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学习
学习考试 社会实践 海外留学 文学读书 毕业论文 考研专栏 高考专栏 中考专栏

安徽大学生赴池州九华文化支教:夏日微晨曦,郎朗读诗声

社会实践 时间:2019-07-10 15:48 点击: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导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池州九华“国风•印象”文化支教团队开启了新一天的古诗晨读课,以“古书今读,文学人生”为晨读主题,与孩子们一起,在夏日清晨,品味古典诗词之美。

中华古诗词是华夏民族的文化宝藏,蕴含着无穷的韵味,读诗可以美人生,美自然,美社会。让代村村孩子们了解中华民族优秀诗歌魅力,领悟古典诗歌意味,珍惜优秀文化宝藏,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池州九华“国风·印象”文化支教团队开启了新一天的古诗晨读课,以“古书今读,文学人生”为晨读主题,与孩子们一起,在夏日清晨,品味古典诗词之美。

言——剪下一缕晨光,留住郎朗书声

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台,洒进简易的会议室,孩子们排着队走进了临时教室。山中的暑热已经慢慢地苏醒,孩子们脸上依然带着兴奋之情,拿出志愿者们发放的教材,准备开启一天的晨读课。

志愿者刚准备在白板上写下“行路难”三个字,孩子们就急忙好奇地探出身子,跟着志愿者的笔速,依次大声读出,“行——路——难!”志愿者请孩子们把课本翻到那首诗,寻问孩子们是否学过这首诗,孩子们纷纷摇头,这样的情境不禁让志愿者们心中一酸。于是,志愿者们一字一句地带领孩子们朗读《行路难·其一》这首诗,而孩子们都能大声地积极跟随志愿者朗读古诗,兴致盎然。几遍朗读结束后,志愿者想邀请孩子为大家朗读。起初孩子们因为害羞不敢举手,在志愿者的耐心引导下,终于有孩子羞涩地站起来为大家朗读《行路难·其一》。虽然孩子带着浓浓乡音,有些字词发音也不是那么标准,但是,声音很洪亮,精神很饱满,引得周围掌声阵阵。有了第一位孩子的示范,越来越多的孩子们踊跃举手朗读古诗。志愿者细心地帮助孩子们纠正字词发音,带着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行路难·其一》。经过学习,在大部分的孩子们能够比较准确地读出古诗后,志愿者将学生分成三队,以比赛的形式有感情朗读古诗,学生们的参与度都很高,临时教室里传出郎朗读书声。

“……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孩子们的读诗的声音虽然稚嫩,但是都能像诗中表达出的情感一样,带着积极向上,昂扬奋发的饱满精神。

赴池州九华文化支教:夏日微晨曦,郎朗读诗声

(图一 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朗读古诗)

象——诗歌凝结意象,品读意味悠长

白板上整整齐齐地写下的《行路难·其一》诗句,志愿者向孩子们提问,“同学们,你们可以从这首诗找出哪些画面?”孩子们低头思索,志愿者乘机提出了“意象”这个概念,“意象是指寓‘意’之‘象’,把自己的情感和外界的一些画面进行融合产生的。简单来说就是借物抒情……”看到孩子们似懂非懂,眉头微皱,志愿者灵机一动,“你们看,‘金樽’、‘清酒’、‘玉盘珍馐’……这些都可以称得上是诗歌的意象。”小孩子们恍然大悟,积极举手发言,寻找出诗歌中的意象。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们自由讨论后,诗歌中的意象被他们全部成功找出。志愿者对孩子们能够及时学会并应用“意象”这个知识点,能够掌握解析古诗的方法,感到开心。

为进一步帮助孩子们了解古诗内容,品读古诗的意境,志愿者请孩子们描述《行路难·其一》所描绘的画面。孩子们七嘴八舌,谈论自己从诗中读出的画面,一时之间,早读变得十分热闹,“老师,李白心烦吃不下去饭,拿不动筷子,拔出宝剑,四处张望……”。沐浴在金色晨曦中的孩子们,在这个夏日的清晨,一起读诗,一起谈诗,一起品味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瑰宝——古典诗词,天边云卷云舒,远处山川绵延起伏。

赴池州九华文化支教:夏日微晨曦,郎朗读诗声

(图二 孩子们正在思考古诗中的意象)

意——诗意韵味悠长,今赏言浅意深

孩子们对《行路难·其一》的字词义有了充分的了解后,在简要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志愿者为孩子们翻译了整段诗歌。见到学生们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于是,向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即使对未来仍有迷茫,但是依旧抱有必胜的信念。你们觉得诗人面对人生困难的态度对吗?为什么?”问题一问出,学生们就踊跃举手回答。大部分的学生都表达,自己要向诗人学习,面对困难要勇敢,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每天都要乐观积极地努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对于他们的回答,志愿者们十分感动和欣慰。

赴池州九华文化支教:夏日微晨曦,郎朗读诗声

(图三 孩子站起来回答志愿者的提问)

优秀的诗歌文化要和现代新思想融合,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优秀传统文化使用起来,变得富有时代气息,能够起到熏陶孩子们精神家园,推动孩子们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而生活。这是开展古诗晨读课的意义,以及目的所在,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文/吴俊奇  图/姚亭玉)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