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创业
创业动态 创业指导 创业政策 创业案例 创业人物

合肥将推动长三角地区异地电子证照、资质认证将互信互认

创业动态 时间:2020-07-17 14:50 点击: 来源:合肥晚报
[导读]近日,合肥市政府在答中复透露,加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以来,合肥市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进一步发挥了合肥优势。

今年省两会期间,民盟安徽省委提出了“关于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走廊安徽段建设”的提案。近日,合肥市政府在答中复透露,加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以来,合肥市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进一步发挥了合肥优势。仅在去年,合肥就发放了7.22亿创新贷,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加持”。今年,还将推动异地电子证照、资质认证实现互信互认。

【声音】

G60安徽段建设合肥可发挥更大作用

G60科创走廊沿线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当年,G60科创走廊包括上海、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等9个城市。

民盟安徽省委在调研中发现,宣城、芜湖、合肥虽然积极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统筹工作机制不健全,跨行政区划协调难度大;地区间创新资源差异较大,人才虹吸效应明显;科技成果转化不够,协同创新机制和载体缺乏等。

为此,今年初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民盟安徽省委提出了“关于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走廊安徽段建设”的提案,其中对合肥提出了不少期待。比如,建议合肥重点与沪苏浙等地联合开展重大项目攻关,加强科技金融支持,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加强与长三角高校院所的对接合作等。

【分类施策】

7.22亿创新贷“加持”高新技术企业

在加强科技金融支持方面,合肥市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对接。去年,合肥市通过“创新贷”“科技小额贷”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基准利率贷款,其中创新贷累计放贷198笔7.22亿元,科技小额贷累计放贷27笔1.02亿;开展“科技保险保费补贴”,对81家高新技术企业投保的科技保险补助300余万元。

同时,支持初创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团队在肥创业。截至2019年市天使基金总规模6.24亿元,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500余人,累计审批通过项目111个,审批金额60100万元,累计实施投资项目96个,投资金额48575万元,其中90%以上均为科技团队创业项目,位居全国前列。

【成果转移转化】

年底授牌首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

两年来,合肥市不断深化瑶海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物联网)、肥西生物医药合作示范园、肥东上海产业园等合作园区建设,积极打造全面接轨长三角合作示范园区,共同打造跨区域的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型示范园区。

同时,合肥市还持续支持相关县(市)区、开发区,与上海临港集团、苏州工业园、宁波舟山港等沪苏浙产业园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战略合作,推动产业资源在长三角地区市场化配置和双向流动。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市还牵头组建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新能源和网联汽车产业联盟,打造新能源和网联汽车产业一体化发展平台。2020年底,G60科创走廊联席办拟建成第一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并进行授牌。

新认定的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有奖补

两年来,合肥市还大力支持科创飞地建设。通过政策条款实施,引导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原始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实现科创驱动的产业集群一体化发展。

今年,合肥市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提出,对新认定的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给予每个基地50万元一次性奖补;对G60科创走廊城市纳入开放共享的仪器设备,将继续给予相应补贴。

今年有5项科技成果拟参与线上拍卖

去年6月,合肥市积极参与上海松江举办的科技成果拍卖会,小型中子发生器、水性聚氨酯智能化研究联合开发、高速CMOS图像传感器、高速机器视觉成像技术等4个项目参加拍卖。

近期,合肥市摸排一批已成交或计划成交的科技项目,向G60联席办上报了5项科技成果,计划在G60科创走廊第二届科技成果专场线上拍卖会上拍卖。

【公共服务】

异地电子证照、资质认证将实现互信互认

去年3月,G60科创走廊被国务院办公厅确定为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试点区域,九城市全域89个县级以上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一网通办”专窗全覆盖。截至目前,已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服务超15万次,线上线下异地办理证照超3万张。

今年,G60科创走廊工作计划明确,将聚焦服务流程再造、标准互信互认、数据汇聚共享、办理便捷高效,进一步拓展九城市“一网通办”事项范围。同时,优化异地收件、异地打印等功能机制,努力实现异地电子证照、资质认证等互信互认,促进跨区域政务服务标准统一。

【产学研协同】

再支持5家企事业单位开展相关合作

人才协作是各地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关键。为了抓住这个“牛鼻子”,合肥通过自主创新政策“借转补”对外合作项目,支持本地企事业单位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技术领先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每个项目支持100万元。

2019年,有4家企业与长三角地区宁波大学、同济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单位开展合作。值得期待的是,2020年,合肥市计划再支持5家企事业单位开展相关合作。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方佳伟

今年省两会期间,民盟安徽省委提出了“关于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走廊安徽段建设”的提案。近日,合肥市政府在答中复透露,加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以来,合肥市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进一步发挥了合肥优势。仅在去年,合肥就发放了7.22亿创新贷,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加持”。今年,还将推动异地电子证照、资质认证实现互信互认。

【声音】

G60安徽段建设合肥可发挥更大作用

G60科创走廊沿线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当年,G60科创走廊包括上海、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等9个城市。

民盟安徽省委在调研中发现,宣城、芜湖、合肥虽然积极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统筹工作机制不健全,跨行政区划协调难度大;地区间创新资源差异较大,人才虹吸效应明显;科技成果转化不够,协同创新机制和载体缺乏等。

为此,今年初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民盟安徽省委提出了“关于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走廊安徽段建设”的提案,其中对合肥提出了不少期待。比如,建议合肥重点与沪苏浙等地联合开展重大项目攻关,加强科技金融支持,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加强与长三角高校院所的对接合作等。

【分类施策】

7.22亿创新贷“加持”高新技术企业

在加强科技金融支持方面,合肥市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对接。去年,合肥市通过“创新贷”“科技小额贷”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基准利率贷款,其中创新贷累计放贷198笔7.22亿元,科技小额贷累计放贷27笔1.02亿;开展“科技保险保费补贴”,对81家高新技术企业投保的科技保险补助300余万元。

同时,支持初创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团队在肥创业。截至2019年市天使基金总规模6.24亿元,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500余人,累计审批通过项目111个,审批金额60100万元,累计实施投资项目96个,投资金额48575万元,其中90%以上均为科技团队创业项目,位居全国前列。

【成果转移转化】

年底授牌首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

两年来,合肥市不断深化瑶海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物联网)、肥西生物医药合作示范园、肥东上海产业园等合作园区建设,积极打造全面接轨长三角合作示范园区,共同打造跨区域的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型示范园区。

同时,合肥市还持续支持相关县(市)区、开发区,与上海临港集团、苏州工业园、宁波舟山港等沪苏浙产业园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战略合作,推动产业资源在长三角地区市场化配置和双向流动。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市还牵头组建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新能源和网联汽车产业联盟,打造新能源和网联汽车产业一体化发展平台。2020年底,G60科创走廊联席办拟建成第一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并进行授牌。

新认定的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有奖补

两年来,合肥市还大力支持科创飞地建设。通过政策条款实施,引导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原始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实现科创驱动的产业集群一体化发展。

今年,合肥市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提出,对新认定的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给予每个基地50万元一次性奖补;对G60科创走廊城市纳入开放共享的仪器设备,将继续给予相应补贴。

今年有5项科技成果拟参与线上拍卖

去年6月,合肥市积极参与上海松江举办的科技成果拍卖会,小型中子发生器、水性聚氨酯智能化研究联合开发、高速CMOS图像传感器、高速机器视觉成像技术等4个项目参加拍卖。

近期,合肥市摸排一批已成交或计划成交的科技项目,向G60联席办上报了5项科技成果,计划在G60科创走廊第二届科技成果专场线上拍卖会上拍卖。

【公共服务】

异地电子证照、资质认证将实现互信互认

去年3月,G60科创走廊被国务院办公厅确定为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试点区域,九城市全域89个县级以上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一网通办”专窗全覆盖。截至目前,已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服务超15万次,线上线下异地办理证照超3万张。

今年,G60科创走廊工作计划明确,将聚焦服务流程再造、标准互信互认、数据汇聚共享、办理便捷高效,进一步拓展九城市“一网通办”事项范围。同时,优化异地收件、异地打印等功能机制,努力实现异地电子证照、资质认证等互信互认,促进跨区域政务服务标准统一。

【产学研协同】

再支持5家企事业单位开展相关合作

人才协作是各地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关键。为了抓住这个“牛鼻子”,合肥通过自主创新政策“借转补”对外合作项目,支持本地企事业单位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技术领先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每个项目支持100万元。

2019年,有4家企业与长三角地区宁波大学、同济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单位开展合作。值得期待的是,2020年,合肥市计划再支持5家企事业单位开展相关合作。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方佳伟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