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资讯
热点话题 省内教育 国内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

安徽大学师生的文化设计被合肥地铁1号线包公园站采用

高等教育 时间:2016-12-09 11:11 点击: 来源:安徽大学
[导读]合肥地铁一号线包公园站的文化设计由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团队完成。12月5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官网在题为《安徽合肥:地铁轨道线上‘廉’味浓”》的报道中指出:“一号线包

合肥地铁一号线包公园站的文化设计由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团队完成。12月5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官网在题为《安徽合肥:地铁轨道线上‘廉’味浓”》的报道中指出:“一号线包公园站以现代与传统艺术相结合的‘包公廉洁文化墙’、‘包公脸谱文化墙’浮雕壁画、灯箱等为载体,展示了生于合肥的宋代名臣廉吏包拯在不同时期的主要事迹,如包拯在香花墩读书时少存大志、在执掌开封府时带领百姓抗洪救灾、为监察御史时不畏权贵七次弹劾贪吏……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

包公园站紧扣包公文化和廉政文化的主题,融入合肥地域文化,打造为合肥地铁第一个富有人文内涵和审美品质的文化站。以大型锻铜浮雕“包公生平故事”为主体,辅以“包公脸谱”艺术、“清风柱体”装饰、“包公故里、清风热土”公益海报,塑造包公园站的整体文化氛围。


大型铜雕“包公生平故事”


大型铜雕“包公生平故事”总长80余米,根据史料考据,提炼出十组经典的包公故事创作而成,即“少存大志”、“辞官尽孝”、“题诗明志”、“断牛舌案”、“端州掷砚”、“七斗王逵”、“六弹国丈”、“疏河惠民”、“开门纳讼”和“遗训家风”等10幅铜雕画面,完整地勾勒出包公铁面无私、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人物性格和精神。巨型铜雕作品使用紫铜,历经主题提炼、画面创作、方案讨论,方案定稿、放样、泥塑、翻模、精工锻造、着色、抛光、安装等一系列的创作和制作程序完成作品,巨型铜雕气势恢宏、气韵生动,其中每组画面的人物造型精准塑造,每个人物性格刻画准确、面部表情栩栩如生、画面氛围准确传达,为了方便市民充分解读每件铜雕作品,特在每幅铜雕的右边设立文字说明标牌。


包公脸谱艺术组合


包公脸谱艺术组合,区别于写实性、历史性的“包公生平故事”铜雕作品,而是以更轻松、更浪漫的文学、戏曲中的包公脸谱为创作元素,选取京剧、汉剧、越剧、川剧、豫剧、庐剧、徽剧、黄梅戏等剧种中的脸谱造型,并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传播包公主题的戏曲知识。整组作品采用金属烤漆、丝网印刷等工艺完成,图文并茂、错落有致。

前面两组包公形象的塑造和传达,分别来自于史料中的包公和文学戏剧中的包公,包公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廉政思想,由此,在站厅层的部分柱体装饰中,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梅、兰、竹、清风等形象和古诗词,以国画水墨的艺术语言抒发先贤高风亮节、两袖清风的精神气节,柱体装饰素净淡雅,以营造包公园站的廉政文化氛围。


充满“廉”味的站厅柱设计


9幅“包公故里、清风热土”廉政主题公益海报设计,将合肥地域文化和包公文化、廉政文化等元素进行融合,兼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城市精神的表达,融入城市轨道交通和廉政文化的内涵。

整个包公园站的包公文化和廉政文化视觉艺术创意,既有经典的铜雕作品、又有轻松的脸谱艺术,既有传统的书画表达形式,又有现代的海报作品设计,围绕同一个主题,以多元的创作思维,完成该文化站的公共艺术设计。

据了解,该项目团队由艺术学院设计系陈庆军、邓卫华、张帆、李姗姗,美术系程波涛、戏剧系王夔等老师,联合南京师范大学李向伟教授(铜雕主创)从创意设计、文案策划等角度展开跨专业的合作,并作为小学期的课题之一,组织学生参与项目过程。包公园站文化建设从设计到制作完成,历时8个月,是艺术学院整合艺术类不同学科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服务的案例之一,更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坚持服务人民”的设计实践。(刘晓健 特约通讯员:李贤)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