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资讯
热点话题 省内教育 国内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

《红楼梦》的经典意义蚌埠学院道德讲堂第二讲品味古典文学之美

高等教育 时间:2017-06-09 08:38 点击: 来源:蚌埠学院
[导读]6月8日下午,蚌埠学院道德讲堂第二讲开讲。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编审,《红楼梦学刊》编辑部主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副秘书长张云应蚌埠学院党委宣传部、文学与教育学院

6月8日下午,蚌埠学院道德讲堂第二讲开讲。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编审,《红楼梦学刊》编辑部主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副秘书长张云应蚌埠学院党委宣传部、文学与教育学院和科研处的邀请,在行政楼视频会议室做了题为“《红楼梦》的经典意义”专题讲座。讲座由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院长吴长法教授主持。蚌埠学院党委宣传部、科研处相关领导,文学与教育学院全体教师和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聆听了讲座。

讲座中,张云首先结合6月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浅谈了《红楼梦》在高考中的比重以及未来“红学”的发展前景,随后她以“《红楼梦》是什么”作为切入点,依次从结构、人物、主旨三个方面剖析了《红楼梦》这部经典小说。

她认为“《红楼梦》是记录知识的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是包罗众体的文艺组合”;她提出“通过解读小说结构,可以直达作者的创作意图”。在解读小说结构时,她讲述了《红楼梦》成本和抄本的区别,以及分辨成本与抄本对于研究者撰写有关文章的重要影响。“我经常看到一些投稿无法自圆其说,就是因为没有把成本和抄本区分开来。”张云分享自己的经验。

关于《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描写,她以“贾宝玉”为例,将其与外国经典文学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和拜伦《唐璜》中的同龄主人公作比较,并鼓励感兴趣的老师可以展开以“中外文学作品中的16岁少年情窦初开时期的不同反应”为主题做研究。并且点出在《红楼梦》中存在着同一人物前后活动存在的“年龄差”问题。

而在小说主旨的把握上,相对于胡适主张的“自传说”,她则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个人心灵史”,“如果把曹氏家族和贾家的故事一一对应,读起来未免太束缚了。”

讲座的最后,张云与在场师生就红学心得进行了互动交流。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是中国涉及面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小说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国文学领域的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此次道德讲堂的举办让蚌埠学院师生对古典文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不仅拓宽了视野,启发了个性与灵感,对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激发阅读经典的热情,提高阅读层次和水平都具有积极意义。(郑发友 特约通讯员:黄灿)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