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资讯
热点话题 省内教育 国内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

安徽师范大学电分析化学团队勇攀学术高峰

高等教育 时间:2017-03-21 10:44 点击: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导读]1998年,安徽师范大学获批分析化学硕士授予点。在分析化学学科带头人王伦指导下,筹建形成师大电分析化学领域第一支科研团队。二十年来,团队薪火相传,不仅培养了一批又一

1998年,安徽师范大学获批分析化学硕士授予点。在分析化学学科带头人王伦指导下,筹建形成师大电分析化学领域第一支科研团队。二十年来,团队薪火相传,不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青年科研英才,还一直坚持在科研一线,在分析化学这片广袤的土壤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从最初的零起步到夺得教育部2016年度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他们一路风雨兼程,协同创新,追求卓越,谱写出一曲令人动容的奋进之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众所周知,分析科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眼睛”。此次获奖的项目“电化学生物传感界面的构建、性能研究及应用”,就是基于电分析化学的先进性研究成果,在现代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医学等领域将实现更为广泛的应用。该成果是在四项国家自然科学资金资助项目的支持下完成的,所涉及的具体研究工作包括碳基纳米免疫传感界面、分子印迹聚合物识别界面、酶的电子传感界面、电子媒介体纳米复合物功能界面、金属化合物纳米功能界面和DNA基传感界面等。项目是由团队的青年教师王广凤主持,主要成员为阚显文、王银玲和方宾。据悉,此项目所列的10 篇论文全部被 SCI 网络数据库收录,他引次数共532次,其中影响因子大于7.0的有3篇。此外,文章还多次被国际著名期刊Chem.Rev(影响因子33.381),Chem.Soc.Rev(影响因子46.568)等杂志引用和评述。

谈及科研团队的成立与发展,最有发言权的便是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教授方宾,他也是省级重点建设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分析化学》奠基人之一。1985至1995十年间,方宾先后赴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进修和访学,主要学习电分析化学的原理、方法和新技术,师从著名分析化学专家赵藻藩和院士陈洪渊,个人研究成果亦十分丰硕。1998年,电分析化学硕士点成立之时,学校的条件有限,人力与设备资源均较为简陋,电分析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仅方宾一人,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方老和他的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他介绍说:“好在开始四届招收的分析化学硕士生大多后来成为学校的青年教师骨干,逐渐形成了团队的雏形,我们始终关注、跟踪国内外具有前沿性的课题和研究成果,团队不断发展壮大,老中青三代学者衔接工作进展顺利。”目前从事电分析方向的教师有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人,带领着有志于此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不断突破瓶颈,步步推进,这次获奖这充分展现了新一代团队的过硬实力,也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牛顿说:“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科研是一条艰苦的蹊径,坐得了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投入的心血才可能转变为点滴的收获。这个团队亦是如此,每位队员都怀着探索真理的执著与热忱,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执著和毅力探索未知的世界。

当被问到“团队什么精神最值得被传承下去”时,方老说了“四个坚持”:坚持“电分析化学”大方向不动摇;坚持“电化学生物传感界面的构建性能及其应用研究”一条主线;坚持奋进,从不懈怠;坚持在实验室做实验。这“四个坚持”也是方老及其科研伙伴保持到现在的“初心”。只有时刻提醒自己“初心”为何,才能保证科研团队的精神动力源源不断,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青年才俊。

方老说,一个科研团队在一起长久合作之后,总会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有了新的知识,老师和学生共同分享,共同探讨,取长补短。“一支好的科研队伍除了有严谨的态度,过硬的实力外,最厉害的 ‘武器’ 就是包容性。”

远赴美国访学的王银玲通过远程视频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表示:“我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就是酶的活性和转化率低的问题,还好由大家一同帮我想办法,致力于生成选择性高灵敏度强的化学生物传感器。”而阚显文认为,虽然实际的研究中有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束缚了理论的可行性,但是她还是坚持带领学生不断攻坚克难。据王广凤回忆,团队曾经一起为了寻找更合适的材料,记不清查阅了多少文献,尝试了多少次实验;之前一度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团队的思路会逐渐普遍化并陷入窠臼中,难以获得突破。“尽管过程曲折艰难,但是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地查阅专业书籍并反复研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地调整思路,实验室里的每一次失败都是迈向成功的坚实一步。”

作为该项目的联络员与协调员,满头银发的方宾颇有感慨,“我是电化学分析研究的长者,所以自然参与了多个项目,为他们提供一些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作为参考,但我年事已高,已经不能长时间做实验了,主要还是靠他们自己,能取得成功,我感到很欣慰。”

鞠躬尽瘁,诲人不倦

科研团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地重复着类似的实验,有时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达不到预想的结果。这个“攻坚战”的过程是十分漫长而枯燥的。对于年轻的一辈来说,此时就需要老师来进行指导。“一般我们会鼓励学生继续实验一段时间,若是还不能达到预想结果,那么我们会协助他在原有设想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前沿的最新研究结果稍加改动,再进行实验,直到有结果为止”阚显文说,“我们会让学生多设计一些思路,寻找思维上的突破点。”王广凤也指出:“科研设计不能太普遍化,我们会要求学生进行反思,跟进国外最新文献,选好切入点,构建思维模型。所以我们对学生要求还是蛮严格的。平时,我们不同专业的老师也会进行交流,拓展知识面。”说到交流,方老还强调,他们刚开始建立的每周汇报的“题组会”(课题讨论交流会)仍在运行当中。

正是有了这样一群“亦师亦友”的导师引领着年轻学子不断前进。2015级化学非师范专业本科生张阿美说:“阚老师平时十分关注我们的实验动态。她在实验室时,只要你提出问题,她都会第一时间回复你。若是这个问题她也不擅长,老师便会跟你一起探讨。”

除了从事科研项目之外,团队的青年教师还有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包括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有些实验不能中断,有时甚至上课上到夜里11点。2013级应用化学专业的本科生史东敏回忆:“我大二时第一次跟在导师后做实验,当时资历很浅,什么都不懂,陷在几个小环节难以突破,老师不仅鼓励我,帮我树立信心,而且还指导我从网上查阅、解析相关资料。后来,我们不仅实验成功了,而且还顺利地发表了学术论文。”

采访的末尾,阚显文和王广凤回忆起了她们当学生时,方老就像父亲一样,言传身教,在她们碰到困难时,总是鼓励她们,方老还在实验室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主动让出自己的实验室给年轻一辈,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实验条件。方老的那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们,如今她们也如此要求学生。科研需要创新,但精神需要传承。正是这种“锲而不舍,苦中作乐”的科研精神薪火相传,引领一代又一代师大人勇攀学术高峰!(谈舒钰 李成琳 方雅致 特约通讯员:程紫丹)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