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资讯
热点话题 省内教育 国内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

毕业生招聘平台求职疑陷传销身亡 律师:Boss直聘难辞其咎

热点话题 时间:2017-10-23 17:56 点击: 来源:未来网
[导读]近日,一则大学毕业生李文星在“BOSS直聘”招聘平台找工作疑陷传销组织后身亡的信息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引发关注。

  未来网(www.k618.cn)北京8月3日电(记者 宋霞霞)近日,一则大学毕业生李文星在“BOSS直聘”招聘平台找工作疑陷传销组织后身亡的信息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引发关注。

  5月15日,毕业于东北大学的李文星在“BOSS直聘”的招聘平台上发简历找工作,5月19日,收到聘用通知函,5月20日,从北京前往天津入职。7月8日,给母亲打最后一个电话说:“谁打电话要钱你们都别给”。7月14日,尸体在天津静海区被发现。

  原以为是一份上市公司的Offer,但却疑似落入传销组织的骗局。据了解,目前,公安部门已经对此事立案调查。

  8月2日,涉事的“BOSS直聘”回应称,在得知相关情况后,第一时间将有关的数据提取并保存,以便随时配合案件调查;“在一切水落石出之际,依据法律应当承担的一切责任,我们都愿意彻底承担。”

  

  3日,“李文星事件”仍在持续发酵,不少网友直接在@Boss直聘 官方微博评论道,“平台对招聘信息不做审核,导致骗子、传销猖獗。”“boss 直聘上有太多的诈骗公司了!有很多公司随便有一个皮包公司的证件就能通过审核,骗子太多了。”

  对于这些质疑,@Boss直聘 官方微博回应称,有严格的审核机制和流程,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漏网之鱼的虚假BOSS,请大家协助举报。

  然而,“BOSS直聘”的回应似乎并没有让大众满意,不少人认为此事“BOSS直聘”平台难辞其咎。

  网络认证为“互联网专栏作家”的胡涵也谈到,这个事件里,boss直聘的锅是背定了。

  “boss直聘的广告语:BOSS与牛人直接开聊的免费招聘工具,通过去除中间环节、简历+行为数据匹配等方式提升招聘找工作效率,让牛人更快获得更多优质机会。”胡涵分析道,BOSS与应聘者直接开聊,意味着,平台方许给了应聘者承诺,在平台上和你沟通的都是“企业boss”,也就是说,在求职者心目中,这些人一定是真实的boss,是经过平台验证的。去除中间环节,给读者的感觉是,去中介化,也就是说,你所沟通的人都是真实的企业方,而不是可能存在骗局的劳务中介。

  胡涵谈到,但是boss直聘所宣传的口号,容易让用户消除戒备心理。“事实上,甚至可以认为,boss直聘是以虚假的宣传口号,利用了用户的信任。”

  网络认证为“律师说签约律师”的刚刚猫律师表示,自己完全不认可Boss平台所发的声明中把自己平台称为受害者的说法。“可以断言:Boss直聘平台难辞其咎,必须承担少年大学生死亡的相应侵权责任,更有甚者,如果平台(或业务负责人)明知是涉嫌犯罪的传销组织仍允许(或帮助)其入驻平台害人,则可能构成故意杀人或者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的共同犯罪,终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刚刚猫律师谈到,依据《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死亡的少年大学生基于对招聘平台的信任,从而与入驻平台的商家(事实证明是传销犯罪团伙)见面过程中受到不法伤害,平台肯定属于未尽到合理必要审查义务,需要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的侵权责任,只是基于过错的大小,而承担不同比例的责任而已。

  更进一步,刚刚猫律师表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如果平台或平台负责人明知道入驻平台的是犯罪团伙而允许或帮助其入驻害人,或者通过必要审查程序就能避免犯罪团伙入驻害人,那平台或平台负责人就有可能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或者基于此类犯罪活动而进一步发生的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等形式违法犯罪的共犯,依法应当受到刑法制裁。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新年也在网上发声。对于该事件责任主体的认定,张新年指出:

  首先,毫无疑问,实施诈骗行为相关人员应当对此事件负责。一方面,相关人员谎称科蓝公司工作人员,以招聘的名义使被害人落入圈套并不断向其索要财物的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占有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如果查明相关人员在诈骗过程中对被害人实施了非法拘禁、故意伤害或者故意杀人行为的,则可能被认定多个罪名并面临数罪并罚。除此之外,相关人员的行为从民事角度看,属于侵犯被害人生命权的侵权行为,被害者家属有权向其主张侵权赔偿责任。

  其次,这里面还涉及招聘平台的法律责任问题。依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所以,就本案而言,招聘平台是否应当对被害人死亡结果承担法律责任,具体而言即侵权赔偿连带责任,关键看其在此过程中是否尽到了必要的审查义务、是否及时采取必要措施行为。如果没有尽到相关义务,则其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生活中,类似的大学生求职者被骗事件屡屡发生,教训惨痛。张新年提醒,对于广大求职者而言,在求职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凡是对方先行要求利用支付工具转账或垫付款项时,基本可判定为骗局,同时为了避免更多人被骗,应当立即报警;对于招聘平台而言,应加强对招聘信息发布者的身份及其所发布信息的审核,避免类似风险存在。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