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稻阻且长,不忘初心共发展

社会实践 时间:2022-07-21 19:55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
[导读]6月28日,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安徽芜湖、合肥及宣城三地“微经济·微人物”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芜湖分队来到享有“江南鱼米之乡”美誉的南陵县进行实地考察。

安徽大学生网芜湖7月21日电(通讯员 俞洁)为积极响应“三下乡”号召,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6月28日,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安徽芜湖、合肥及宣城三地“微经济·微人物”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芜湖分队来到享有“江南鱼米之乡”美誉的南陵县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南陵大米的发展历程及当今难题。

传承特色,助力品牌建设

南陵大米发展早期,农户为追求稻米高产,选种各有不同。这导致南陵大米始终缺少一个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大品牌。近年来,政府推行“随行就市”政策,为企业和农户之间打通定点交易,实现生产加工小循环,带动产业链整体受益,推动南陵大米品牌建设,实现全县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

不同于东北五常大米,南陵大米以其独特的“一稻一红花”绿色种植模式闻名。为延续这种独特种植模式,政府给予农户紫云英种植补贴,鼓励农户聚焦长远发展,利在千秋。同时,紫云英盛花期颇为壮观,赏心悦目。大片大片的浅紫漾着光华,寓意着幸福的紫云英给游客带来美好体验。政府借此发展旅游业,将弋江镇打造成紫云英特色小镇,吸引游客,让更多的人了解南陵大米的种植发展,打造南陵大米特色品牌。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稻阻且长,不忘初心共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认真聆听发展历程。安徽大学生网通讯员 周芷怡 供图

不忘本心,追求实践创新

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企业家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从一个小米厂到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张文平先生奋斗了三十多年。经历了三次搬迁、五次买地,金穗米业发展的艰辛可见一斑。而这其中始终不变的,是诚信。“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张文平先生这样告诉团队成员。诚信是金穗米业的金招牌,也是“文平”品牌创立的初心。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稻阻且长,不忘初心共发展

图为张文平先生与队员分享经历。安徽大学生网通讯员 周芷怡 供图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业也陆续引入自动化设备。在张文平先生的带领介绍下,团队成员实地参观了大米加工、去石、筛选、磁选、储存、抛光、干燥、自动化传送等机器生产线。不仅如此,金穗米业也承包公路货物配货代理、仓储服务、装卸搬运工作,为企业进入更广阔的市场提供条件。今年张文平先生申报了仓库低温改造及大米车间提升改造项目。“目前南陵地区还未引入低温改造技术,我希望通过技术革新延长大米保质期,实现企业创新发展。”张文平先生行程万里,不忘本心,紧跟时代,致力创新,是南陵大米数个创业者的缩影,彰显了新时代的创业精神。

众志成城,携手共赴未来

南陵大米现在的发展离不开基层农户与合作社的努力。小红合作社成立至今,已有十一年之久。当时农村土地垦荒多,农业发展成本虽低,但收益并不乐观。俞小红先生抓住机遇,联合其他农户承办土地,建立了小红合作社。由于规模较大,管理经验不足,小红合作社成立初期一度处于亏损状态。随后在与巢湖、当涂等地合作社的交流中学习管理经验,不断摸索发展模式,合作社的发展日渐好转。

参与农药技术培训、学习机械化操作、改进农田技术,俞小红先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不断探索中带领合作社越办越好。2018年,小红合作社与无人机公司开展合作。“我们流转了近4500亩水稻,涉及农户近一千户,通过无人机技术播种、育肥,不仅解决了传统人工播种用量不精准、播撒不均匀的难题,更重要的是成本低、效益高。”俞小红先生告诉团队成员。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智慧农业的普及提供了条件。一路走来虽磕磕绊绊,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小红合作社的发展,解放了尹塘村剩余劳动力,推动了就业扶贫。乡村振兴的愿景并不模糊,就存在于那些敢于尝试,不畏征途的实际行动中。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稻阻且长,不忘初心共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与农户交流。安徽大学生网通讯员 周芷怡 供图

南陵大米的发展历经波折,如今大部分大米从业者年事已高,政府鼓励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将南陵大米这一品牌继承发展下去。每一份伟大的成就,无不立足于平凡的岗位和工作。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