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资讯
热点话题 省内教育 国内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

马鞍山大学生月生活费1000元基本够用 主要用于吃饭网购社交

热点话题 时间:2017-02-24 21:43 点击: 来源:皖江晚报
[导读]调查对大学生在2016年的平均消费水平和理财手段做了详细分析说明,并显示,对于月均1212元的开销,有超过三成的学生不够花。

随着大学“开学季”的到来,人气的聚拢,马鞍山高校周边的“开学经济”也变得旺盛起来。就在上周,由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一份针对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调查报告引起了多方关注。调查对大学生在2016年的平均消费水平和理财手段做了详细分析说明,并显示,对于月均1212元的开销,有超过三成的学生不够花。

2月20日,记者走近诗城的几位高校大学生,他们的消费水平如何?消费结构又是怎样的?大学生究竟应该怎样消费?

月均1000元至1500元居多

吃饭占大头 其次是网购和社交

“现在刚开学,花费要大一点。”今年读大四的刘越同学告诉记者,大一、大二那两年,自己的平均花费在每月1000元的样子,进入大三后,身边不少同学的花费都大了一些,有的是买考研学习资料、报考研辅导班,有的是忙着找工作等等,这些都增加了不少开支。

刘越说,父母是每月按时将生活费打给自己,基本是够用的,因为自己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和超前消费习惯。每月的生活费里,吃饭的钱占了约70%,其余的花销基本上是在一些社交活动中,如宿舍聚餐、游玩等,还有一部分是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

着装时尚的大三女生程露露每月生活费在1200元至1300元左右,小程坦言,自己是一个爱美的女孩,每月的生活费一半是吃饭,另一半主要用于网购,吃的穿的用的都有。

“这些钱基本上是够用的,实在不够了就找宿舍同学先借一点,然后再还上。”程露露说,自己大一、大二的时候每天都会有记账的习惯,也一直坚持下来了,但大三的时候就没有再记了。她觉得记账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可以很清楚地知晓自己的每一分钱究竟花在哪了,对个人的消费也能进行有效的把控,不至于花的太过头。她也后悔自己网购的时候有些冲动,买了很多不必要的东西,浪费了不少钱。

和程露露相比,大二的张婧同学就显得更为理性一些。在她看来,钱够用就好,作为大学生,学习和提升自己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次要的。所以,每月1000元的生活费对她来说是妥妥地够用了。实在遇到社交活动较多等特殊情况出现“余额不足”时,她也不会伸手和父母要,用她的话来说,“苦个几天,下个月的生活费就来了。”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和几位受访同学一样,大部分同学的月均消费在每月1000元至1500元之间,低于1000元的有,超过2000元的也有,但仅是少数。

大学生对理财“不感冒”

家庭环境和宿舍环境影响个人消费观

在麦可思的调查中,有半数以上的大学生参与了理财活动。可在记者当日的采访中,除了几位大学生没有理财经历之外,也没听说身边的室友或同学有过什么理财的经历或经验。

“有了存款才能理财,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大一学生魏雨生说,今后通过勤工俭学、实习或走上工作岗位后,会学习理财。

记者了解到,大学生们的生活费主要是靠家庭支持,在被访的几位大学生中,也有的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兼职或是得到过奖助学金,但他们并没有选择理财,而是当作了生活费使用。

“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消费水平也就自然比家庭经济条件较弱的同学要高一些。”张婧同学还透露,除了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个宿舍的文化对消费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一个宿舍都是爱玩爱闹爱美的,久而久之互相影响,大家的习惯就会比较接近,在共同的喜好上花费也会比较多;反之如果一个宿舍都是勤俭节约型的,那同一个宿舍的同学都会形成比较节约、俭朴的习惯。

量入为出 避免盲从

培养理性绿色的消费习惯

凭着多年与大学生朝夕相处的经验,在大学教师印志媛看来,大多数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消费,还是比较理性的。但也有少数同学处于非理性的状态,主要是一种攀比心理在作祟,再加上信用卡、校园网贷等的刺激,从而做出不理性的消费行为。

印志媛说,在2016年,像校园贷、“裸贷”的话题在社会中都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这些都是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后果。而作为当代大学生,首先应该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定位,培养远大的志向,将学习和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在大学中最重要的事情来对待,在消费方面应该树立健康、绿色、理性的消费观,不盲从、不攀比,适度消费,量入为出。(文中提及的所有大学生名字为化名)(记者黄莹通讯员李艳艳)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