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浩浩匠人心,揽潮州文化之传承

社会实践 时间:2022-07-19 21:48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
[导读]为了完善对潮州花灯的认知,并深入了解传统花灯,合肥工业大学赴广东潮州灯笼文化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8日前往潮州市湘桥区进行采访。

为了完善对潮州花灯的认知,并深入了解传统花灯,合肥工业大学“赴广东潮州灯笼文化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8日前往潮州市湘桥区进行采访。团队走进大师家中,了解潮州花灯的前世今生,感受传统花灯的历史感。

邂逅传统灯笼,探究文化内涵

传统灯笼,是早些年间潮汕地区人民普遍使用的灯笼种类。

编制一个竹灯笼,从劈竹条开始。黄秋权大师会花费3-4个小时来制作等细等长的竹条,取竹条数条,用2-3个小时编制出灯笼身的大致轮廓,再以竹条编制灯笼顶,糊上油纸,毛笔蘸取红墨水,落笔于油纸表面,待风干后再次写字,重复三次,才能将字彻底留在油纸上,完成陈色的目的,再用毛刷将檀油均匀地覆上竹灯笼的整个表面,晾晒两至三天后再次刷油,直到风干为止。

“我已经是第十一代传人了,想一直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谈及潮州传统灯笼的传承时,黄秋权大师说道。“现在我做的灯笼大多是一户人家定制的,这也算是我这么多年累积起来的口碑的体现吧。”他又说道。

不同造型的灯笼在用法上也有讲究。冬瓜型是普通人家用的,葫芦型是旧时官府士兵巡查时用的灯笼,圆形的一般挂在祠庙门前等等。传统灯笼上的文字也是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大师撰写上不同的文字或话语,例如,如果灯笼用于祠堂,那么灯笼上的文字就是家族姓氏或者是“千字万孙”、“长命富贵”这一类祝福的话语;如果用于喜事,那么一般是较简单的“囍”字等等。潮州地区具有很强并且独特的地方特色,不同场合对灯笼有着严格的要求。

图为黄秋权大师的一些优秀手工艺品。 图 葛俊杰

体验制作工艺,赓续匠心精神

传统灯笼是自唐朝开始便有了,古代社会生活需要灯笼,灯笼的用途也很广,不仅用于红白喜事,宗族祠堂也用于日常的照明。

“花灯的最开始部分是最困难的,传统花灯也有它一定的规矩。”黄秋权大师说道。

现代花灯的意义大多是表达喜庆和欢快,而传统花灯更多的用于宗庙门楼,需求大,但因工序繁杂,机器无法替代手工,导致制作周期长,花灯产量较少。

为了让团队成员更清楚地明白传统灯笼的制作工艺,黄秋权大师现场展示了编织灯笼主胚的步骤,团队成员细心观察,认真学习大师的动作,并对疑惑的地方提出了相关的问题,大师耐心地回答了团队成员并给予了悉心的指导。

工艺分为“工”和“艺”,“工”是功夫,“艺”是艺术,功夫和艺术都是需要时间沉淀的,在一次一次制作花灯中累积经验,才能成就更高的质量。传统灯笼在发展历程中始终遵守着自己一定的规矩,老手艺者用自己的双手将潮州风俗文化编入灯笼中,用灯笼的微光点亮寻非遗之路。

图为黄秋权大师在带着团队成员进行传统花灯的编制,详细讲解制作的工艺。图 葛俊杰

持续传递薪火,勇担传承重任

黄秋权大师是黄合利号第十一代传人,从小跟着父亲和祖父学习灯笼制作,得益于父亲的严厉教导,黄秋权大师初中时就能把灯笼制作得有模有样。毕业后,他继承家业,全面接过父亲的担子,成为祖传黄合利号新一任掌门人。

“作为老字号,我有责任保存并遵守祖辈留下来的规矩。”在谈及家族传承方面时,大师郑重地说道。经过将近四十五年的学习与努力,黄秋权大师的技艺变得越来越高超。

潮州花灯在国家花灯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盏好的花灯从构思到制作无不倾注了大师们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制作传统花灯讲究熟能生巧,对耐心要求极高,制作工序层层紧扣,每一层工序都不可轻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黄秋权大师一遍又一遍强调。“潮州花灯原来有传内不传外的规矩,但因为潮州花灯的现状而改变,我们这个灯笼是纯手工的,不是机器生产的,现在年轻人太讲究效率,沉不下心来做这个东西。”当谈及竹制灯笼的现状时,黄秋权大师说道。

随着政府对潮州花灯这门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的逐渐重视,潮州花灯正逐渐被更多的人所了解,这对潮州花灯的推广与宣传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在发挥我们创新思路的同时,也应该抓住核心,将最根本的部分传承下去。

图为黄秋权大师在向我们讲解他多年来做花灯的一些困难以及收获。 图 葛俊杰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