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非遗源千古,技艺永流传——滁州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 时间:2021-08-08 19:44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
[导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结晶,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自信。为了传承非遗文化,探寻技艺类非遗传承影响因素

非遗源千古 技艺永流传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通讯员:张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结晶,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自信。为了传承非遗文化,探寻技艺类非遗传承影响因素,2021年8月2日至8月9日,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专题地图分析及马鞍山实践小分队”在结合疫情防控工作情况下,全体成员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调研与走访相结合方法,对滁州、宿州、马鞍山等地围绕“非遗源千古,技艺永流传”的主题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由于适应疫情防控需要,各成员未能共同前往原实践地点安徽省马鞍山市进行实践活动,小组成员为能圆满完成此次实践活动,积极与指导老师进行探讨协商后,采取就地调研、数据统计以及统计分析等方法,在与指导老师明确最新主题方案后,队长吴雅洁对后期实践开展进行部署和规划。

       (图为指导老师尹乐提供指导意见 吴雅洁供图)

2021年8月2日,全体成员在开展具体实践前开展了线上“会晤”,队长吴雅洁提醒全体成员在进行调研问卷及采访时所须注意事项,注意开展工作时的疫情防护工作以及开展途中文明礼貌、行为规范。随后,小组成员就“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因素调研”进行讨论分析,并分配各位成员工作安排,调研走访分为两大项三模块,包括问卷调查和录音访谈,由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小组成员就近在滁州、宿州、马鞍山进行。

(图为小组成员线上讨论  谢慧慧供图)

2021年8月3日,小组成员在疫情防护下进行调研走访,队长吴雅洁在宿州街区、商铺等地进行;组员张帆在滁州广场、门店等地进行;组员许进毅在马鞍山市区、住区等地进行调研及走访,访问当地民众、游客,受众之广表现出信息数据的广泛性,客观性;小组成员用纸质问卷随机对当地居民进行调查,并对问卷进行回收,方便后期进行数据分析;同样,小组成员根据访问提纲进行录音访问,以便对录音内容进行文字转换、电子存档及数据分析。

(图为小组成员进行调研走访 张帆、吴雅洁摄)

(一)传承非遗,青年有责

2021年8月4日,小组成员许进毅前往马鞍山市文化馆,该馆创建于1955年,经历了1971年重新修建后,40多年来的风雨和文化积淀,已经让这座文化馆成为马鞍山市地标。在馆内讲解员的讲解下,感悟百年非遗文化展现的历史风采,感受千百年来文化积累的文化底蕴,一件件独具匠心的手工艺品,一道道沁人心脾的制茶工序,在非遗文化传承人的讲解下,感受如今技艺类非遗文化传承的困境,很大部分技艺面临后继无人,段代的风险,这更是激发全体成员去探究非遗传承因素调研的热情。感受到青年一代的责任和担当,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图为马鞍山文化馆  许进毅摄)

(二)提笔为“刀”,梦寻非遗

2021年8月5日,小组成员利用在地理信息方面的知识、专业技能,对前些时间展开的调研走访、文化馆感受等线下实践,对调查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为此次专题地图分析提供了实践上直接经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凭空想象、主观臆断等唯心思想,始终坚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知乎、百度等官网渠道搜寻关于现存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及数量,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将Excel表格中的数据加载至所用的SurperMap、ArcGIS软件中,在利用属性表信息对非遗文化种类进行表示,采用标签化、分层设色法等以便表示不同地区非遗数量多少情况,最后在软件中利用地图直观特点对调研实践结果进行专题图展示。

(图为安徽非遗项目数据及初步专题图构想 张璐 供图)

(三)争做传人,责无旁贷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特定民族或群体的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从某种意义上,它的消亡意味着民族个性、民族特征的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通过口耳相传,因而常常是转瞬即逝的、不可再现的。一旦消亡或流失,在落后的记录手段和技术条件下,基本无法恢复或重现。

青年一代应该大有可为,通过对本次活动的进行新闻报道、网文刊登、视频专访等形式多方面进行宣传,使技艺类非遗受众更为广泛。为现代社会保护技艺类非遗文化提供借鉴。贡献出一份力量,让非遗文化熠熠生辉,永不陨落。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关键词: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