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资讯
热点话题 省内教育 国内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

蚌埠全面落实“双减” 优质课后服务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省内教育 时间:2021-08-03 11:01 点击: 来源:蚌埠市教育局
[导读]蚌埠市教育局将汇集推动教育评价改革具体情况于每月1日公开发布,欢迎关注。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学习贯彻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是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障。为进一步解决好教育评价改革这一重点攻坚任务,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营造科学评价的良好社会氛围,市教育局将汇集推动教育评价改革具体情况于每月1日公开发布,欢迎关注。

长期以来,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小学“三点半”放学现象,带来了家长因未到下班时间接孩子难问题,有的还因此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增加了过重校外负担,造成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可以有效解决家长接送难、孩子没地方去的问题;可以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空间,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更是有效减轻家长负担的重要举措。我市从改善民生、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出发,不断健全完善课后服务有关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截至目前,全市684所中小学已按要求规范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占中小学学校总数的76.2%;35.1万名中小学生在校参加课后服务,占中小学生总数的77.4%,呈现县区全覆盖、城乡同步开展、普惠性托管及个性化课程相结合等特点。

把好“顶层设计”关,为课后服务开展保驾护航。市教育局联合市人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于2019年印发《蚌埠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对课后服务原则、服务范围、服务时间、服务对象、方式与内容、保障措施等做出了明确要求。各县区结合区域特点与学生实际,积极出台本级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建立了县、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领导机制及学校主责、社会参与、家长支持的工作机制,确保课后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把好“服务内容”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充分发挥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着眼学生兴趣培养和教师课程研发提升制定课后服务内容。通过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提供,并充分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让学生享受到更多优质的课后服务资源。

把好“规范管理”关,推进课后服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我市将课后服务工作纳入省市教育发展目标考核体系,作为重要工作目标加强对县区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市教育局通过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开展“四不两直”专项暗访检查、市级调研等措施,加强对各县区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管理与指导,确保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严守底线,不触红线。

蚌埠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典型案例

禹会区:课后服务将家长的“操心事”变成了“暖心事”

结合本区实际,围绕政府兜稳底、学校具体办、教师合理取酬、家长放下心、学生有收获等制定并印发课后服务工作方案,目前已开发15大类,40余门个性课程。

保障,让权益最大化。课后服务产生的人员劳务补贴、水电费等开支,以政府财政补贴、学校支持、家长合理分担运行为基础,课程所需器材配备等支出由财政专项资金予以保障。通过培育校内教师、挖掘退休教师、引进校外专家,逐步形成多元化师资队伍,开展相关培训30余场。

规范,让管理更有实招。将课后服务管理纳入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区教体局定期逐校对台账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规范课程管理,学校每天课后服务时间不少于2课时,按照每课时不高于2元的标准由家长委员会代收,各校按学期结算,期末按实际发生的课时数核算收费金额。纳入校园安全管理体系,责任到人,闭环运行。

引入,让服务更具实效。在城区10所小学试点引进社会资源参与课后服务,利用社会力量补充学校教育资源不足。搭建实践平台,共组织包括少儿编程、无人机等创新课程在内的12大类、39门课程,全区共有6所学校、近2200人参与其中。

蚌埠高新实验学校:实施延时课堂 打造幸福乐园

该校的“延时课堂”按照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原则开展教育活动,在组织孩子完成作业的同时,开展思想教育、特长培养等各项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周一、周四开设特长培养课程,周二、周五开设作业辅导课程。作业辅导课程主要由各学科任课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完成当天的家庭作业,帮助学生解答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疑问,确保学生回家后没有书面作业,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特长培养课程分别设立了国学学院、智慧学院、国际学院、艺术学院、生命学院、科技学院等共六个学院,书法、英语口语、声乐、竹竿舞、信息技术、思维训练等多门课程。“延时课堂”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校园生机、活力和魅力的重要体现,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

一实校城南校区:用情沟通 用心服务。

健全制度,明确职责。学校成立课后延时服务领导小组,制定《课后服务工作方案》,明确教师参加课后服务工作的职责及管理办法,在每学期开始首先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细致介绍课后服务的时间、内容等家长关心的问题。

遵循自愿,服务透明。本着“自愿参加”原则,有需求的家长提出申请,学校统一组织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延时服务费用由家长委员会代收代支,全部用于教师劳务费用,学校不留存不截取任何费用。学校每学期结束均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通报资金使用情况。

科学安排,安全管理。延时服务时长弹性设计,设置春季和秋季两种课时,每周周一至周四放学后开展延时服务。坚持以活动、自主阅读、作业辅导、团队活动等为主,落实严禁上新课的规定,帮助学生尽可能在学校完成书面作业,缓解家长教育孩子的压力和焦虑。针对一二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将每周三的延时服务内容设置为综合学科活动,让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身体素质得到培养。

强化管理,完善服务。开展课后服务期间,学校进行巡课检查和班级评比,提醒督促教师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积极利用校门口的大屏播放各班进行延时服务工作场景,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表现和成长。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关键词: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