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关于网络语言暴力现象的研究

文学读书 时间:2021-01-21 13:02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
[导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语言的不断兴起以及网络社交的发达导致着网络语言暴力的滋生。文章从网络暴力产生的动机以及原因和影响以及危害这方面问题着手,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网络暴力产生的前提是互联网的发展,我国在1994年接入互联网,正式与世界互联网接轨。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四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所披露的数据来看,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 64.5%。网络在今天如此大规模的普及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受到互联网的巨大影响,人们开始变得依赖网络。网络作为一个巨大的开放的空间,言论在互联网这个平台得到了空前的自由,现实的言论监管对于互联网这种迅速的发展的平台无法进行精准的管理和迅速的监管。由此互联网滋生了很多言论违法行为,网络语言暴力也包含其中,甚至每天都在产生。

一、网络语言暴力的动机

  网络语言暴力指的是网络的信息交互功能不断的发展进步之后所产生的,它主要指的是互联网上的极端谩骂语言、人肉搜索、谣言等,这些行为会对这些语言暴力的接受者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甚至会影响到受害者的日常生活。

网络语言暴力的动机分为好几种,第一种是恶意中伤宣泄情绪型,第二种是道德审判型,第三种是跟风型网络暴力。

恶意中伤宣泄情绪型是一种典型的不良网络行为,是一种缺乏责任感的表现,他们依据互联网的隐私性为所欲为,肆意发泄自己心中的恶劣的情绪中伤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内心快感。这种类型是网络语言暴力的最严重的类型,是对互联网环境极其不利的一种行为。道德审判型网络暴力可能不是恶意的,一般是出自于自身的价值观所带来的一些社会责任感,他们在一些社会问题的评点上有时往往会造成一定的因语言过于犀利所导致的网络暴力。第三种跟风型网络暴力是指一件事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风潮,你周围的人都是这场网络暴力的参与者,为了合群而参与的这种网络暴力。

二、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

1.互联网自身的特性

互联网自身的开放性、匿名性、高度自由性和不限时空以及可以聚群的这些特性,都是网络语言暴力可以滋生的重要原因。在这种虚拟的网络空间,又具有匿名性,任何人都仿佛带上了面具,这种环境使得人们缺乏一种社会的责任感,语言暴力的成本很低,不需要负责这就导致了网络语言暴力的层出不穷。

2.网络用户的低龄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各种上网的工具的增多导致了互联网用户的低龄化。一些青少年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三观,在互联网这种鱼龙混杂的环境中容易被带偏方向,他们并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一种暴力行为,可能单纯的只是觉得“好玩”,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变成网络语言暴力的施暴者。

3.社会环境的压迫

  在现实生活中语言暴力延展到了网络上,有的人在社会生活中遭受了社会语言暴力无处发泄,便将这种负面的情绪宣泄到网络上。我国的社会压力较大,人们的言论自由的意识开始觉醒但是没有受到良好的引导导致了很多人盲目的在互联网上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成为网络语言暴力的一员。

三、网络暴力的具体事例

  根据网络暴力的三种动机,具体事例我们也根据这三种动机来举例。

第一种恶意中伤宣泄情绪型网络语言暴力,这种事例在网络上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其中也不乏让我印象深刻的。演员袁姗姗在2013因为出演了大型连续剧《宫锁连城》的女主角没有达到网友预期的效果,便被网友用#袁姗姗滚出娱乐圈#这种话题送上微博热搜,并且得到了大批网友的支持和所谓的对袁姗姗演技的“声讨”。袁姗姗一夜之间从一个演艺圈的新人变成了微博上“人人喊打”的演艺圈“过街老鼠”。可是她究竟做错了什么事要遭受这样无尽的谩骂呢?无非是演技没有达到期望值,可是演技是需要不断的累积的,是一种经验,并不是每一个演员都天赋异禀。袁姗姗作为新人演员演技上有一些欠缺和不足并不是她遭受网络语言暴力的原因,这是一场网络语言暴力施暴者的狂欢。“演技不足”只是一个幌子,网络语言暴力的施暴者抓住这个幌子来进行满足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宣泄。2015年袁姗姗在《在网络暴力中捍卫自己》的演讲视频中,她说;“建议那些沉迷网络的年轻人,每天可以挤出一点时间来锻炼身体,当有朝一日被他人欺负的时候,至少可以像我一样,身轻如燕,自由翻飞”。展示了她在面对网络暴力的态度,减少浏览网络,更加充实自己的现实生活,强大自己并且坚持做自己。

道德审判型的网络语言暴力在最近就引起了网络热议,在我国著名的舞蹈艺术家杨丽萍老师的抖音短视频的评论里有一位网友评论:“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有一个儿女,所谓的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这条攻击性的评论引发了网络热议,众所周知杨丽萍老师为了自己热爱的孔雀舞蹈而放弃了生育,因为孔雀舞需要一直保持姣好的身材,生育会影响身材的保持。这条评论就是典型的强行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她人,并且站在自己的角度道德审判她人。生育是每个女人都拥有的生理功能,但是生育是可以选择的,自己的身体自己做主,别人是无权干涉她人的人生的。这种网络语言暴力一般都是无心的,但是这种网络语言暴力的影响却是不好的,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

跟风型网络暴力是比较普遍的网络语言暴力,2018年偶像吴亦凡就在网络上被大规模网络语言暴力,在微博上被“玩梗”,各种嘲讽和贬低。起因是吴亦凡在综艺节目中用当地的口音即兴来了一段“碗和面”的freestyle,在网络上引起了说唱爱好者的嘲讽。后来引起了全网的“跟风嘲讽式”网络语言暴力,不嘲讽吴亦凡就是不懂说唱就是“审美差”的体现。这种网络暴力是一种融入热潮网络环境的一种手段,即使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我也要融入大环境之中。这种网络暴力是由人的“跟风”的这种思想所决定的,这是一种从众的心理状态,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我觉得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思想和态度。

四、网络语言暴力的影响

网络语言暴力有着传统暴力行为的攻击性和伤害性,但不同的事网络语言暴力具有大规模的特点,对人的精神伤害是巨大的是不可逆的,是一种心理和精神的压制。网络语言暴力容易使事情偏离原有的方向最后演变成纯粹的语言攻击和讨伐,甚至有的时候网络语言暴力是给受害者安上莫须有的罪名,仅凭谣言便将受害者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最后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五、结语

法律才是规范网络行为、治理网络环境以及弘扬网络正能量的有效途径,我国近些年来在逐渐完善网络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网络实名化使得人们在网络上发表散布谣言的时候有了考量。同时,国家也需要完善网络的监管以及采取互联网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公民的素质。从根本上来说,互联网环境的净化以及网络知识的普及,我国的公民素质得到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改善我国网络的大环境,才能让公民正确并且理智的对待分析网络语言暴力,这样方可大大减少网络语言暴力的发生,形成一种良性的网络循环。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暴力是一种有着不同动机,但是却对受害者造成不可逆精神伤害的语言暴力行为。但同时,网络语言暴力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它充斥着我们的网络生活中,我们在网络上浏览信息或者是交流社交的同时,我们要有着明辨是非的能力,要正确的看待事情,不要对谣言以及人肉搜索的信息进行传播。

作者:安徽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朱丹妮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