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浅谈唐边塞诗对建安诗歌的继承与发展

文学读书 时间:2021-01-11 13:07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
[导读]回看唐之前边塞诗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建安诗歌开创性地用边塞题材的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志向,并且改变了边塞诗过去的感伤的风格,给了唐边塞诗深远影响。

浅谈唐边塞诗对建安诗歌的继承与发展

一、唐之前边塞诗的发展

唐朝国力强盛,幅员辽阔,加上是一个军事大国,在文人团体的创作活动下,边塞诗大兴,成为“盛唐气象”的表现部分之一。出现这种现象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比较明显的是建安诗歌对唐边塞诗的影响。本文将探讨唐边塞诗对建安诗歌多方面的继承以及一定程度上的发扬。

边塞诗的涵义大致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广义上的边塞诗是指历朝历代的涉及边疆事务的诗歌,也还包括思妇和边塞风景诗等多个方面。狭义上的边塞诗是特指盛唐这一时期创作的边塞诗。本文主要探讨唐边塞诗,但也涉及其他时期的边塞诗作。

纵观中国诗歌发展史,可以了解到边塞诗的出现时期是很早的。在诗经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边塞诗的萌芽,比如《君子于役》、《采薇》,这种和边塞有关的诗歌。到汉代,开疆拓土,边境战事很多,也产生了一些边塞诗,但总体来说,建安之前的边塞诗数量较少,名篇不多,影响力较小,思想上也比较倾向于描写边境战事的悲凉与凄惨,和唐边塞诗的诗风不符。而到了建安时代,出现了“建安风骨”,一改之前的边塞诗的悲凉描写,而是在战争中建功立业,充满着积极进取和昂扬向上的精神。

回顾一下整体唐之前边塞诗的发展,建安诗歌对唐边塞诗产生深远影响,开启了通过边塞诗歌题材言志向的方式,精神风貌上也变得更加激昂奋发、乐观向上。

二、建安诗歌得以影响唐边塞诗的原因

首先看,三国时期,礼乐崩坏,社会秩序发生动荡。而让社会各阶级人才流动性增强,上升通道不再被士族门阀所垄断,下层社会的文人和能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奋斗来完成阶级跃迁。曹操的求贤令出现的恰到好处,主张唯才是举,不计较出身,只要你有才能,能做出贡献,甚至连一些品德不佳的人也可以被录用。这在当时无疑一定程度上解放文人的创作思想,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创作空间,所以他们可以既描写当时的社会现实,又可以在其中抒发自己的政治愿景。唐朝的文人们信心十足,意气风发,这也和当时的政策有关,科举制度的实行,让文人们有上升的渠道与希望。因此唐朝出现了很多平民出身的宰相和重臣。这些鲜活的例子也让诗人们创作时富于乐观向上的精神。

其次,两者创作团体的活动范围大致相近。唐朝的重要的边塞多在北方,南部开发程度较小,且重视程度也低。所以唐边塞诗的描写的边塞对象也多是北地,南北文风是不一样的,北风是比较豪爽阳刚,南风比较清雅。相同地,以曹魏为首的建安诗人,多活动在北方,文风也是更加阳刚,气势如虹。唐朝初年,陈子昂等进行文风改革就是为了革除当时的六朝颓风,学习建安诗歌悲凉慷慨的特点,希望可以通过学习北方文风的刚劲与阳刚来一扫当时诗坛萎靡之风气。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没有可以和平避世的地方,所以诗人们往往都经历过真实的战争,饱受战乱之苦,对战争给人们的痛苦感同身受,因此他们会创作出一些边塞题材的诗歌来抒情言志。比如曹操一生戎马,但依然在战争间隙创作出大量诗篇,他的很多诗作都是在战争过程中写的。唐朝的边塞一定程度上是和当时的三国环境类似,所以诗人们可以接触到这些边塞的素材,让他们可以理解什么是战争,更好理解建安诗歌的意境,这样写出来的边塞诗才如此生动真实,并且拥有现实主义的特征。

建安时代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是一个自觉的时代。战争不再只是让人被动接受的事物,人们的个性得到解放,很多能人志士无一不想建立功业,青史留名,个人在战争中是更加主动的地位。 “建安风骨”指的是建安诗歌一种慷慨悲凉和劲健的特色,也就是经常说的“志深而笔长,梗慨而多气”。刘勰在《明诗篇》中说建安诗歌的突出特点是“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如被称为“气雄力健”的曹操,他身处高位,气魄宏大,志在天下,并且有着乐观奋斗的精神,渴望主宰这神州大地。他有着其他建安诗人不能比拟的气魄与志向,意志最为坚韧,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鲜明领略到他的政治抱负,体会到他的执著。如脍炙人口的《短歌行·其一》,曹操在诗中表达自己渴望招募人才的愿望和“天下归心”的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表面上是有点消极与虚无的倾向,实际上不是让人堕落享受,而是让人赶紧积极地建功立业,不要荒废这一生,赶紧加入我的阵营施展抱负吧。还有一些曹操个人的愁绪,他想在自己有限的岁月里赶紧结束战乱,一统天下,不要让自己空留遗憾,永远意难平。我们口口相传的《龟虽寿》,此时他刚刚击败袁术和袁绍两兄弟,正踌躇满志,充满着积极乐观的精神。即使是到了“暮年”,他的“壮心”也永远不会停止,对天命持有否定态度,坚信事在人为。他会一直奋发向上,对伟大理想不断追求,流露出一种自强不息的豪迈之情,充满着继续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盛唐诗歌的美学特征,人们则以“盛唐气象”称之。而且众所周知盛唐诗歌是远绍建安的文学传统,从大的美学范畴来看,都属于阳刚之美。而唐代的边塞诗歌便充满着“盛唐气象”,是“盛唐气象”一种不可或缺表现形式。唐边塞诗歌是言志的,里面有大量对边塞沙场和通过投身军伍来取得功业的描写,乐观向上又有豪迈的志向。他们在诗中羡慕那些战士,“宁为百夫长”,而不想当一个文弱书生,“胜作一书生”,希望直接在前线建功立业,在战争中为国效力,杀敌报国。如李白的想用身边的佩剑,“直为斩楼兰”。当我们再读这些荡气回肠诗句的时候,总能感受到一股激情在心中游荡。这些诗词就是作者的言志载体,大量的言志在唐边塞诗中出现,直抒胸臆,表达自己为国尽忠和报效祖国的抱负,这就是在继承“建安风骨”。

一是语言特色方面,唐边塞诗继承了建安诗歌民歌化的特点。建安诗歌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有很强的民歌色彩,具体表现为它的语言质朴无华,朴素自然而且对话之间常常带有真情实感,引起人们的共鸣。建安诗人从周民歌中摄取养料,更直接地感受汉乐府民歌的熏陶,自觉不自觉地使自己的创作遵循乐府民歌化路线。二是唐边塞诗沿用乐府诗题来创作。上面说到建安诗歌继承了大量汉乐府诗歌的特点,也继承了它们的诗题。因此建安诗人包括三曹等人拥有大量旧乐府题的诗,曹操本人的诗作更是全都是乐府诗,如《蒿里行》这种作品,都是来写征戍题材的诗。到了唐边塞诗,很多诗人也对其进行沿用,创作出了如《燕歌行》,《从军行》等作品。三是诗体方面,建安诗歌中的七言歌行体和五言叙事体也是一些边塞诗人创作时收到的影响之一。边塞诗人中的高适等人尤其喜爱用七言歌行体,用它来写景抒情,可以更加详尽且畅快。

建安诗歌对唐边塞诗的内容影响较为广阔,从唐边塞诗诗歌所写的内容来看,它受到建安诗歌影响最为直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建安诗歌中大量涉及对战争的宏大场面、激烈的战争场景以及战士们的战斗英姿的描写。《像这种描写战斗激烈场面的诗作在高适和岑参的诗中描写的更加生动。如高适的《塞下曲》,他在诗中运用大量铺陈的手法来写战争的场面,一气呵成,使人领略到战争的激烈。“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见出建安诗歌描写题材的影响。二是因为建安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影响,建安诗歌中会有一些对战争的残酷与现实进行描写,会有很多描写战场恶劣自然环境的诗歌作品。比如曹操的《苦寒行》就涉及了大量在军队行军时遇到的艰难险阻,正如题目所写的那样,行军是一趟又“苦”又“寒”的旅程。“羊肠板诘屈,车轮为之摧”,一条羊肠小路,却要行进这一整个大军,想要强行通过,发现车的轮子都在崎岖的山路中被摧毁了。这真实地写出来在隆冬腊月,战士们所遭受的痛苦与山区道路的不便。这在唐代的边塞诗中更是屡见不鲜,他们会描写冬天的寒冷无比以及夏天的酷热难耐,写这些环境的恶劣与不便,一方面是诗人想要侧面描写战士的坚强品格与顽强意志,另一方面也是描写战争残酷来表达反战情绪。王昌龄的《塞上曲》“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写出从古至今战争从未停歇过,蓬蒿堆积着密密麻麻的白骨,可以看出战争对士兵和家庭的破坏与灾难,从不同角度来看待惨烈的战争对社会的破坏。高适的《燕歌行》对建安诗的传统有明显的承继关系,有继承《燕歌行》乐府的传统,在此基础上,批判朝廷为开边而穷兵黩武,“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作者:安徽农业大学 高洁)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