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跨越时光共成长:安徽师大五四爱心学校开展线上诵读课程

社会实践 时间:2020-08-13 11:04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
[导读]安徽师范大学五四爱心学校“以爱为名,阳光志愿路”大砻坊社区支教团队开展经典诵读特色课程,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安徽师范大学 段婷婷)“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穿越前年,蕴藏在经典诗文中的金玉良言仍值得后辈探索。8月1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五四爱心学校“以爱为名,阳光志愿路”大砻坊社区支教团队开展了经典诵读特色课程。

经典诵读课程不仅是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经典、探寻先贤智慧的媒介更是00后学生与10后学生直接沟通的桥梁。在经典诵读课程中,时光交融,00后学生带领10后学生理性地看待经典,10后学生帮助00后学生唤醒对世界的好奇心。经典诵读课程架起了两代人的沟通桥梁,两代人在交流中跨越时光一起成长。

初探经典 激发兴趣

“老师,老师!下午的诵读课程讲什么呀?会读课文吗?”在课程开始之前王书瀚就迫不及地询问支教老师关于经典诵读课的内容。稚嫩的言语传递着学生对诵读课程的期待,这种期待鼓励着志愿者进一步完善诵读课程的内容,不辜负学生的期待。在经典诵读课程中支教老师发挥线上智慧教学的优势,为学生播放了音阙诗听演唱的《四季》。以诗歌演唱为课堂导入的形式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培养歌唱诗歌的意识。课程通过教师泛读、字词探源、情感把握、师生齐读四个部分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科学地理解经典诗歌,把握先人情感。“昨天的课太好玩了!那些诗我都没见过。”王书瀚激动地讲述经典诵读课带给他的感受。看着他亮闪闪的眼睛,听着他激动上扬的语调,志愿者备课时的辛苦都有了意义。

跨越时光共成长:安徽师大学子开展线上诵读课程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文   安徽师范大学段婷婷提供

重读经典 找回童真

为什么天是蓝的?为什么会下雨?太阳会不会死?儿童像一个行走地十万个为什么,他们以新奇地眼光打量世界,脑袋里有各种各样奇怪有趣的问题。但是儿童在一点点长大,成长在帮助儿童回答许多问题的同时固化了他们看世界的视角,儿童逐渐成长为几乎对世界失去好奇的成人。“为什么月光照进窗户地就变成了白色的?月光有那么亮吗?”“乌鸦为什么要在树上睡觉?”“雪为什么是白色的?”学生一个又一个新奇有趣的问题帮助志愿者打开了一扇很久之前就被关上的好奇之门,启发志愿者用新的突破常规的角度去观察世界,思考一些似乎早就被默认的事情。支教不是单向输出的过程而是双向交流的过程,在交流的过程中志愿者与学生跨越了数十年的时光,成为了可以携手共同进步的友人。

跨越时光共成长:安徽师大学子开展线上诵读课程

学生向教师提问    安徽师范大学段婷婷提供

走出经典 创新教学

在学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时,志愿者问学生:“你们冬天都会干什么呀?”“写作业、上补习班、学书法……”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但却都与学习有关。志愿者在与学生私下沟通交流后发现许多学生在参加完支教班之后还要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日常学习压力比较大。面对这样的情况,志愿者灵活调整支教安排,取消了一些原定的学生参与度不高,形式不够有趣的特色课程,结合线上智慧教学的优势开办了更多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帮助学生学习的特色课程。走出经典,反思教学问题,及时改变教育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学生一起进步。

跨越时光共成长:安徽师大学子开展线上诵读课程

团队召开关于改进教学方式的会议   安徽师范大学段婷婷提供

细雨丝丝,在空中浅吟低唱,原本热闹的支教教室听不见一丝声响。疫情会隔离人们之间的距离但不会隔离人与人之间的爱。五四爱心学校“以爱为名,阳光志愿路”大砻坊社区支教团队充分利用线上软件,将支教和智教结合,创新支教方式,实现疫情之下的新型支教。“以爱为名,阳光志愿路”,行走在路上的志愿者怀着赤城之心和学生一起拥抱阳光。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