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探究苏轼词中的自然美

文学读书 时间:2021-12-30 21:21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
[导读]每当提及苏轼,我们总会为他豪放的胸襟和淑世的情怀所打动。本文将通过对于苏轼生平经历的探索和对苏轼作品的研究来感受苏轼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自然美。

探究苏轼词中的自然美

一、引言

自然一词,是不勉强,不干预,是自由发展的意思。自然作为一个哲学名词,最开始出现是在六朝隋唐时期的佛教与道教之间的争论。自然作为一种审美境界,可以用来形容“道”、形容万物的状态,代表世间万物最本真的样子。道家自古就有“道法自然”的主张,佛教的“因缘”论也带有顺其自然的意味。而谈到文学创作当中的“自然美”,强调的是一种质朴纯洁,不进行过度雕琢的写作风格,正如李白的诗中所提到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这种清新脱俗。自古以来,文人尤其喜爱从自然界的万千风光中去探索人生的哲理,总有描写自然的经典词句在数千年的历史浪潮中传承至今,依然让今天的读者心旷神怡,我们对于素朴的纯真的自然之美的热爱从未改变。

二、自然美来自用心描摹的自然之景

苏轼重视自然之真,强调诗文的作品创作需要“得自然之数”,这便是说文人应当依照自然规律去进行诗词创作,达到真正的“文理自然”。他提出“书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审美思想,在《书吴道子画后》中苏轼直接引入了“自然之数”、“逆来顺往”的观念,探究吴道子在极尽法度之中又能够赋予新意的艺术特色。他在文章里说到“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苏轼赞扬了吴道子作画不拘泥于事物表面的形态,通过细致观察事物本来的面貌,从而能够超然物外自由挥洒笔墨的创作态度。苏轼非常重视事物外表的真实是否能够符合自然的客观存在的真实,这就是苏轼所谓的“自然之数”。苏轼的自然艺术指的是经过长期的集中和有意的训练,高度掌握了一系列模式化的写作技巧或者思维方式之后,文人回归到一种不再需要仔细思考可以直接进行创作的行云流水状态。苏轼认为,“平淡”的美学风格是掌握了最为高超的文艺技巧之后对自然的回归。他对内在自然的回归同时也是对客观自然的退却,这种对于“自然”概念的强调正反映了北宋时期文学创作主要类型中个人主义和返璞归真的趋势。

苏轼作品中的自然美,不是盲目地再现客观的自然景色,而是从自然的基本规律出发进行艺术创作,用自然的眼睛去观察、去捕捉、去欣赏一切自然的,可以用来获得愉悦、聊以慰藉的形象和心境,然后用真理去体会它,感悟成字,以情为词。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写江水,写月亮,开篇便营造了一个恢宏壮阔的历史背景,将历史比做眼前滔滔不绝的江水,让读者对这汹涌澎湃的自然风光叹为观止的同时,也被壮丽词句带入关于历史的沉思当中,使读者开始向往风流人物的英勇气概。“乱石穿空,惊涛怕岸,卷起千堆雪”一句,将浩瀚的白浪比做雪白的浪花,以具体的形象造就一种亲眼见到海浪翻腾的壮阔景象的感觉,陡峭的石壁直穿云霄,汹涌的浪潮铺天盖地,使人如同身临其境,心胸也因这惊涛骇浪而陡然间壮阔起来。诗人寥寥几笔,便将这宏伟江山的一角生动形象地铺展在我们眼前,带来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最后的尾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将悠长的江水、孤寂的月亮和失意的诗人交融在一起,凸显了深远的意境,从而把词人愁苦郁闷的感觉推到了极致。这种美妙而神圣的艺术境界是苏轼创作的自然之美的又一体现。

苏轼的诗作主题多样,内容丰富。“空”和“静”的哲学思想,使苏轼能够将未曾观察到的主题纳入诗中,并对其进行剪裁和提炼。他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看待世界上的一切,一切都可以成为他审美体验的对象和丰富的诗歌素材。后人评价他的诗“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他在《永遇乐》里写杨花,“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借用了白居易的“花非花,雾非雾”一句,将杨花也就是诗中常有的柳絮意象随风飘零的意境表现出来,人们总是喜欢开得灿烂似锦的繁花,谁会去在意无声无息的柳絮呢?“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运用了柳絮漂流入水化为浮萍的典故,杨花的轻柔多情,成为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们寄托哀思与离愁的信物,“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飘散如雨的杨花,随风而去的杨花,无处可栖的杨花,正如被贬在外,漂泊不能自主的诗人一样,唯有将心事寄予这自然之景,杨花无言,却给诗人提供了内心的归宿。

三、自然美在于不加雕饰的写作手法

作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苏轼在诗文创作中也倡导“凡诗文无论平奇浓淡,总以自然为贵”的文学思想。苏轼的一生广学兼容。他坚持以儒家的进取思想来积极入世,为天下的海晏河清而奋斗;在遭遇苦难,历尽艰辛之时,他又吸收佛道两家的“无常”“性空”等观念,用豁达的心态从容去面对人生的低谷。他提出了“道艺两进”的文学思想,将对道的追求践行终身,由此来得到诗意境界的提升。苏轼将道看作“大全之存在”,由此提出了“诗文创作要随物赋形,妙进形理”的文学主张,即诗人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塑造客观事物的形象,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和雕琢。他用水来比喻文章,因为水的流动就如同诗人写作的思维一样自由,“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止”,要根据所看到的情形状况来选取最贴切的描写,来反映事物本来的样子,来刻画事物的自然之美。他强调艺术的法度,又指出写作必须要超越法度,从而甄于自由的境界。苏轼的写作往往在流转多变中贯穿着他创新求奇的艺术追求。外在的自然景物与作者的审美情趣相互统一,作者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与外在的景物相结合,这也是苏轼“物我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体现。

苏轼的诗歌具有有“求物之妙”的艺术追求,他往往能抓住事物的独有的特点来描绘事物的本质和属性,突出了事物所蕴含的“理”。“求物之妙”还表现在苏轼善于通过描写千变万化的景物来表现事物瞬息万变的变化过程,他的写景作品往往充满了动态美。苏轼在写词上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改变了柳永词的世俗风韵,大大提升了宋词的风格和意境,这既有观念技巧上的飞跃,也来自于他文学作品中个人人格的高尚和精神境界的自由高扬。他在《定风波》中写了一场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山雨欲来,同行皆狼狈,而词人依靠竹杖芒鞋,对待雨天一如晴天,一蓑烟雨罢了,不过是生命中的一点特殊点缀。料峭的春风携着春雨的寒意迎面扑来,反倒更能让人清醒,雨后的斜阳也更加的美丽动人。不需要刻意的描摹和华丽辞藻的堆砌,简单词句便在读者面前勾勒出一幅简洁又富有意境的竹林春雨图,将无形之雨通过穿林打叶的声音展现在读者面前,自然而然地使读者体会到春雨微微的凉意。自然也是阴晴不定,总有下雨的时候,那么人生的风雨又何须去惧怕什么,都是生命的常态而已,只要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怎样的风雨都不能阻挡你的脚步,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具有明显的“以诗为词”的倾向,在词的传统题材、艺术风格和写作技巧上都做出了很大突破。苏轼的词和他的诗歌一样,包含着广泛的主题和多样的情感,这大大丰富了词体的表达和写作空间。在过往的词人被男欢女爱,歌舞筵席的宫廷风所束缚之时,苏轼开始用词来表达内心的胸怀抱负和人生际遇,他写江河的辽阔,写建功立业的雄心,也写人生如梦的惆怅。他在《水调歌头》小序里写兼怀子由,望月怀人,在看到青天明月的时候,他想到了“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又有多久没有见过同胞手足了呢?在厌恶官场,想要乘风归去之时,又担心“高处不胜寒”朝廷已有这么多的争端和黑暗,又何必再追求什么高位富贵呢?风吹动天际的云映在明月上的影子仿佛在翩翩起舞,月光转过朱阁,低照绮户,洒在每一个难眠的文人心上。这首词既是咏月,也是怀人,构思奇拔,将现实的月亮与想象中的天宫结合到一起,表达了对亲人的浓浓思念和对未来的积极祈盼,不加雕琢,空灵飘逸,是为咏月之绝唱。

四、自然美包含旷达从容的情感本真

苏轼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佛学“渐修”与“开悟”、“文字禅”等等思想观念在宋代非常流行。在宋代,“自然”一词主要是指艺术家无意中的心灵表达,而佛教也是塑造这种人格模式的思想资源之一。苏轼经常用这些理论来解释艺术创作中“人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佛学的“开悟”是一种从束缚中解脱出来,进入思维完全自由的清明状态。然而,在“开悟”之前,一个写作者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所有的修行手段都是为了方便从有限到无限的飞跃。“渐修”是关于技巧不断的训练,而“开悟”则是一种自然性的必要飞跃。自然的审美表面不仅需要刻意的、持续的、艰苦的练习,还需要在创造的那一刻将自己带入忘我的境界。苏轼在进行诗词创作的过程中往往达到一种自然的物我两忘的境界,全身心的与自然交流。

苏轼年少时一心投入政治的洪流,想要通过个人的努力救济天下为百姓谋福祉。后遇上乌台诗案背上莫须有的罪名惨遭贬官。第一次贬谪黄州,他说:“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第二次贬谪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第三次贬谪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三次贬谪,一次比一次更荒僻险远,而苏轼却始终从容自若,写词赋诗都带有一种平淡自然的意蕴。“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我们都希望可以不必徘徊,不必恐惧,不必担心,一切都不会让我们如此疲惫,但命运总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变故。谁都会怀旧,谁都会思乡,但一味的郁闷苦恼,并不能改变什么。昨日已逝,不可追寻。我们无法改变命运的不公,与其盲目地怀念过去,不如珍惜现在。苏轼便是如此,既可以享受命运的馈赠,也可以承受命运的打击,无论境遇好坏都可以当做生活中的风景。不论在何种处境下,他都始终保持着自然的天性和本真,这大概就是苏轼的魅力所在。

在读苏轼的作品时感受到的“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的态度,感受到的那种放任自然、豁达乐观的胸怀便是苏轼天性的自然流露。苏轼近四十年的官宦生涯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里是在贬谪的经历中度过的,饱尝宦海沉浮之苦。然而他处之坦然,将对人生的感悟体察都写进词里聊以慰藉。他在遭遇政治挫折被贬黄州时写下了一篇《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两句通过“缺月”“疏桐”的意象将静夜的凄凉展现得淋漓尽致。“谁见”两句表明了诗人贬谪他乡孤身一人孑然一身的孤寂,幽人在夜里独自徘徊,唯有天际飘渺的孤鸿只影为伴,更加渲染了凄清的氛围。通过对于静夜的自然之景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里凄寂的黑夜。“拣尽寒枝不肯栖”表面上写的是缥缈的孤鸿,实际也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他以孤鸿自喻,既写内心的孤寂,又写品行的孤傲,不愿与世俗的官场同流合污,宁肯宿在寂寞冰冷的沙洲,宁肯被贬至偏远的荒芜。通过对自然的感受表达了对于自身的思考,对于自我的反思,于琐事中抒发心定而坦然的人生态度。

苏轼经历了一次“乌台诗案”,在思考了人生,体验了生死之后,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生的真谛。黄州让他远离了政治斗争和仇敌的暗算。拥抱悠闲的田园生活,和平静的自然万物共处,与心地善良的友人携手并进。他耕种东坡,自酿美酒,烹制佳肴,山水相依,饮酒作诗,生活得无忧无虑。贬谪的遭遇也给了他和自然亲近的机会,他曾经感叹世事不过一场大梦,人生又有几度秋凉。在山水田园间他又找回了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贬官并没有剥夺他的一切,不过是人生中一段小小的转折而已,不需要整日为公文所扰,忘却营营,投身山水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不失为一种自由潇洒的人生。他将心灵的痛苦和失意的喟叹尽情丢在静谧美好的自然界中,保留一份内心的宁静和旷达,以自然为友,守自然之心,方才创作出了诸多流传已久的蕴含哲理意味和自然之美的经典诗篇。

苏轼一生饱经磨难,却不论在何种处境下都能处变不惊,始终乐观通达。他旷达乐观的豪迈,天性使然的纯真,使得他的创作带有不经雕琢浑然天成的意境,跃然纸上的诗情画意,处处都表现出了自然之美。他几度贬谪的坎坷,辗转奔波的落魄,使得他更能领悟自然的乐趣,更能领悟人生的真谛。从生活的实际出发,他对客观现实世界持有严肃而宽广的胸怀,带着自然的眼光看待世界。因此,他能够创造出许许多多体现着自然之美的诗篇,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

参考文献:

①孙亚东.论苏轼诗中自然美[J].青年文学家,2012,(02):29.

②徐国华.苏轼诗词的自然美[J].文存阅刊,2018,(04):9+5.

③骆霞.论苏轼诗的自然美[J].文学教育(上),2008,(07):134-135.

④李高君.苏轼对自然美的情感寄托[J].益阳师专学报,2000,(02):17-19.

安徽农业大学 18汉语言文学专业 郝丁香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关键词: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