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资讯
热点话题 省内教育 国内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

合肥师范学院“创青春”全国创业大赛银奖团队用智慧汗水铺就成功道路

高等教育 时间:2016-12-12 09:33 点击: 来源:合肥师范学院
[导读]初冬时节,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传来的捷报在合师校园激起涟漪,合肥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代轩、邵威、洪俊贤、鲁平、方蓉等同学完成的创业作品“天宇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

初冬时节,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传来的捷报在合师校园激起涟漪,合肥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代轩、邵威、洪俊贤、鲁平、方蓉等同学完成的创业作品“天宇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在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银奖,实现了学院在创业竞赛中的历史性突破。

“创青春”团队用行动诠释了青春激情,用坚持让梦想绽放光芒。近日,合肥师范学院宣传部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对邵威、洪俊贤等同学进行了采访。

万事开头才知难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代轩同学最早在实习公司了解到对分布式智能视频处理与分析运算平台的需求,萌发了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研创结合尝试的想法。于是,代轩、邵威、洪俊贤、鲁平、方蓉等5位同学组成了团队。

团队组成时,恰逢学校选拔全国创业大赛,更加加快了他们让想法变成行动的步伐。团队全体成员阐述了自己的想法与构思,开始了他们创青春之旅。团队将参赛思路确定为将市场上适用范围单一且精确度低的视频监测采集系统加上一个处理平台,直接使摄像机变成一个智能的传感器。在唐磊、蒋杉两位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进一步细化了设计方案,开始了无数次通宵达旦的实验之旅。从3月份开始准备材料,经过计划书的修改与完善,再经历院级初赛、省级比赛到全国大赛,通过网络评审、作品展示和公开答辩,成员们不断抓住机会锻炼自己,积极投入实践,并且主动联系专家一起交流学习,使整个团队的项目设计更加成熟。最终,这款项目的产品实现了高精度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获取;信号的快速分析与处理;实现信号的远程传输与无线发送;终端显示、信号输出、显示与信号合成等多种应用模式。

“有了这个处理平台,可以使摄像机变成智能传感器,成为机器人的眼睛和大脑,成为工业领域的智能专家系统,成为智能交通的指挥棒,成为智能家居的控制器和处理器。”邵威同学用形象的比喻耐心细致地向记者讲述产品的功效。

千磨万击还坚韧

喷泉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水有了压力。成功并非偶然,而是用智慧与汗水铺就道路,一份份荣誉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辛酸。从开始准备材料开始,团队在比赛的道路上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辛。写计划书时,必须心思缜密,考虑全面,要向大家进行产品具体说明。无数个夜晚,他们挑灯夜战,各抒己见,相互争论,才使得作品不断完善。洪俊贤说,比赛的那段日子,一边要忙着备考,一边要兼顾班级与学生会各种活动,还要抽出时间投入到省赛准备,记得有一次在教室上课上得累极了,又要回到实验室继续准备比赛,那段时间一天只休息五六个小时。但是,拼搏的时光让他无比充实,也让他不断成长。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项目在安徽省“创青春”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中获得了金奖。从省赛到国赛还有一段艰难的山峰等着他们攀登,团队成员没有望而止步,而是更加用心地准备。在信息与电子商务组中,全省只有8个项目进入了国赛,相比本省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对手而言,比赛团队倍感压力。他们积极参加高校之间的辅导和交流会,拓宽眼界,寻求相关老师的帮助,直到比赛的前一晚,他们还在练习答辩,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参赛过程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了很多感受,也让他们成长成熟。在此过程中,他们提高了专业技能,熟悉了商业模式、产品运转,为自己的就业指引了一条道路。“这次比赛,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会了如何去坚持。”洪俊贤和邵威这样向记者阐述这次比赛心得。

众人拾柴火焰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次的项目设计先后荣获“创青春”安徽省大学生挑战杯金奖和全国“创青春”创业大赛银奖,这是团队成员积极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代轩是项目的负责人,负责这个项目的整体思路和一些细节问题,团队的其他成员主要负责前期的准备,产品的设计制作以及汇报、答辩等工作。方蓉是团队里唯一的女生,记者从邵威同学那里了解到,她是个能力强,也肯吃苦的人。她一边在考研备考,一边投入到实验中,不知疲倦地穿梭于教室和实验室。出色的团队离不开成员的辛苦付出,也离不开指导老师唐磊、蒋杉等在技术、经验上给予的帮助和支持。从策划书修改指导到产品实验的全程跟踪,再到参赛答辩的辅导,乃至ppt展示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付出。在备战的那半年里,团队经常听到老师孩子打电话问什么时候回家吃饭,老师总说过两天一定回去。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合肥师范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浓厚氛围。学院全面启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了大讨论,推进文化、体制、教学、平台“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既有氛围又有平台的工作局面。团委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建”,广泛发动、部门协同、两级联动,通过氛围营造、组织保障、专家辅导、强化训练等,为同学们参加比赛提供了良好条件。

“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在行知文化的培育下,“创青春”团队真正做到了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勇于挑战,甘于奉献,成为创新创业时代大潮中的弄潮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创新创业的道路还很漫长,正如洪俊贤同学说的“年轻就是闯,青春就要创”,期待团队怀揣青春梦想,在创新创业之路上续写更加壮丽的青春之歌。(冯露 饶婷婷 沈梦雅 特约通讯员:刁文彬)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