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合肥工大学子三下乡:采访航天科研团队,发扬中国航天精神

社会实践 时间:2022-07-19 15:00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
[导读]7月14日,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学院赴酒泉南京西安绵阳载人航天精神探寻发展成就观察团于合肥工业大学科技楼、格物楼采访天问一号课题研发团队成员。

       安徽大学生网合肥7月14日电(通讯员 王凯阳 赵恺宸 李瑞琪)岁月无情,信函有意;科学无界,信仰有期。一封感谢信,无言,却承载着合肥工业大学在“天问一号”研制过程中的卓越贡献;这封感谢信,有情,也蕴含着代代航天人默默守望的航天强国梦。

       7月14日上午9时,来到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聆听精度理论工程中心夏豪杰院长团队成员张进教授讲述他在“天问一号”课题研发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图为采访张进教授。安徽大学生网通讯员 李瑞琪 摄

       几何量测量一直是困扰火星探测工程的难题。为保障火星探测工程的顺利实施,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精度理论及应用工程中心科研团队凭借其在高精度几何量测量及误差补偿领域的长期研究积累,攻克了现场超大空间标定、双轴动云台三维视觉测量与误差补偿等关键技术,解决了地面综合试验中超大空间高精度位姿测量难题。

图为实验室仪器。安徽大学生网通讯员 赵恺宸 摄

       在会议室中,张进教授分享良多,从科研攻关到走访交流,从课业学习到课余生活。当问到张进教授科研生活经历时,张进教授嘴唇微颤,眼神穿梭在记忆长河之中,忽然,眼睛一亮,缓缓说道:"在科研攻关时期,因为课题时间紧、任务重,往往要工作至通宵,偶尔半夜结束手中的工作准备回家休息时,却发现被锁在实验楼里,只能翻墙头出去。"说罢,又笑着摆了摆手。

        在采访过程中,张进教授多次提及费业泰先生的名字。费业泰先生是我国现代精度理论及工程应用的奠基人,同时也是合肥工业大学仪器学科的创始人。在张进教授的描述中,作为上一辈的科研工作者,费先生一直是他在精神上和工作上的导师。在谈及费业泰先生的时候,张进教授的眼神里充满怀念。

        接近尾声时,张进教授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寄语:大学生的发展应该融入到国家的发展需要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生的价值最大化。

        当还沉浸于上午张进教授的丰富经历时,时间未曾打过招呼,已不经意间来到下午,内心又是期许,期许下午的精彩采访。下午,有幸采访到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真空技术团队中的毕海林老师与张兵老师,该团队提供的跨流态内外环境仿真设计保证了探测器安全着陆、正常巡视工作,对“天问一号”的圆满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采访过程中,当提及到王旭迪老师团队在技术攻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毕海林老师长叹一口气,犀利的眼神穿过岁月的时空,仿佛又回到那段时期,倏尔,又目光坚定,神情凝重地讲到:火星探测器所处环境真空度非常高,控制压差又按一定速率变化,需要仿真预测,而时间紧,任务重,只能加班,另外烘烤真空装置过程中需要24小时不间断,团队成员轮流坚守,几天下来,大家都身心俱疲,虽然累,但很满足。短短几句,无一不是对科研的热情,对航天梦的执着,对信仰的坚守。

        此外,当被问到该项技术的国外现状时,张兵老师道出:科学无国界,但技术有国界,该项技术国外肯定已有,但不会共享,这就需要自己研发,研发属于中国自己的技术,让我国跻身世界前列,并最终引领世界。是的,这一番肺腑之言,当时便为之动容,心潮澎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守望,突破技术难关,打破技术壁垒,需要薪火相传,需要代代接力。

图为与毕海林老师和张兵老师合影。安徽大学生网通讯员 李瑞琪 摄

        采访后,两位老师带领团队参观了实验室,并细心讲解模拟真空装置各个零件,为了更好的理解,还为大家传授动力学等相关知识,虽一知半解,却向往未知领域,在老师深邃的目光中,大家看到了他们的信仰,他们看到了未来,这一刹那,两代人都在期许,期许一个属于自己的精彩时代。

        路上,我们相视而笑,凝望远方,夕阳渐逝,暮色将至,但我们坚信,明天的日光定不逊色于今日,目光亦在延伸,比肩昨日,期许明朝。

图为感谢信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