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资讯
热点话题 省内教育 国内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

教育时评:他们为什么“反对”父母

热点话题 时间:2015-04-21 23:27 点击: 来源:中国教育报
[导读]在他们眼中,父母是一群“僵化的国家教育机器的最末端执行者”,他们“逃得掉沉闷无趣的小学,却永远也别想从父母那儿毕业”。

  在豆瓣网,有一个小组,宣称“家是世界上最没法谅解的地方”——

  他们为什么“反对”父母

  “家是世界上最没法谅解的地方!”在豆瓣网上,有这样一个“反父母小组”,他们如此宣称。 

  这个小组中的成员,其父母多为小学老师。在他们眼中,父母是一群“僵化的国家教育机器的最末端执行者”,他们“逃得掉沉闷无趣的小学,却永远也别想从父母那儿毕业”。 

  对“反父母小组”的成员而言,家庭不是温暖的港湾,父母只是给自己带来无限痛苦的人。对于父母,他们只有逃离,只有反抗。当然,“反父母小组” 也宣称:“反对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积极手段,为的是个人向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达到自身素质的完善。我们不是不尽孝道,我们只想生活得更好。在孝敬的前提 下,抵御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和戕害。” 

  “她根本不懂我对独立的需求” 

  这个成立于2008年的豆瓣小组,聚集了一批对父母不满的子女,他们自称“小白菜”,从“50后”到“90后”皆有。每条帖子都有一个成员的辛酸故事,每个伤心的故事都会引起其他成员的赞同、安慰。 

  小组成员“旬公子”和父母的矛盾,来源于妈妈的控制欲。小学时不算富裕的家境,使得“旬公子”一直以来都和父母住在同一个房间里,但随着家境的 好转,一家人搬进了大房子,“旬公子”和母亲的矛盾终于爆发了。尽管有了自己的房间,但一向和孩子住在一起的母亲仍“随意翻看我的橱柜抽屉,这在她看来是 理所当然的;偷翻我的皮包钱包、私拆我的信件,她也认为合情合理”。与母亲之间的不愉快,“旬公子”在小组中通通倾诉出来。 

  “旬公子”的倾诉引来了一众成员的理解、安慰。“这就是我的写照,大学四年,哪个星期没回家,家里就急上了。我大学毕业前跟我妈提出工作后出去 租房住,因为我需要独立。她神色很黯然,觉得我不爱这个家了,她根本不懂我对独立的需求。”“当初就是为了躲避他们,18岁就从最北面跑到了最南面读书。 他们希望我回去,可这压根儿不可能,我只会越走越远的,怎么可能又回那个笼子里?”在一道道回帖中,也不乏有伙伴为“旬公子”提出建议:“我离开父母独自 生活很多年了,人也比以前更加自信,觉得生活更有意义了。因此,一定要独立!” 

  就这样,这个小组以“吐槽”、“探讨”的形式在豆瓣生根、发芽,开始只有几千人的小组,在2010年经过媒体报道后,人数直线上升。在当时,他 们被炮轰为“离经叛道”、“不孝子”。在这种压力下,部分成员开始“挪窝”,新建了一个非公开的副组。尽管遭受着种种质疑,但并不妨碍小组成员的不断增 加,目前,不算副组的成员,也已有9万多人。他们在这个小天地里控诉着父母的“暴行”,他们将摆脱父母当作一项事业。 

  在讨伐过后,他们同样会对自己进行反思,讨论为人子女应当遵守的“路规”:“读大学就应该选择离开家乡去另外的地方,这是成长必须的断奶期。”“成年之后就尽量不要跟父母要钱了。他们给你钱是心疼你,当礼物收下,要知道感激,但不能靠它过日子。”…… 

  “我在生活中看起来普通极了,有可能就是路过你身边的一个普通女孩,但在这里,我可以释放自己的阴暗面。”一位成员在帖子中如是自白。 

  “父母的这些行为对我们造成了严重伤害” 

  2010年,小组成员“AT”在汇总了伙伴们的经历后,建立了一个帖子——《父母对子女的伤害归类》,对于父母的各类伤害进行了列举,声明:“本帖不试图讨论任何家庭问题的成因,仅仅试图对本组中各型各色父母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予以分类。” 

  在这个被标记为“入组必读”的帖子当中,主要分成了直接肉体伤害、间接人格伤害、家庭状况造成的情感伤害、试图控制孩子的人生等4类伤害。每类伤害都有相关的概念说明以及成员的亲身例子。在小组成员眼中,“父母的这些行为对我们造成了严重伤害”。 

  直接肉体伤害,最好理解也最为清楚,“在本组中,体罚严重程度从皮开肉绽到送进医院都有”,让成员们不满的除了施暴的父母外,还有法律的不健 全。《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章第十五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 人格尊严的行为。”但他们质疑,为什么“竟然没有针对父母体罚的条款,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是法律观念的落后。” 

  间接人格伤害囊括的内容则相对宽泛,但主要是以“辱骂孩子、侵犯孩子隐私权为主”。比起直接肉体伤害,这种伤害的影响要深远得多,“故意的人格侮辱、刺探隐私,会更集中地对孩子尚不牢固的自我认知、世界观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家庭状况造成的情感伤害,则是指“父母间矛盾、争吵、家庭暴力,或对孩子不关注、冷漠造成的伤害”。在紧张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们,在这里对自 己的父母“指指点点”:“你爸爸是我妈妈的翻版,如果他们有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生活该多么精彩。”“我妈还有一个法宝就是她身体不好,稍微一着急就会说 自己这里痛那里痛。”“我也一直以为结婚过日子就是这样呢,直到过上自己的日子我才知道生活原来可以这么美好,他们这辈子真够作的,图什么啊?” 

  对于试图控制孩子人生这类伤害,小组是这样表述的:“对尚在就学阶段的孩子来说,一般表现为粗暴干涉就学选择;对进入工作或社会生活阶段的‘小 白菜’来说,表现为逼婚,强制其工作地点、类型,甚至试图控制其经济。”这种伤害,被成员们视为父母单方面满足自身经济、情感需要的方法之一。 

  85%的家长承认自己对孩子造成过伤害 

  与2010年那次报道引起的风波不同,一些父母开始认同“父母皆祸害”这个带有偏激的说法。在本报近日开展的一项调查中显示,有85%的家长都 选择了“部分认同”或者“比较认同”。并且这些父母对这个小组多了一些宽容,32%的家长认为这个小组可以让孩子们“相互倾诉,减轻痛苦”,42%的家长 认为这可以唤起社会的关注,还有85%的家长承认自己对孩子造成过伤害。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父母“祸害”了孩子呢? 

  20%的家长认为是“父母对孩子的感情表达不当”导致,19%的家长归结于“父母缺乏家庭教育知识”、“沟通不畅”,18%的家长则认为“部分父母行为过于偏激,缺乏对孩子基本的爱”。还有8%的家长认为是由代际间差异导致,仅有13%的父母认为问题出在孩子身上。 

  “现在的考试招生制度本身就会导致中国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在这里面,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变得非常功利,所以说现在家长如果只注重孩子学习的话, 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忽略孩子除了应试教育之外的其他教育,忽视孩子的心理教育、素质教育。”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 

  “现在的父母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对孩子管得太多了。替孩子就等于害孩子,你什么都替他做了之后,他一点成就感都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心里的逆反心理越来越强,他就会把这些爱都变成恨了。”“知心姐姐”卢勤说。 

  卢勤说,现在很多父母的局限性就在于“只有考第一才算有出息,只有考高分才能上重点,只有上重点才有好工作,好工作才能找到好对象”,要明白,什么样的孩子都有出息,要把眼光放开一点。 

  “很多年轻人把父母的问题放大了” 

  “很多时候,我们向别人倒苦水时,其实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小组曾经的管理员“南国”这样描述自己入组的初衷。7年前,网上的偶然一次搜索,让“南国”找到了这个“大组织”。 

  “很多父母,我指的是‘50后’、‘40后’等,都有精神上的问题。”在“南国”眼里,这些父母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我们现在总是说‘父母是爱孩子的,只是表达方式错了’,但有些父母就是不爱孩子。”“南国”相信。 

  对于自己的过去,“南国”不愿多提。这个四川的女孩最终选择了和父母绝交、不再来往。“你不花心思,你对孩子施暴,你用语言伤害孩子,你打击孩子,你控制孩子,你就不是好父母,你也不配做好父母。”这是2010年“南国”在日记中的一段话。 

  “大家都在尝试着走出去,非常努力”,但在“南国”看来,这很难。“从小开始,孩子的世界就是父母,多年来受到控制、打骂,精神创伤在所难免,如果能够超脱地生活,就是正常思维。但是就是因为受到了创伤,不被父母疼爱,被拔掉了翅膀,再也飞不起来。” 

  与“南国”相比,“古越君”是幸运的,她的父母对她的伤害最起码是“以爱之名”,所以,她给了自己、给了父母一个和解的机会。 

  “古越君”多年前就加入了“父母皆祸害”这个小组,父母的控制欲让曾经的“古越君”很是苦恼,“父亲过去常对我说:你是我最失败的投资,因为你什么回报都没有带给我。” 

  在那时的“古越君”看来,父亲是一个“懦弱的中年男人”,外面的事业遇到挫折,但对子女却要求极高。“我拿到全国性奖项,换来的只是父亲的一句 质疑‘不会是骗人的吧’。他们希望我嫁一个有车有房有钱的老公,但他们的这种虚荣心却往往打着‘为你好’的旗帜。如果一个人的爱让他人感到折磨,这还是爱 吗?” 

  让矛盾得以淡化的最终是时间。“我不是很确定究竟是从哪一刻发现父母已经老了这件事,但是从他们开始找我拿主意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我再也不 能责怪他们,他们已经老了,而我正年富力强。所有的伤害再不能成形,所有的过往必须一笔勾销。我才意识到,和亲人缠斗了十几年,就这样一页翻过了。”“古 越君”说。 

  “这个组里有很多年轻人的问题只是因为他们身在叛逆期,把父母的问题放大了。”“古越君”说。(实习生 赵天骄 记者 李凌)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