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安农大学子从课堂走向田间,只为诠释智慧农业

社会实践 时间:2019-12-22 20:38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
[导读]7月11日,为了更好的推广宣传气候智慧型农业,在万福镇刘楼村村部会议室,安徽农业大学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技术项目培训班在刘楼专场培训班开班,由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董召荣开讲

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通讯员 周铠) 7月11日,为了更好的推广宣传气候智慧型农业,在万福镇刘楼村村部会议室,安徽农业大学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技术项目培训班在刘楼专场培训班正式开班,由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省粮改专家组组长董召荣教授主讲,安徽农业大学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技术项目实践团全体成员参加。

刘楼村位于万福镇中部,辖2个自然庄,320户,人口1610人,党员21名,村干部4名,是怀远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耕地面积3200亩,万回公路横穿境内,交通便利。2014年经过慎重考虑,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技术项目在刘楼村的村集体土地上开始实施。

刘楼村作为项目村,具有良好的"土壤":其一是淮河沿岸土壤条件肥沃,其二则是人民群众的"土壤"优良。开班之后,实践团队长张丽丽向大家汇报三下乡的由来和总体情况,以及本次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技术项目实践团的人员构成情况。张丽丽队长指出本次实践目标:殷切希望和一线农户深入交流,在实际生产当中学习到更多的经验。

作为农民代表、刘楼村种植大户,潘总率先发言,代表刘楼村欢迎各位安徽农业大学的技术同学们远道而来,为刘楼村提供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指导培训。然后就谈到了项目刚开始实施的时候不太顺畅,后来通过村委会反复做工作,看到了其中的技术更新以及安徽农业大学专家的指导保障,他立即拿出自己所有的承包地。见此情景,实践团队指导老师董召荣教授和潘总热情交谈,回忆当初刚起步的时候,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一群人的追逐中,梦想离得越来越近,成就了今日的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的大好形势。讲到兴起处,董教授不时下位与潘总攀谈。

近两个小时的课堂培训,各位参与培训的农户以及实践团成员都收获满满,看到了项目实施的大好前景以及对农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帮助。水稻插播技术,高温应对技术,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等。这些收获将帮助他们在今后的生产中,取得农药化肥之外意料不到的效果。为了更好的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实践团一行又来到潘总所在的项目基地。在田间课堂上,指导老师董召荣教授一一传授实践团成员辨认各种田间杂草以及相关防治技术。有趣的是我们还见到了一种罕见的变异杂草,由于农药作用产生了抗药性。针对这个问题董召荣教授也给我们讲述了防治技术的科学前沿,以及新技术防治工作。

经过前两天的走访以及董教授的讲解,实践团每一位成员都深深明白了农业生产中技术的重要性。在试验田和普通田的对比下,小麦产量是普通田的一倍,土壤肥力和化肥利用率也提高到了百分之六十,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烈日当空,实践团行走在田间地头,穿梭于阡陌之中。不时传来激烈的讨论,所见植物属于何种植物?怎么防治?实践团成员的智慧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农业要发展,靠的是技术。技术要进步,靠的是人才。农业大学的学子,担负着乡村振兴的使命,怀揣农业多重技术,气候智慧农业是农业的主战场,未来艰难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中国农业尽绵薄之力,传承九旬老人袁老毕生追求的梦想。学习不能仅仅限于课堂,尤其是农科类,深入农田,走下田去,不能仅仅放在喊喊口号,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就像教授说道的:"五光六毛",玉米,大多数都是十一片叶子。就其叶子而言,第五片叶子仍然光滑,第六片叶子就有点粗糙了。大家都是第一次听说,纷纷去实践检验,发现真的是这样。

由于时间关系,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技术项目培训班刘楼专场只能告一段落。离开的时候总是这么的依依不舍。潘总的十里相送,目光殷殷的望着实践团一行踏上了离去的汽车。致治在余任贤,兴国在于务农。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是人民的生命线,更是文明的体现。我国是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文明古国,农业发展的计划关系着民族的生存与发达。自古至今,举国上下莫不为发展农业而竭尽智虑。身为农科学子,深入农村,才能获得最大的收获。有着不知名的杂草,有着理论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有着还没有实地应用的技术,有着还没有了解到的生产小窍门,这永远值得珍惜和怀念。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