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资讯
热点话题 省内教育 国内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

筚路蓝缕传薪火继往开来谱新篇写在皖西学院百年校庆之际

高等教育 时间:2018-12-07 09:13 点击: 来源:皖西学院
[导读]皖西学院位于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的月亮岛上,校园内建筑设施、自然景观、人文气息相映成趣,构成了全国高校中独具特色的滨水生态校园。12月8日,皖西学院迎来了建校100…

皖西学院位于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的月亮岛上,校园内建筑设施、自然景观、人文气息相映成趣,构成了全国高校中独具特色的滨水生态校园。12月8日,皖西学院迎来了建校100周年华诞。借此机会,回顾办学历史,总结办学经验,展示办学成就,丰富办学理念,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办学品质,扩大社会影响,推进创新发展。

悠久的历史打下艰苦创业的精神底蕴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一百年来,随着国运的兴衰和时代的更替,学院几易校名,几度停续,历经曲折与艰辛,但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薪火相传,弦歌不断。一百年来,学院经历了1918年的“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1926年的“安徽省第三甲种职业学校”、1946年的安徽省立六安中学、1951年的安徽省六安师范学校等几个阶段,延续了六安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血脉。1958年,六安师范专科学校的创办,标志着六安地区高等教育的发端。1977年,安徽师范大学六安教学点的设立,开启了六安地区本科教育的先河。1985年,皖西联合大学的创办,则是六安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新拓展。2000年的世纪之交,六安师专、皖西联大、六安师范合并,成功升格为本科层次的高等院校,实现了六安地区高等教育的新跨越。

QQ图片20181207085346.jpg

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旧址

一路风尘一路歌。诞生于民国早期的“三农”,为皖西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仁人志士、革命斗士,为皖西地区播撒了革命的火种。自此以降,皖西地区的有识之士纷纷投身教育,在一无资金、二无教师、三无校舍的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艰苦创业,上下求索,让皖西大地上的教育薪火得以传承和发展。皖西学院发展的百年历史,无不留下了每一个皖院人不懈奋斗的艰辛足迹;学院的每一次变迁,无不倾注着每一个皖院人负重前行的心血和汗水。学院虽几经变迁,校名虽多次变换,但是亘久不变的,则是皖西学院所传承的光荣革命传统和历久弥醇的文化底蕴。

不断的探索奠定砥砺前行的扎实根基

迎着新世纪第一缕曙光而成长起来的皖西学院至今不过18年。升本18年来,作为安徽省第一批新升本的院校,皖西学院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秉承“厚德尚能 博学创新”的校训,努力朝着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迈进。

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努力,学院现在已发展到两万人的规模,形成了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等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一所融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等学科门类于一体、具有浓郁地方办学特色的高等学府。学院现设有15个二级学院,64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6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有专任教师691人,其中具有副高职称以上人员276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人员649人,省级高层次人才27人,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1个。

QQ图片20181207084227.jpg

在十几年的本科办学实践中,皖西学院在安徽省新升本的高校中创下了多个“第一”:2006年,第一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进入全省第一批重点建设的高校行列;2013年,作为试点单位,第一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14年,在全省同类高校中第一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中药学学科被遴选为国内一流学科,大别山特色中药资源保育和开发科研团队被遴选为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成为全省同类高校第一个同时获得这两类项目的高校。

新时代新作为展现学院发展的勃勃生机

站在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起点上,皖西学院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发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在新时代不断展示新气象。

人才培养有新举措。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院一直持续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多年来,学院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整体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持续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使学院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深度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2014年,出台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特区”建设的意见,正式启动“专业特区”建设;2017年,科学地进行了顶层设计,出台了《皖西学院关于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在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改革、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目前,以“专业特区”为引领,已经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教结合、多元主体、全程育人的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特区专业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平台40余个;建成了占地10亩的霍山石斛示范园以及含有581种植物的大别山药用植物园;现有28个学生团队项目、9个教师项目成功入驻六安大学科技园进行孵化和成果转化。

科学研究有新突破。如何走出一条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工作的新路,皖西学院有自己的探索。始终坚持以应用性研究为科研方向,注重产学研合作,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强教学。自2006年以来,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900余篇,其中被SCI、EI等检索系统收录520篇。获得国家级项目31项,省部级项目336项。学术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13项,通过省级成果鉴定3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6项。

IMG_6060.jpg

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大别山特色中药资源保育与开发科研团队

近年来,学院通过设立“科研创新特区”,将科研工作深度融入地方主导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主动对接安徽与六安区域发展重大需求,走应用性科研发展道路,鼓励教师“把论文写在大别山上”,努力将“科研创新特区”打造成应用型科研的制高点。2017年设立的“大别山林下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科研创新特区,坚持“深化拓展大别山道路,服务老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发展思路,推出了一批以霍山石斛产业化开发为典型代表的标志性成果:获批安徽省石斛产业化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制定2项国家行业标准、10项地方标准,产业年产值10亿元。

服务社会有新贡献。学院始终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就发展的理念,积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皖西学院与地方政府及部门签订了20多份全面科技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122项,特别是在大别山特色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等开发与研究方面成效卓著。其中,在石斛资源保护与产业化开发领域,坚持不懈地开展了10多年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全面参与并深度助推了六安石斛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学院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扶贫工作号召,大力开展科技扶贫工作。选派驻点干部到扶贫点进行帮扶;派驻科技特派员,帮扶当地中小企业发展。与此同时,利用科技人才优势,积极开展科技扶贫项目研究,帮助贫困户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组建寿县盈收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食用菌种植大户;建设脱毒太子参种植示范基地;援建杨仙街道珍稀食用菌——虫草种植项目;援建的60千瓦村级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不断提高扶贫效率和效果,为实现定点帮扶、精准扶贫贡献力量。

文化传承创新有新作为。皖西学院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皖西红色文化、寿春楚文化、皋陶文化、廉政文化研究及地方文艺的整理与挖掘,与地方开展文化合作,与六安市叶集区签订全面文化合作协议,与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签订“皖西文化艺术传承创新研究”项目协议等。学院还与寿县文广新局、旅游局等单位合作,开展寿县晚楚历史文化研究、《淮南子》研究及寿县水利文化、旅游文化等研究与开发。

近年来,皖西学院教师不断推出新的成果。如出版论著《图说皖西文化》《皋陶文化与道德经》《重评“淮南狱”》《名人与寿县文化》《安徽廉史资料选》等;改编与创作地方民歌作品近50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原创节目,如原创话剧《我背父亲上大学》获省大学生原创话剧展演二等奖,歌舞类作品《中国在赶路》《寻找大别山》《长相思》获得六安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大奖。2018年,学院组织力量将具有5000年历史的皋陶古龠搬上了舞台,为皖西地方文化的接续补上了厚重的一课。

一百年,风雨沧桑;一百年,励精图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体皖西学院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承“厚德尚能 博学创新”的校训,植根皖西红色沃土,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之路,锐意改革,开拓创新,阔步朝着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去谱写更加灿烂辉煌的华彩篇章!(熊健 特约通讯员:夏春阳)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关键词: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