四大制墨名家,绩溪人独占其半,分别是胡天注与汪近圣。

胡开文墨店更为出名,由创始人胡天注于1765年创办。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胡开文"是店的招牌,而不是店主的名字。"开文"二字从旧时贡院的一块横匾"天开文运"上得来,胡天注取了正中"开文"二字作为店名。胡开文墨从造型、图案等来看都是别具一格的,在注重实用性上,更加注重了装饰性与审美性。馆内还陈列有胡氏家族业墨后代的简介,通过这些,团队成员都为胡氏墨业的代代传承而感到震撼。

汪近圣墨,其墨印雕镂之功,墨品装饰之巧,无不备美,其名者概为"御制四库文革诗"墨、"黄山图诗"墨、"新安大好山水"墨等。汪近圣之次子惟高(兆瑞),乾隆六年应召赴紫禁城御墨,誉满朝野,后人以其父子之墨印辑有《鉴古斋墨薮》,诚为墨业之圭臬。

合工大徽墨暑期实践团队采访徽墨传承人,参观绩溪博物馆

为了进一步了解胡氏家族的制墨历史,参观完商道绩溪厅,团队成员又去了博物馆的另一个展馆——胡氏名人馆。此馆展陈有"胡天注子孙业墨承袭表",从中可以了解到,胡天注三子、四子、五子因后代来自二子过继的原因,未继续业墨,这让调研团队对胡氏墨业的发展传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除此之外,馆内更是介绍了相应的墨业与今日绩溪墨业的一些情况,从中可以看出绩溪墨业的传承之绵延久远。

通过今天的参观,团队成员都为绩溪墨业能够连绵不断传承到现在而感叹,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也希望能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接过文化传承的接力棒,将徽墨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