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资讯
热点话题 省内教育 国内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

合肥学院体育俱乐部制改革打造个性化菜单让体育课化被动为主动

省内教育 时间:2017-07-24 10:29 点击: 来源:安徽教育网、合肥学院
[导读]走进合肥学院,运动场、体育馆里随处可见进行各项体育运动的同学,这是体育俱乐部的同学们在进行体育训练;全国学生啦啦操锦标赛、全国大学生击剑锦标赛、安徽省篮球联赛等

走进合肥学院,运动场、体育馆里随处可见进行各项体育运动的同学,这是体育俱乐部的同学们在进行体育训练;全国学生啦啦操锦标赛、全国大学生击剑锦标赛、安徽省篮球联赛等多项赛事的领奖台上也可以看见合肥学院体育俱乐部学生的身影……

普通俱乐部成员享受体育生活,高水平俱乐部成员代表学校参加比赛,体育俱乐部在这所学校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存在。每年参加俱乐部各类课程学习和活动的会员人数约占学校学生总人数的70%。在这数据之后,是合肥学院人十年间坚持推进俱乐部制改革的成果。

从“上好体育课”到“培养体育习惯”

培养什么样的体育人才?如何培养?这是教育改革的根本问题。以往体育教育注重对学生体质、意志力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良好体育习惯、体育兴趣的培养,使得体育课程成为了一种“形式主义”,有的学生在简单完学校的规定体育课程外,鲜少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有的学生则“爱体育而不爱体育课”,这都与学校体育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针对以上现象,2006年,合肥学院结合实际教学,大胆创新,从无到有,打造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俱乐部制新模式。

在这种新的体育俱乐部模式下,合肥学院构建了集体育教学、课余训练、体育竞赛、课外体育活动“四位一体”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平台,将学生按专项体育兴趣、运动技能划分为“四个层次、三级会员”,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有计划的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实现课内外一体化,充分满足学生需求,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运动水平。2015年,合肥学院公共体育部与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合作,对学院的体育俱乐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俱乐部会员可以通过自己的学号密码登录进行在线理论考试、网上评教、考勤查询,方便学生的同时,也便于学校更好地对参加俱乐部课程学习情况和各种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有效监控与管理。

公共体育教学部主任许大庆表示,合肥学院有着良好的改革基因。虽然没有进行体育教学俱乐部制改革成功的先例,但为了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进行体育部制改革。这种由合肥学院首创的新体育课程模式最终经受住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得到了国内高校的认可,全国已有220余所高校来校观摩交流。

由“灌输式”到“套餐式”、“菜单式”体育教学新模式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侧重对教学的技能和所能负荷的强度的追求,使得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按部就班地讲解与示范更是缺乏课程创新的趣味性,每周一次的一对多人教学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体育技巧的掌握。

合肥学院的体育俱乐部制实行“套餐式”、“菜单式”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新模式,成功解决了传统教学的问题。学校设有篮球、排球、壁球、轮滑、瑜伽等二十二个俱乐部,各俱乐部按照自主报名参加学生的个人能力与兴趣划分为初级会员、中级会员、高级会员三个层次,针对零基础的“初级会员”,实施“套餐式”教学,教授各体育项目的基本技巧;而对于掌握一定技巧的“中高级会员”,则采用个性化的“菜单式”教学,从技术、战术各方面进行提高。而上课时间也由会员们自主选择,在没课的晚上以及周末,都可以参加俱乐部训练。

改革十年,学校俱乐部由当初的14个发展至如今的22个,参加俱乐部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长,而俱乐部指导老师在工作量不变的基础上仅增加了五人,这其中离不开合肥学院体育俱乐部制的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以及学生助教的参与。俱乐部每年从高级会员中聘用学生助教协助老师对初级会员进行指导,环节了教师授课压力,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高级会员进行指导,有助于学校在国内省内的各项比赛中取得佳绩。学生助教通过参与教学既可以获得一定的课酬,又能够提高自我管理学生管理的经验,对自身的成长也大有帮助。在这种“传、帮、带”的模式下,初中级会员的技能也不断在提高,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各项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

合肥学院没有体育专业,所有参加各项比赛的选手全部出自体育俱乐部。迄今,合肥学院共建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毽球、羽毛球、武术等22个俱乐部,跆拳道、大众操、健美操、太极、双节棍、轮滑、瑜伽、壁球等健身项目应有尽有。随着改革的推进,学校累计获得体育类比赛金牌121、银牌78枚、铜牌74枚,其中包括啦啦操比赛15金10银8铜、第22届全国大学生击剑锦标赛6金1银3铜、2016年安徽省大学生网球比赛女单冠军、女双季军等一个又一个骄人成绩。

从追求“金杯银杯”到追求“学生的好口碑”

2016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在学校教育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出将青少年作为实施全民健身年计划的重点人群。而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成为各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当前许多高校也都在进行体育改革,却又在改革中出现了“体教两台戏、各唱各的调”等问题,而合肥学院则秉承“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宗旨,交出了一份“同谱一首曲、同唱一台戏”的优秀答卷。

傍晚灯火通明的健身馆里有啦啦操俱乐部、瑜伽俱乐部等多个俱乐部进行训练;二区体育馆外的广场上则能看到轮滑俱乐部、滑板俱乐部的身影。定向越野俱乐部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定期组织开展大蜀山等课外越野活动。合肥学院通过体育俱乐部鼓励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运动和健身成为了很多同学们“消费”假期的方式,越来越多的同学更热衷于周末约上三五好友打打篮球、学习之余到操场跑跑步、瑜伽馆里放松身心。毽球俱乐部成员张春梅在来到学校之前,从未听说过毽球,带着好奇,她加入了毽球俱乐部,时常参加毽球训练,她告诉我们,自己收获的不仅是球技,更多的是不言放弃、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战友情”。跆拳道俱乐部成员施小杰对于学校俱乐部有着独特的理解,她觉得,体育俱乐部因材施教,让学生有了自主选择权,自己之前一直对跆拳道感兴趣但苦于没有机会接触,没想到进了大学有了这样一个与跆拳道零距离接触的良机,让自己在训练中发挥兴趣、在运动中释放压力、在团队中学会成长。

体育俱乐部帮助了许许多多学生完成从门外汉到奖牌获得者的华丽蜕变,也帮助体育优秀的学生走向更大的舞台。2016合肥学院榜样学子、2016“安徽省优秀大学生”王炳,从小习武,大学之后参加了多个体育俱乐部的学习锻炼,获得2013年合肥高校散打锦标赛60公斤级季军、2014年荣获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排球比赛男子甲组亚军、2015年第二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击剑锦标赛男子重剑甲组校团体第二名。

大学体育,不仅是鼓励同学们在大学期间进行体育锻炼,更是培养学生终生运动的生活习惯。章汉哲是安徽三建的一名职工,也是合肥学院建工系2008级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大学期间,因为进入篮球俱乐部,他结识了很多的篮球伙伴,有了更多的打球机会。“记得刚上大学时,课余时间特别多,也不知道应该干什么,所以没事就和同学一起上网、玩游戏,要不就缩在被窝里,把时间都浪费了,可自从参加了篮球俱乐部以后,不单单是身体素质提上去了,整个人精神面貌也不一样,大学过得特别带劲,尽管现在已经工作多年,我仍然坚持一个星期一次球”。

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体育俱乐部制改革,合肥学院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和竞赛蓬勃开展,水平逐年提高,呈现出健康、可持续、良性发展的态势。体育俱乐部改革也因此先后获得合肥学院教学成果特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合肥学院体育俱乐部制改革的脚步不会就此停下,在优化现有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升级。(石紫岩 特约通讯员:潇潇)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