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穷不丢书,富不丢猪:安徽师大学子走进桐城文庙感受重教兴学家风

社会实践 时间:2019-08-19 00:41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
[导读]7月7日,安徽师大文学院赴桐城书“君子之气,扬廉洁政风”文化调研团队走进文庙,近距离体会文都重教兴学之家风文化。

安徽大学生网通讯社 8月17日桐城电(通讯员:程蒙)“家里再穷也要让孩子读书;家里再富也要养头猪,不能忘了根本。”这是桐城人民都深记于心的俗语。

7月7日,安徽师大文学院赴桐城书“君子之气,扬廉洁政风”文化调研团队走进文庙,近距离体会文都重教兴学之家风文化。

“城里街衢曲巷,夜半诵声不绝;乡间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琅。”桐城素来重读尚文,浓郁的书香氛围催生了许多文学大师和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左光斗、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张英、张廷玉……或以文章书画播名,或以气节道德著世,一时“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家家桐城”、“人人方姚”则是当年桐城人文盛况的写照。而今的桐城,秉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重视教学与耕读,依旧人才荟萃,文风浓郁。

7月7日上午9:00,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桐城“书君子之气,扬廉洁政风”文化调研团队全体队员走进文庙,近距离观察文庙的古色古香,深感受体会文都的钟灵毓秀。

桐城文庙既是桐城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又是“桐城派”的重要象征。它的建筑外貌旧迹幽幽,古典的质感中透出一种沧桑风情,且不失“流韵遗风”的秀丽之美,为古代庙宇建筑的代表之作。

  

 图为实践队员与张氏后人合影

映入实践队员眼帘的首先是文庙门楼,三开间亭阁式建筑。千百年来,门楼的墀头、斜撑、额枋、象眼之上的六十多幅栩栩如生的花卉人物图案,不厌其烦地向来此朝拜的人们述说着一个个诸如“李太白醉酒”、“陶渊明赏菊”、“林和靖观海”、“周敦颐爱莲”、“渔樵耕读”、“太公垂钓”、“文王访贤”、“孟母断杼”等故事;更告诉着人们,这里文脉悠久,源远流长。而门楼正面镂花平枋悬着赵朴初书丹的“文庙”金字额匾,不仅放射着现代的书华气息,更映照着古朴的文庙沧桑。棂星门是文静的,泮桥是文静的,泮池里的水也是文静的,但泮池里的鱼是动的。动静相济,文庙更加灵动起来。“这里的环境让人心静,让人一下子就能沉醉其中”。一位实践队员醉心地说道。下泮桥即至大成门,再降阶踏入宽阔后院,履神道,临石阶,至北端到达大成殿。实践队员们纷纷感叹建筑的精巧结构,殿外檐廊回绕、院落开阔,飞檐翘角,悬挂风铎,风动铎鸣,而殿内古朴生动,香烟缭绕,士子不绝。实践队员看到殿内陈列圣先师孔子、“四配”及“十二哲”塑像,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可与山东曲阜孔庙孔子塑像相娩美。解说员也对圣贤塑像进行了细致介绍。实践队员了解到,圣贤们的服饰除了具有华美的外表之外,还具有表现尊卑贵贱的等级功用。如孔子穿着的是天子服,而其他圣贤则身着公侯服,冠饰和服饰图案亦有差别。对历史文化的还原和重塑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孔子及各位先贤的崇敬即表现桐城人民对文化不绝的重视。除了认真聆听解说员的介绍,队员们还积极提问,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同时与来参观文庙的当地市民热情交流,深切攀谈。

图为实践队员认真聆听讲解员介绍

“穷不丢书,富不丢猪”。一位来参观文庙的老人说,“这句桐城名言是我常听父母说过的,意思是:家里再穷也要让孩子读书;家里再富也要养头猪,吃剩下的东西拿来喂猪,能解决吃肉问题,还可以增加肥料。这两句话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让孩子读书是第一要务,靠知识改变命运;富人也要勤俭节约,过低碳生活。我想,这种家风具有共性应该推广。”桐城人民重视兴办教育:元明以后,桐城建文庙,设学宫,开学塾,建书院,大兴“讲学论文”之风。创办全国第一个中学堂(桐中),教化桑柞,培育英才。现在的桐城,教育依然是重中之重,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求丝毫不减,人们养成“爱读书”良习,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不读书。

“我回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好好读上一本书。”实践队员陈妍如是说。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