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资讯
热点话题 省内教育 国内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横向课题第一人的家乡情信工梦

高等教育 时间:2018-03-16 09:07 点击: 来源: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导读]2017年底,在一场由芜湖县人民政府主办、芜湖县科技局承办的产学研政专场对接会上,除了应邀参会的两位院领导以外,机械系教师丁正龙作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受邀的唯一教师坐

2017年底,在一场由芜湖县人民政府主办、芜湖县科技局承办的产学研政专场对接会上,除了应邀参会的两位院领导以外,机械系教师丁正龙作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受邀的唯一教师坐在了对接会的主桌上,同时代表学院进行了高校研究成果汇报。他以缜密的思维,清晰的逻辑,杰出的表现赢得了在场政府领导、企业代表及其他高校同仁的一致好评。目前丁正龙所带队的团队正与一家企业签约合作并为其服务,践行了学院“换道超车”的定位思路,院长吴敏夸赞丁正龙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横向课题第一人”。

丁正龙其人

初识丁正龙老师,是在2016年7月的安信工新入职员工拓展培训上,丁正龙作为分组组长,在团队拓展活动中展现出了优秀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管理能力。而作为学院机械工程系的专职教师,丁正龙带领了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其中获得省级特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若干项,他个人申请国家专利四十多项,已授权发明专利高达7项。丁正龙曾经指导学生发明了一种全方位运动网球捡球机,获得了第五届芜湖大学生专利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改良后推送参加省“挑战杯”,获得了银奖;还指导学生参加安徽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获得了同类高校中“项目一”唯一的一等奖,取得了安信工该竞赛的历史性突破。

好机遇+好想法+好状态=成功

作为学院第一批在横向课题上取得成功的教师,丁正龙很谦虚,在提及他的课题团队为企业解决了多个实际发展难题时,他将成果归功于三个方面:首先学院为教师搭建了极好的创新平台,不仅积极对外进行产学研用对接,同时出台各项横向课题政策,为教师创造了良好机遇和充分条件。其次,系部的大力支持以及对挫折失败的从容面对,有句调侃高校教师承接横向课题的玩笑话,叫做“九死一生”,对接的十个课题,能有一个最终谈妥并实施已经是高概率了,由此可见横向课题的艰难之处。失败或挫折再所难免,重要的是容许失败,接纳挫折,迎头再来。最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横向课题对团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高要求,一个分工明确、积极向上的团队更有利于横向课题的研究。目前丁正龙课题团队拥有马学刚、陈婷婷、陈磊等多位伙伴,大家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将团队的集体价值最大化。

横向课题的感与悟

丁正龙来到学院两年多,却已经带领学生参加了多项大赛和多个课题研究。对于横向课题最大的感与悟就是“学与用不可分割”。横向课题是高校与企业对接,承接面向企业实际需求的课题,旨在解决其实际问题和困难。参与课题的高校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创新意识,还要勇于动手和实践,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并解决企业痛点。对于参加比赛和课题的学生更是如此。全方位网球捡球机能够得到专家评委的青睐,缘于丁正龙与学生真正做出了发明专利的实物,一位大赛评委给予的评价是能做出这个实物作品的学生,实操能力不比其他名牌高校的学生差。丁正龙在教学中也是如此要求学生,理论课的知识最终要转化为动手能力并以实际操作检验知识的真理性,受其熏陶的学生凭借杰出的实操能力被多所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导师所青睐。

学生眼中的丁老师

机械1401的李标同学是丁正龙的得意门生,在老师的协助下,李标完成了全方位运动网球捡球机的几次改良,最终实物获得了挑战杯省级银奖的好成绩。同时李标也在丁正龙的横向课题中担任了核心工作并顺利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说起丁老师,李标很是感激,他算是丁正龙来校后的第一批学生,在课程、作品、竞赛方面都受到了丁老师的极大帮助,当他面临就业与深造两难的选择境地时,丁老师积极鼓励他前往名牌大学继续研读。“考上了更好,考不上也没事,回头我们可以继续合作做项目”,丁老师简单的一句话打消了李标的后顾之忧,李标全身心投入到考研当中,奔着心底的梦想大步前行。

家乡情 信工梦

丁正龙是土生土长的湾沚人,年少时曾外出奋斗,却抵不住对这一片土地的热爱与眷恋。说起芜湖县,丁正龙如数家珍。学院拓展基地旁碧波荡漾的湖水名为汪溪湖,和阳光半岛内的湖水自为一家,湖水粼粼,与满载2400余株早樱、晚樱的樱花岭遥相呼应,代表了芜湖县高质量的生态环境;A2博文楼旁有颗大树,新校区还是一片黄土时它就已经屹立在此,当地老人讲述这为纪念抗战时期牺牲在此地的烈士而种植的纪念树,约莫八十年树龄,学院在建设初期特地留下了这颗大树,希望烈士精神能够感染和传承后世。芜湖县境内还现存楚王城、南唐九十殿、北宋东门渡官窑、南宋珩琅塔等古迹,曾在历史上辉煌一时。现在的新芜经济开发区作为省属重点开发区,吸引了投产企业460家,同时正在开工建设的芜宣机场和商合杭高铁都将为区域经济带来更大活力。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众多企业平台,区域经济创新转型发展也离不开高校人才支撑,在学院和地区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之下,丁正龙看好家乡的发展前景,有信心实现自己的信工梦。 (特约通讯员:张磊)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