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安财学子在凤阳:溯源历史文明,传承时代精神

社会实践 时间:2021-02-22 14:43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
[导读]1月5日,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社会实践五谷丰登队前往凤阳县博物馆学习淮河沿岸的文明,并在线上集体云参观大包干纪念馆,学习小岗村的改革精神。溯源历史文明,传承时代精神。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通过自身劳动和开发智慧,摆脱贫苦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从未停歇,为了更好的了解凤阳县的历史文化背景,学习古人启迪生活智慧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精神,1月5日,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社会实践五谷丰登队前往凤阳县博物馆学习淮河沿岸的文明,并在线上集体云参观大包干纪念馆,学习小岗村的改革精神。溯源历史文明,传承时代精神。

    在凤阳县博物馆,实践队伍看到了精美的青铜编钟,硕大的淮河古象化石,钟离古国的刀光剑影,中都城的悠悠文明,从陶土、瓷器到青铜,金银器……在洁净的玻璃橱窗后,是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和故事,他们在淮河之畔出生和死亡,在江淮大地上缔造时代和王朝的血肉,为淮河流域安徽境域的文化起源和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

凤阳县博物馆讲解员王帅给团队介绍玉带

    在历史文化展厅,凤阳县博物馆讲解员王帅,孙颖带领实践小队梳理了历史脉络,参观了解到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在凤阳,凤凰是重要的图腾与象征,在二楼展厅,实践小队看到了凤凰主题的各种艺术创作作品,或威严或活泼,凤凰的各种形态在艺术大家的手中跃然纸上。

凤阳博物馆展出的凤画

    在实践中队伍还了解到,在紫禁城六百里诞辰之际,凤阳县博物馆有十一件宝贝去往北京故宫为紫禁城祝寿。在国家历史中展现了属于淮河流域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故宫博物院展出的明 凤纹滴水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统的才是潮流的。越来越多的国潮掀起中国时尚,成为无数青年的宠儿。传统文化的发扬不仅仅是要让符号化和民族化的文物代表和象征深入人心,更是要弘扬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精神。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动了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也得以让我们能够通过移动终端随心学习。通过对大包干纪念馆的云参观和线上实践学习,实践队员们了解了更多属于这个农村改革第一村的历史和故事。

    1979年1月,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队18个农民冒着极大的危险,“偷偷”将集体耕地承包到户,搞起了大包干。他们在一张纸上按了红指印,发誓“哪个因大包干进大牢,全村养活他一家。”邻村得知后,也模仿着悄悄干起了大包干。我国农村一场深刻的革命从此开始了。

1978年,小岗村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大包干”契约

    大包干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改革起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引发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目标的体制改革和创新。大包干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怕风险、敢闯敢干的精神,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精神。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大包干的历史功绩和精神动力将愈益显现。

实践队员线上集中学习观看大包干口述历史纪录片

    看完大包干历史纪录片,成员们对改革历史进程和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在历史进程中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勇气,一直是推动创新实践的重要前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普及,是由这18个红手印推动而来。现在的我们正立足于历史发展目标的重要交汇点之上,完成了全面脱贫的收官力作。如何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良好衔接是摆在现如今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改革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话题。虽然我们身处于象牙塔之中,但是社会的潮流拨动着每一个人,我们相信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对改革精神的感悟,我们也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去见证历史甚至助力未来!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