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资讯
热点话题 省内教育 国内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

改革开放四十年 肥西县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基础教育 时间:2018-12-29 10:21 点击: 来源:肥西县教育局
[导读]从破旧教室到标准化教学楼,从泥土地到塑胶操场,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到多媒体设备……四十年来,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肥西县委县政府…

从破旧教室到标准化教学楼,从泥土地到塑胶操场,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到多媒体设备……四十年来,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肥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办好每一所学校,育好每一个学生,肥西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IMG_8948.JPG

以前的肥光小学

现在的肥光小学.JPG

如今的肥光小学

高店乡中心学校老校大门.jpg

高店中心学校老校区

高店中心校1.jpg

高店中心校新校区

学有所教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投身教育事业36年,从教书育人到统筹教育发展,肥西教育局副局长刘大春见证了肥西教育事业的变迁。1982年,刘大春进入肥西一个农村的中学当老师,从此完全投身于教育事业。

回首在农村教书的那个年代,刘大春不禁感慨万千:“那个年代的教育资源极度匮乏,教室条件也很简陋。”他直言,当时上课的桌子破旧不规整,一支粉笔、一本课本、一本教案就是教师的教学用具。

70年代金桥小学1.JPG

以前的金桥小学

如今金桥小学1.JPG

现在的金桥小学

2013年以来,全县投入资金20多亿元,新建中小学校23所、改扩建中小学校13所,其中:合肥八中教育集团铭传高级中学、翡翠湖初级中学、南门小学上派分校、珍珠路小学、集贤路小学、丰乐中心校、铭传中心校、高店中心校、官亭中心校、严店中心校、县职教中心、桃花镇中心校、华南城中学等13所学校建成交付使用,董岗中心校、花岗中心校、新港南区安置点小学、桃花工业园小学、翡翠小学等5所学校正在建设,灯塔小学、华南城小学、花木城小学、桃花潭小学、县特教学校等5所学校即将开工建设。

IMG_1602.JPG

官亭中心校老校区

官亭中心校新校区.JPG

官亭中心校新校区

“在全县学校布局规划中,我局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采取新建、合并、撤销等办法分步实施,既考虑未来发展,又立足现有可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注重办学规模效益,逐步实现小学向美好乡村和集镇集中、初中向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的目标。”肥西县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振华说道,对于边远地区确需保留村小或教学点的,严格遵守《义务教育法》规定,充分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严店中心校老校区.jpg

严店中心校老校区

严店中心校.JPG

严店中心校新校区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规格配置,全县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一栋栋美丽的校舍拔地而起,一间间设施完备的实验室与多媒体教室投入使用,从巢湖之滨到大潜山脚下,从小井庄到刘铭传故里,从县城到偏远乡村,学校已成为当地最靓丽的风景。

“那时候学生学习之外的课外活动比较单一。”刘大春补充道。而现在,大部分学校都开办足球、书法、诗词、戏曲、航模等类的文化特色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兴趣班,校园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迁,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肥西教育资源在不断改善,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改革开放40年、建县70年以来,肥西教育大步向前。




新建成的紫蓬镇中心幼儿园.JPG

幼有优育 让孩子们“好入园 入好园”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儿童,象征着未来,代表着希望。办好学前教育,是为广大儿童的一生奠基,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改革开放以前,全县只有上派镇中心幼儿园一所公办幼儿园,当时办园条件不规范,办园水平不高。

如今,随着学前教育一期、二期和三期行动计划的实施,按照“广覆盖、保基本”的要求,大力发展公办园,引导扶持民办园普惠性发展,全县学前教育事业出现了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投入3.5亿元新建公办幼儿园36所,增加学位数9720个,实现乡镇公办幼儿园全覆盖。吸引民间资本兴办民办幼儿园82所,增加学位数14760个,看护点41个,增加学位数3690个。基本解决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满足全县适龄幼儿入园需求。

出台《肥西县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对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科学规划、明晰产权、加强监管、资产移交、管理使用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制定《肥西县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导则》,确保了小区配套幼儿园能规范建设,顺利移交,及时投入使用。不断强化制度管理,严把准入关、规范关、质量关、安全关,充分运用民办园年检、普惠园的认定和公办园绩效评估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加强对民办园和公办园的全过程监督和管理。实行教体局、中心校、幼儿园三级管理模式,组建7个幼教辅导网片,不断提升保教质量。近年来,共荣获国家级奖项6个,省级奖项12个,市级奖项近100个。全县共创建市级一类园14所,县级一类园24所。

以德育德  着力打造新时代“四有”好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对教育的推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而培养一代代有为的学生,离不开一位位辛勤的老师。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奠基阶段,可塑性极强,一位好老师可以影响其一生。因此,老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IMG_8959.JPG

以前的课堂教学场景

现在的课堂教学场景

30多年前的肥西在师资方面相对薄弱,“当时没有幼儿园,基本上小学老师为中专学历,中学老师大专学历,高中老师则是本科。”刘大春表示。

近年来,肥西县在教师招聘上,严把教师入口关,确保招录质量。高中教师必须是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初中教师必须是本科以上学历,小学、幼儿教师必须是大专以上学历,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证,且品学兼优。

在师德标准上,肥西县对照《合肥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引导教师自查自纠,并开展专项整治。对有偿补课现象“零容忍”,通过建立师德投诉举报平台、对短培机构建立台账、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等方式,打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教育生态。

在教师管理上,率先试点“县管校聘”,发挥制度管人的作用。2014年,肥西县在学区内试行教师“无校籍管理”,由学区在编制内统筹管理,竞争上岗、按期聘用、动态调整。2015年,在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颁奖暨创新成果展示活动上,肥西县荣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先后迎来重庆市、山西清徐县、安徽黟县、南陵县等考察团来学习、推广“县管校聘”改革经验。

在教师待遇上,依法保障乡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实行农村教师任教津补贴和差异化生活交通补贴等。建设1416套教师公租房,实现农村教师全覆盖,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

在教师专业成长上,建成23个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作室,涉及5个学段(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职教),12个学科。“三名”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在课堂教学、课改实验、课题研究、师资培养等方面的示范、指导、引领作用,浓厚了教研氛围。目前,全县677人获评县第三批骨干教师,153人获评市第三批骨干教师,21人获评市第三批学科带头人;10人荣获特级教师荣誉称号,4人评上正高级职称,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肥西教育在师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老师学历越来越高,质量越来越好。“现在幼儿园的老师都是大专学历了,小学老师80%是本科;中学老师100%是本科;高中老师则由本科与研究生组成,尤其是近几年,几乎招的都是研究生。我们一直在积极引进优秀教师,努力做到名校名师。”刘大春笑着说道,看起来对现在取得的成果还算满意。

四十年来,肥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推动,师资队伍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逐步提高。当越来越多的名师走进师资相对薄弱的学校,定会把肥西教育推向一个新高度。

品质为先  让全县人民享有高品质教育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提升教育品质,造福一代孩子,为地方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成为新时期肥西教育人的共同心愿。

近年来,肥西县深化教育改革,丰富教育内涵,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全县人民享有高品质教育。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升,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进入良性循环的快车道。

“没有县委、县政府对教育发展的重视、支持以及谋划,就没有肥西教育的今天。”李振华表示,诸多改革举措中,加强顶层设计研究,保证教育发展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可谓关键。

收获源于深耕细作。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得益于完善的体系和措施的落实。 2014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肥西县教育振兴五年行动计划纲要(2014-2018)》,对全县教育进行了统筹谋划和整体布局,从全局上对全县教育未来发展作出了清晰的定位: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着力优化教育布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强力推进教育振兴与发展。2016年,又制定了《肥西县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保证了教育发展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通过在人员调剂、项目建设、设备添置、内涵配置、债务化解、经费预算等方面的全方位保障机制的建立,解决了困扰学校发展的各种因素,为学校松了绑,加了油,鼓了劲。

通过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盘活绩效存量,设立专项资金,优化增量,建立起以质量提升岗位绩效为龙头的教育评价体系。通过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立“筑基奖”和“质量提升奖”,高中阶段设立“高考奖”和“高考目标完成奖”等方法和手段,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强化评价管理,推行中小学绿色指标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通过主题教研活动,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全县涌现出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如丽景小学、紫蓬中心校、董岗中心校等12所实验校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持续合作六年,构建了小学语文“211”、小学英语“111”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上派中心校等一批学校探索“自育自学”教学模式;上派中学不断探索“学议教练”教学模式,大地学校持续推广导学案;梁岗学校实行“四清教学法”;肥西中学自主探索“灵动课堂”体系建设,农兴中学努力将“1215”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肥西三中不断完善“导师制”……

创新引领 肥西教育发展迈向现代化

一粒种子从培土、发芽、浇灌、呵护、开花、结果、义卖、烹饪、展示,各个环节学生自主参与、合作学习,这是肥西县肥光小学“创新实验室”里的点滴日常,通过过程体验,培养学生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学生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和能力。

像肥光小学这样的创新实验室全县已建设13个。创新实验室课程涵盖了环境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科技制作、艺术设计、金融创新、工程设计、信息技术等领域,成为学校特色的有机组成部分,让学校成为了孩子创新的乐园、未来工匠成长的摇篮。也让相对弱势的学校,找到了新的生长点,更好地促进了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其实,纵观肥西教育发展历程,创新是最为关键性的因素。肥西县作为全国农村“大包干”改革发源地,素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肥西教育人凝心聚力,团结奋进,敢闯敢试,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多项改革举措在肥西大地开花结果,先后获得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县、全国义务教育“县管校聘”管理改革首批试验区、全国第四届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安徽省 “两基”工作先进县、省首批教育强县、省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等荣誉称号。

其中,在办学体制上,肥西县积极探索多种办学形式并存的教育格局:引入县外优质资源,与庐阳区百年名校联合打造南门小学上派分校,与合肥42中联合打造华南城中学,与合肥八中联合打造肥西铭传高中和翡翠湖初中;推动肥西实验高中与山南中学、花岗初中,大地学校与三河中学、肥西二中的合作办学;支持农兴中学与合肥七中开展校级合作设立共建班;支持上派中心校进行集团化办学,鼓励中心学校进行学区一体化办学……同时,大力支持县内名校走出去,扩大肥西教育的影响力。2018年7月4日,肥西县与阜南县举行深度合作签约仪式,共同打造肥光小学阜南城西校区,是肥西县输出优质教育资源的里程碑。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肥西教育破茧成蝶,抒写出新时代人民满意教育的俊彩华章。

 彰显公平 肥西学子更幸福

圆圆胖胖的车身、鲜艳的黄色“外衣”、长长的车“鼻子”、“鼻子”上还架着一副小“眼镜”。每天清晨和傍晚,一辆辆可爱的“长鼻子”校车穿梭在肥西的乡间公路接送学生上下学。

方便快捷只是同学们每天上学放学最直观的感受,而更让广大学生家长们安心的,是校车的安全性。

地处偏远的高店乡是全县首个校车运营试点乡镇,高店中心校校长刘育红介绍,目前校车实现了“九定”,即定学生、定时间、定座位、定班次、定线路、定站点、定车辆、定驾驶员、定监管员,确保将学生安全送到家长身边。

2013年,肥西县在全市率先开通校车,实行政府投资购置校车、公司承包运营方式。目前,肥西校车公司共有在册车辆73台,托管桃花工业园51座校车1台,合计管理校车总数74台,总座位1815座。主要服务于高店乡、铭传乡、山南镇、官亭镇、柿树岗乡、紫蓬山管委会及桃花工业园七个乡镇(园区),22个校区。校车运行线路135条、运营站点555个、服务学生2252人,日运营边次680边、日运营里程3616公里、日周转人次5522人次。累计安全行驶335万车公里,运送学生492万人次。自运行以来,没有发生一起责任事故,安全管理、服务学生持续保持良好态势,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喝着牛奶,吃着鸡蛋。早在2015年,肥西县就在全市率先试点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早餐计划,清平中学、梁岗学校、官亭中学、界河学校共4所试点学校近1000名农村寄宿学生享受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早餐。到2016年,实现公办寄宿制学校寄宿生全覆盖,全县3000多名寄宿生每天可享受免费的营养早餐。2017年,肥西县投入404万元,将营养早餐覆盖到寄宿制学校全体学生,保障学生的营养健康。同时大力推进学生午餐工程,完成10所学校食堂改造维修,在城关和桃花片区16所学校实施午餐配送。

如今,肥西县农村义务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学校特色初步彰显,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生源全面回流,一大批师生在国家、省、市各类评选中屡屡获奖,为实现县域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砥砺奋进 谱写肥西教育发展新篇章

从简陋房屋、泥土地到高标准教学楼、塑胶操场;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到现代化多媒体设备;从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达成教育基本现代化……四十年来,肥西县教育投入越来越多,教育资源越来越优质,学习路径越来越广。

据了解,肥西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办好每一所学校,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均衡优化教育资源,肥西教育事业已经驶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启了教育现代化新征程。

“十三五期间,肥西教育将紧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标先发地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再创教育强县,争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基本实现“智慧肥西教育”目标,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提前2年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实现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李振华说。未来,肥西将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紧跟时代步伐,奋力谱写肥西教育发展新篇章!

改革开放40周年、建县70年以来,肥西教育行业沧桑巨变,教育工作者砥砺奋进,如今的肥西教育发展环境日益优化,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发展活力不断增强。40年的发展成果,正被80万肥西人民所共享;40年辉煌成就,也必将永载肥西史册。( 特约通讯员:林兴勇)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