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变废为宝,重寻绿水青山

社会实践 时间:2020-08-28 19:52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
[导读]为有效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增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和参与度。安徽师大学子从校园走向农村,以“变废为宝,重寻绿水青山”为主题,深度调查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和垃圾分类情况。

为有效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增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和参与度。8月13日,安徽师大学子从校园走向农村,以“变废为宝,重寻绿水青山”为主题,深度调查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和垃圾分类情况。

垃圾分类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我国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引导人们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也有利于居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8月13日,安徽师范大学生环院环保“云宣讲”及垃圾分类团队走进乡村,开展了农村垃圾处理现状以及垃圾分类情况调研活动。

队员陈昕来到安庆市望江县雷池乡,进行实地调研。到达望江县雷池乡后,首先实地观察了当地卫生情况,乡镇道路两旁整洁有序,马路上干干净净,无杂物,很少出现垃圾乱丢的情况。每家每户门口都摆放有垃圾桶,但是并没有摆放分类垃圾桶,可以看出在当地并没有推广实施垃圾分类。

“您平时怎样处理生活垃圾的呢?”观察完当地环境,队员来到当地居民针对垃圾分类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一般都将生活垃圾丢到垃圾箱内,村里会派来专门的环卫工人来处理垃圾,进行后续的集中处理。然后家中的一些厨余垃圾会用来喂养牲畜,而废纸箱、空瓶子等会收集起来卖钱。”村民回答道。可以看出,该村并没有实施垃圾分类政策,但是村民们会将生活垃圾进行简单的分类,主要是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当被问到居民是否参与过当地垃圾分类相关政策的宣传和学习,居民们表示乡镇里还没有正式推行垃圾分类,也没有开展过相关宣传教育活动,由于没有相关知识普及活动,大多数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并不了解,少部分知道垃圾分类知识的也是通过网络电视等渠道获取,但是由于没有垃圾分类条件,也并没有付诸实践。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变废为宝,重寻绿水青山

居民家门处的垃圾桶  (安徽师范大学 陈昕 提供)

“如果村里实行垃圾分类政策,您是否愿意主动去学习有关事项?”队员问到。“那肯定是愿意的,这个政策对我们还是有好处的,也能改善环境,也能将一些垃圾回收利用。”村民们回答到。部分居民们纷纷表示听说过垃圾分类,但并不了解垃圾分类具体措施,也不清楚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但他们一致认为垃圾分类是大趋势,对环境和生活都有一定的好处,也很乐意去学习这方面知识,并且部分居民表示愿意自觉支持当地推行垃圾分类政策,如果当地能够提供垃圾分类条件,也愿意主动自觉对垃圾进行分类,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一些村民表示农村不能很好的实施垃圾分类政策的首要问题是居民相关知识储备不够,因为农村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大部分人文化水平较低,不了解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并且学习能力不强,即使开展相关宣传教育,也会有很多家庭没有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在垃圾分类的开始阶段,由于不熟悉具体流程,执行难度比较大,也比较繁琐,会有很多人图省事不分类直接丢垃圾,如果没有合适的奖惩机制可能困难避免这种情况。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变废为宝,重寻绿水青山

当地居民介绍当地垃圾处理  (安徽师范大学 陈昕 提供)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实现农村规范发展的重要措施,加强这方面的宣传也是必要的。农村垃圾分类的主要问题在于居民限于知识水平和思维模式,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被调动起来,同时由于缺乏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指导,很多农民不知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对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着重强调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和实操要点。

垃圾分类不是哪一方面的事,需要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居民等多方主体,包括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多个环节,需要协力推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需要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