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资讯
热点话题 省内教育 国内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

学生四个阶段的求学“选择题” 选好哪条了吗?

热点话题 时间:2015-06-13 17:28 点击: 来源:广州日报
[导读]这一周,高考落下帷幕。莘莘学子的求学生涯,迎来了一个阶段性的小结。不过接下来,填报哪所大学、哪个专业,还需一番绞尽脑汁,以做出最佳选择。

  这一周,高考落下帷幕。莘莘学子的求学生涯,迎来了一个阶段性的小结。不过接下来,填报哪所大学、哪个专业,还需一番绞尽脑汁,以做出最佳选择。其实,“选择”一直伴随我们整个求学生涯的始终,上小学、初中、高中,或者是报考职业院校,每一次不同的选择,都可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不一样的未来。除了借鉴过来人的经验教训,还要听取父母老师的指导,更关键的是不能失去主见。

  面对蕴含无限可能的未来之路,你选好要走哪一条了吗?

  幼升小

  公办PK国际

  适合就好!

  每个关心孩子教育问题的家长,现在都正面临着两难局面。国际学校or传统学校?这是个问题。

  几乎所有人都认同一点,在国际学校接受教育的儿童就是有点与众不同。所谓与众不同,是他们在老师国际化的教育模式下更容易跳出传统教育的框框。首先,以英语为主的教育模式,直接从小锻炼了孩子的听说能力。其次,国际学校强调个性,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孩子寻找自己的兴趣并将其潜能发挥到最大。如此一来,孩子的成长环境更加轻松、多元。

  此外,国际学校的教育方式还强调孩子与家长的互动、与社会的对话、与自己的相处。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孩子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提高将会令他在人生中受益。更重要的是,国际学校有一套系统的升学体系,“国际幼儿园-国际小学-国外初高中-国外大学”,让家长免却了为孩子升学、考试、面试、学位房忧心的烦恼,让他们有个轻松又开心的环境成长,难道不就是家长最渴望实现的吗?

  但话说回来,国际学校未必适合每一个人,对某些家庭而言也许只是“看上去很美”。朋友的儿子念国际学校念到国外的社区大学去,在国外难找到工作,回到国内,却又因早已不再适应国内的人情世故,工作屡屡碰壁,混得比同龄人都差得多。也有父母担心,孩子的“国际化之路”从国际学校跳出来,由于未曾接受过传统应试教育的锻炼,各类考试到底该如何面对?所以问题来了,当我们的孩子适应了国际学校宽松的环境以后,一旦回到传统环境又不具备竞争力,这又如何是好?

  国际学校和传统学校到底孰好孰坏,恐怕难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从投入来说,国际学校并不比公立名校更贵,但看似国际化的教育模式面对传统竞争环境又有诸多水土不服。传统教育虽然能让孩子平稳过渡,但其间升学的烦恼却是父母心头之痛,掐得孩子父母都透不过气,这样的成长环境又怎能叫好?这些问题,只能自己给出答案。(王睿)

  小升初

  没有统考却更麻烦

  没有笔试初筛,没有“大小联盟”,没有统一考试,不挂钩竞赛成绩……今年是广州小升初招生改革的关键之年,一系列新政策的出台,暂时让家长悬着的心落了地,但从长远看,此次改革带来的烦恼,还将在学校、家长和学生身上继续。

  距今年的小学毕业考试还有约10天时间,其实一些小孩的“去向”已经提前敲定。正如一些教育专家讲的那样,取消统一初试的规定出来后,小升初进入了剧烈“震荡期”,由于教育管理部门在选材标准上并未做出新的明晰规定,小升初是否足够公平公正,仍有不同说法。

  诚然,教育部门取消统一考试,改用电脑派位的初衷,是为了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缩小不同学校之间的生源素质差距,但取消初试的做法,是建立在所有学校不分好坏的基础上,可现实中不同的中学教育实力存在很大差距,所以大家还是希望小孩子去读好的学校。

  没有了统一的初试成绩,很多家长寄希望于校外各项竞赛,如“华罗庚杯”、“希望杯”等。家长希望这些民间考试成绩能成为孩子进名校的“敲门砖”。

  其实有些家长甚至更希望各个中学用自己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比如自主命题“偷偷”组织考试,实际上一些学校也正是这样操作的,其结果是,父母带着孩子频繁奔走于各个中学秘密组织的匿考,为了保险起见,有的家长带着学生连考七八所中学,这些考试一般都安排在周末,所以常见的情形是,家长带着子女,这个星期考这所,下个星期考另外一所,反而比当初“统一初试”要更累,压力也更大。不过,即便为子女小升初操碎了心,父母也还是乐于带着孩子到各个学校考试,辛苦考一次,就有多一线上名校的希望。

  学生参加多所中学“偷偷”组织的考试,有点像美国的高校招生,成绩好的学生可以拿到多个学校的offer,成绩差的学生只能等待。如此双向选择,学校与学生都需要一个熟悉政策的“磨合期”。但鉴于小升初政策每次变动,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专家建议教育部门能出台更为稳定的评价体系和选材标准,如此学校招生有据可循,父母和孩子在准备时也有了更明确的指南。(智毅)

  初升高

  职高PK普高

  走出自己路

  从小学到初中都属于义务教育范畴,无论怎么选,也只是上哪个学校、去私立或者公办学校等局部的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教育方式都相差不远。但到了高中阶段,不同的选择却泾渭分明,走“技术为王的”的职业教育通道,还是遵循传统的考高中、上大学之路,就是从高中开始形成了分野。

  职高、普高哪家强?可能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传统上还是认为上普通高中更为主流。而上职高,则往往被认为是学习成绩不好的无奈选择。但在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和讲究实干创新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局面或许会有所扭转。

  先说最为客观的就业率、薪酬待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显示,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超过“211”等重点大学;从学历层次来看,专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也远超本科生。而且,“211”重点高校毕业生平均起薪为3157元,低于高职院校的3291元。仅从这些数据而论,如今职业教育无论是就业还是起薪,其发展前景不一定比上普高、考大学更差。

  其次,职业教育如今也在不断升级,课程更具活力,更接地气。比如上海一所中职今年开办了全国首个工业机器人专业,在“机器换人”的产业革命中无疑极具前瞻性。该专业的实习,就是亲身到世界四大工业机器人生产厂商中实地操作。再比如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专设创业管理学院,启用实体店的经营训练和电子商务实训。比起大学更加传统、抽象、理论性的课程设置,这些既新潮又实用的课程,无疑更能引起年轻人的兴趣。

  “学历歧视”逐渐消弭,给那些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练就一身真本领、上手快、专业性强的人才更大舞台。广大家长也应顺应孩子的主观意愿。社会观念的扭转,更有利于让更多孩子坚持自己的理想,而不是盲目跟随大流。有媒体报道,一个叫周浩的年轻人主动从北京大学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从众人艳羡的高材生到普通的技校学生,就是因为他喜欢动手操作,对理论学习没兴趣。面对职业教育还是普通高中的十字路口,希望更多学生能像周浩一样有自己的主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张涨)

  高升本

  考得好不如

  志愿填得好

  学生哥,不容易,各有各烦恼。高中毕业升大学,刚刚考完试、走出校门,还没疯几天,又要等分数,分数出来还要填志愿。都说填志愿、选学校、挑专业是“第二次高考”,甚至说“考得好不如填得好”,填志愿简直就是人品大考验嘛。是要帅哥美女多,还是爸爸妈妈说的离家近;是选听起来高大上的大路货,还是冷门的奇葩专业,还真是颇费脑细胞。

  有人做过统计,如果不报提前批,仅填完本科一批、二批,需要填报160多个专业。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选哪个更合适,选报专业成了家长和考生们 “最幸福的烦恼”。农业大学的“体育”专业质量行不行?工商大学的“连锁经营管理”是啥玩意?上了“就业黑榜”的专业还能不能念?哪个专业毕业之后更有 “钱途”?同一大学选几个专业,如何才能形成梯度?时下的热门专业4年后是否还是热门职业?收费高的专业就一定好吗?被不喜欢的专业录取后怎么办……莫说初出茅庐的高中毕业生脑子不够用,哪怕是经验丰富的老师,面对一年一个样的专业设置,有时也一头雾水,乃至大跌眼镜。在2015年度高校本科专业申报中,黑龙江科技大学一次申报新设立56个本科专业。

  学生不知怎么选,学校老师忙不过来,家长干脆花钱买服务。据报道,今年是北京实行高考后知分填志愿的第一年,与之对应的是,在京高考志愿咨询机构业务更加火爆,即使开价5万元家长仍趋之若鹜。为了孩子填个志愿花5万块钱,家长也是蛮拼的。不过,你还别说,如果能够不浪费分数为孩子选一间心水学校、专业,也算是物有所值。赚这5万块钱也不容易,人家可是下了功夫、做足功课,用大数据手段,收集高校专业、就业、生活的各种信息,细致到是否有空调、食堂饭菜味道如何。

  当然啦,读大学,关键在于是否获得真才实学,专业倒未必有那么重要,且看十年八年之后,多少人还从事大学所学专业的工作?不要怨天尤人,认认真真学点东西,比什么都重要。

  (连海平)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