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世代坚守显匠心,合工大学子走进歙县老胡开文墨厂

社会实践 时间:2019-08-09 22:51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
[导读]7月17日,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徽墨暑期三下乡调研团队的活动接近了尾声,今天,他们前往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参观制墨车间,观看制墨工序,感受传统工艺,并与厂长周美洪先生进行交谈。

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 7月17日,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徽墨暑期三下乡调研团队的活动接近了尾声,今天,他们前往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参观制墨车间,观看制墨工序,感受传统工艺,并与厂长周美洪先生进行交谈。城楼昂首睨千古,曲巷低眉过万家。穿过徽州古城,老胡开文墨厂便展现在眼前。它虽是一个工厂,其环境却是相对清幽安静的。但看临门一块张翰提写的牌匾——“墨都”,大有古迹遗风之采。

世代坚守显匠心,走进歙县老胡开文墨厂

来到墨厂,工作人员就热情地接待了团队成员,经过其简单介绍,他们初步了解到,老胡开文墨厂是皖南地区最大的制墨企业,销路广阔,并且采取差异化营销战略,有十几元的墨条供学生练习书法,也有成百上千元的名家徽墨供收藏。老胡开文墨厂同时也是安徽省研学旅游示范点,因此经常会有规模各异的学生组织前来研学,而这自然也为徽墨文化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世代坚守显匠心,走进歙县老胡开文墨厂

接着,墨厂的相关负责人带领他们参观了各个工序车间。首先是炼烟室,在这里,他们目睹了机器炼烟。使用机器炼烟会使生产更有效率,满足了大批量生产的需求。据负责人介绍,机器炼烟可以把一斤油炼出23.3克的墨,而古法炼烟只能取出14.6克。不过墨厂炼烟也并未摒弃古法,古法炼烟得到的量虽少,但得来的墨质量更好,多用来制作高端墨。总之,两种取烟方法各有千秋。由此看来,在传承中创新也是很有必要的,关键是要契合时代的需求。

因活胶车间涉及商业机密,墨厂工作人员便带团队成员直接参观了另一处的制墨车间。走进该车间,只见一块块墨饼煨在炉子上,老师傅们娴熟的技艺伴着砰砰声把团队成员们带入浓厚、精彩的徽墨制作技艺中。晾晒室里,尚未足够坚硬的墨条像虫茧一样挨个悬挂起来,等待着进入下一道工序......

世代坚守显匠心,走进歙县老胡开文墨厂

参观完各个工序车间,团队成员来到了周美洪先生的会议室。周先生正在接受另一个调研团队的采访。在等待过程中,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的相关领导也如期而至慰问调研团队。“睡得好不好?住在哪里?......”一系列亲切的问候温暖着团队每位成员。团队不是在孤军奋战!回想起至今的整个活动过程,每位制墨大师是那样支持调研团队的工作,包括那些淳朴的村民、热心帮忙填问卷的路人、住宿处的酒店老板都是那么可爱可亲。

经过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真正认识到了何为大国工匠,何为工匠精神。学校领导的殷切嘱托,团队成员也都牢记心中:“孩子们,坚持初心很重要,非遗传承人很多是一辈子干一件事,把事情做到极致,把一张桌子一张凳子坐了一辈子。从前理发的叫剃头匠,教书的叫教书匠,什么都带着“匠”字,这其实就是工匠精神,希望你们今后也可以把这种精神融入到要做的每件事情上去。”听到这,他们都感受到了身上的重担,徽墨文化需要传承,工匠精神同样需要青年一代拿稳手中的接力棒。      

世代坚守显匠心,走进歙县老胡开文墨厂

在结束了所有的调研活动后,团队成员踏上了回学校的列车,返回的途中,大家互相交流心得体会,话语中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快乐,同时也满含不舍。虽然只有短短几天,但却异常地充实,本次的调研活动也让大家感到,在这次三下乡旅程中,可以为徽墨的传承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情。先辈们对徽墨事业的热爱、对祖辈手艺的敬重以及一丝不苟的大国工匠精神都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

高铁缓缓驶出歙县北站......一溪水墨唤烟云,再见了,徽墨之都,愿你永远美丽,愿你的徽墨文化永远灿烂!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