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支教阜阳,“责任就在肩上”

社会实践 时间:2022-07-12 15:11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
[导读]正如苍挺繁茂的树木总是将根深深扎入大地,7月4日,安徽师范大学“红烛行动”爱心支教团队前往阜阳颍上县六十铺镇镇中心校,进行为期21天的支教活动。

正如苍挺繁茂的树木总是将根深深扎入大地,7月4日,安徽师范大学“红烛行动”爱心支教团队前往阜阳颍上县六十铺镇镇中心校,进行为期21天的支教活动。在此次支教活动中,始终牢记“爱心绽放颍上,红烛点亮梦想”的初心,主动承担责任,坚定“支教为爱”的理想信念,为了不留遗憾而积极投身支教活动中。

疫情防控不能放松。为了响应防疫政策,我们带孩子们进行了核酸检测。托尔斯泰曾说“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经过几天的相处,孩子们一反之前难以管教的状态,十分配合我们的工作。看这里,我不禁感慨这里孩子心思的善良和细腻,很庆幸我们能够将来自安徽师大的温度传递到颍上,也很庆幸我们团队的爱与热情能够传递到孩子们的内心。

孩子们能带来的惊喜绝不止一次。有次,在给孩子们上作业辅导课时,为了激发孩子们的课堂兴趣,我尝试着引导孩子们主动上台讲习题,本以为孩子们对这种活动没什么兴趣,但是有一些孩子总会试着举起小手,回答问题。看到他们尝试突破自我,回答问题,我也成就感满满。我讲的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句“太守之乐其乐也”,或许我在不知不觉中也“支教之乐其乐也”了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人们一谈到老师,就会想到教育。而“什么是教育?”,我觉得教育需要分成“教”和“育”两个字去解释,“教”是传授知识,“育”是培育养育,这两者缺少一个,彼此的意义将无法完整。牛顿说过“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实“教”也是这样。从古至今,像李谧、达芬奇、项羽这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子不再少数,我们老师的任务就是竭尽所能燃烧自己的价值,将自己的价值化作培育孩子们成长的肥料,帮助孩子们茁壮成长,从而达到“育”的目的。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这首唱响全国的歌,唱出了我们很多青年的心声。进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我们有闯劲、有锐气、有担当。回望我们团队来时的路,想起我们支教中挥洒的汗水,我们正在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我们的青春誓言,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担负起肩上的责任。

初到这里,面对一位突然出现的陌生人,孩子们不免有些怯生生的,不敢跟我打招呼。不过,相处得久了,孩子们逐渐展现出热情的一面,越来越多的孩子敢主动给我打招呼。有时,即使不是迎面走来,看见的是背影,他们也要远远地对我喊声“老师好”。慢慢地,我逐渐感受到了这一声声“老师”背后的责任感。这份责任感催促着我不断坚定向前。

“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对孩子们来说,我们或许只是他们人生中匆匆过客。即使如此,我们整个团队依然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用满怀的热情的积极面貌,投身其中,保持对教育的热爱,成为孩子们遨游知识海洋的好向导。这样,才不负孩子们的信任,才不负那一声声“老师”。

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我们“红烛”团队只是众多青年中的一小部分。团队每个人的力量虽然微小,但我们相信“积水成渊,聚沙成塔”的力量。时间虽短,但责任就在我们肩上,除了前行,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可能会感到劳累,但看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心中所有的阴霾顷刻间便荡然无存,天空重新恢复明亮,没有一丝瑕疵。

课间孩子们问老师题目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