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安徽师范大学学子”青春三下乡“:实地调研助力乡村振兴

社会实践 时间:2021-07-21 10:43 点击: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导读]7月13日,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乡村振兴团队市区组前往芜湖市赭山公园、滨江公园以及大学城周边等地,就返乡再就业意愿等层面收集意见、建议。

7月13日,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关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芜湖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市区组(以下简称”乡村振兴团队市区组“)前往芜湖市赭山公园、滨江公园以及大学城周边等地,就返乡再就业意愿、政策了解深度、乡村整体印象、战略主体参与广度等层面收集芜湖县市辖区内50~70年龄段人群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建议,为战略实施中社会主体参与建构了新的问卷数据网络。

限制因素众多 返乡意愿不强

乡村振兴团队市区组队员就返乡再就业意愿实地采访了一位正在晨练的芜湖本地奶奶,奶奶表示:“我们老了,现在已经成了‘兔子尾巴’了,体力也比不上年轻小伙子了,如果返乡再就业的话,还是不太能跟得上的。”奶奶强调自己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口的返乡创业限制因素太多,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此外,据乡村振兴团队市区组了解,该年龄段大多数老年人的返乡意愿受到年龄体力、生活习惯、医疗保障、房价、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认为返乡创业更适合年轻人,尤其处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乡村发展前景好,未来乡村会有更多工作岗位的人才需要。

图为乡村振兴团队市区组队员采访老人。团队成员 朱超 摄

关注医疗保障 改善民生健康

针对老年人口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的乡村印象的问题,超市中一位正在购物的奶奶告诉队员:“我老家就是农村的,现在政策实施得好了,我在农村也能及时看上病、吃上药。”医疗保障问题是老年人口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基本成为老年人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带来显著变化的第一印象。医疗设备和保障基本健康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备,让乡村广大老百姓也能享受到“振兴之便”,真正让每一位人民看到国家宏观政策带来的显著变化。

同时,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也成为老年人关注的重要变化。乡村振兴战略市区组从调查数据中了解到,基本上所有的老年人口都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民生健康有了保障和提升。乡村厕所的翻新修建、沟渠、水坝的集中净化与治理等等措施都使得乡村的生态环境逐步变好,逐渐使得人民生活有了“质”的提高,并让其点对点、面对面地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变化,吸引其参与其中。

图为乡村振兴团队市区组队员采访正在超市中购物的老人。团队成员 朱若林 摄

呼吁重视企业 增强民众参与

随后,乡村振兴团队来到滨江公园等地,在那里,队员们采访到一位已退休的企业员工。问及他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看法,他告诉队员们,乡村振兴也要关注企业员工的权益,乡村中一些企业同样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主体,希望一些乡镇企业可以有更多政策帮扶,让它们有力可出、有事可做。

老年人口希望参与乡村振兴战略,让精神想象变成实际作为,要求在系列活动中增强其参与感。例如”文明乡镇“创建,该活动是人民共同参与、集体创造的,是百姓的手“挣”出来的,希望从各个角度加强对百姓作用的宣传和鼓励,从而让百姓对乡村振兴这个大战略不断有主体愿意参与,创造更大成果,建设更美乡村。

战略路径广阔 多维参与活动

团队通过实地调研、问卷意见收集,并在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老年人群体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要一环,老年人是否愿意参与、助力乡村振兴,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效用。老年人口作为有丰富人生经验、工作经验的独立的“人”,可以通过经验复制的方法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与此同时,解决好老年人口的医疗保障困惑、经济生活支撑以及社会基础设施完善等问题,也是激发老年人主体参与积极性的重要方式。“只要建设有需要,我依旧愿意往前冲。”一位正在锻炼的奶奶说到。

图为乡村振兴团队市区组队员同公园中的爷爷打羽毛球。团队成员 陶菲 摄

乡村振兴要激发多维主体参与,让老年人口“质”的经验要素广泛应用起来助力乡村建设,并使其更切身、更深入地体会到、享受到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带来的变化与红利,要让“兔子尾巴”真正变成“开刃之剑”。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