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

资讯
热点话题 省内教育 国内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

科学教育要从基本知识和技能开始 教师本身就是重要“课程”

国内教育 时间:2018-09-22 14:04 点击: 来源:新华网
[导读]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附属中学党委书记、副校长周建华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围绕“怎样让家长、学生关注科学素养的培养?”。

“科学教育要从基本知识和技能开始,但是又不能止步于此,因为科学素养培育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附属中学党委书记、副校长周建华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围绕“怎样让家长、学生关注科学素养的培养?”,强调了“科学素质教育”作为立德树人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和必要性,同时,作为一名长期以来关注创新人才培养,关注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教育工作者,周建华也围绕“学校如何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等话题阐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科学教育要从基本知识和技能开始 但不能止步于此

根据教育部修订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从2017年秋季开学起,小学科学课被列为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基础性课程”,起始年级延伸到小学一年级。此前,科学课从小学三至六年级设置。本次调整不仅改变了科学课的起始年级,也修订了课程目标。

科学教育从“娃娃”抓起,科学家走进了中小学,如何进一步让家长、学生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周建华在采访中表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的未来靠创新。创新的源头在科学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的基础在中小学。”

他强调,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解决两个根本问题:一是教育要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教育要培育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以应对未来社会的高度的不确定性。“这两方面,都需要学生有很好的科学素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科学素质教育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要从基本知识和技能开始,但是又不能止步于此,因为科学素养培育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

周建华认为,我国当代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培育主要面临以下困难:一是在思想上,对科学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二是在课程上,培育科学素养的课程体系尚未有效建构;三是在课堂教学方法上,以知识为主,以教师教授为主仍占主导地位;四是科学素养培育的资源,如场地、实验材料、中小学与大学科研院所的联合培养、社区资源等较为匮乏;五是科学教师队伍严重不足,不能适应当今科学素养培育的要求。

周建华认为,未来,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需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二是以课程为统领,切实加强科学素养培育;三是将探究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四是注重科学素养培育的综合性。既注重不同学习领域的综合,又注重不同能力培养的综合,还要注重在语文、数学、英语等诸多学科的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会四能”是一名“专家教师”成长道路上的最重要阶梯

对于教师的成长阶梯,周建华有清晰的判断和理解,他眼中的教师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手中有书”,这种教师自己能准确地理解教材中的知识,“这是基本合格的教师水平”;第二种是“胸中有法”,老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习得教材中的知识和技能,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在周建华看来,“这是骨干教师水平”;第三种老师是“目中有人”,他们能高效地教书育人,这才是周建华心中“专家教师”的水平。

“人大附中对教师提出了‘四会四能’。第一,会做,能上课;第二,会说,能交流;第三,会写,能研究;第四,会带,能引领。这‘四会四能’是一名教师从基本合格教师,成长为专家教师的四个最重要的阶梯。”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立教之本。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伟大时代的教育,必然呼唤一流教师培养造就一流的新时代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影响非常大,科学素养培育也是如此。”他用自己学校一名老师的例子生动的阐释了“没有优秀的师资,无法培养拔尖的学生”这个论点。

周建华介绍说,这名老师是北大的生物博士,本身对食虫植物非常感兴趣,促成学校建成了食虫植物大棚和高端实验室。这名老师开设了食虫植物选修课,引发学生研究兴趣,让学生们进行科学研究,发表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同时,这名老师还与美术老师联手,开设植物绘画插图选修课,这样既培育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又培育了学生的艺术素养,两者珠联璧合。而老师自己,通过在高端实验室里研究不同的植物特性,也出版了自己的专著《食虫植物》,“科学素养培育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是普及,另一个是提高。这名老师在这两方面做得都非常出色,特别是在提高方面。”

有优质的教师才有优质的课程 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需要搭建诸多平台,借助诸多资源,让学生去尝试,“在尝试中发现兴趣,在兴趣中发展素养,在长期的坚持中培育创新人才。”在周建华看来,经历是一种财富。学生的成长经历是非常重要的成长财富。“丰富的经历将带来丰富的成长。因此,学校要带给学生丰富的科学实践活动。”“学校丰富的科学实践活动主要靠教师去设计和实施。”

“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是创新人才的一体两翼。如果一翼长一翼短,则创新人才很难腾飞;即便勉强起飞,也只能在原地‘打转转’。”因此,周建华认为,“既要注重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两者不可偏废。”

周建华指出,学校至少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一是课程,这是培育科学素养的载体,要建构好学校科学素养培育的课程体系;二是课堂,这是培育科学素养的阵地,重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典型的探究过程,掌握典型的科学方法,积淀独特的科学体验,发展科学素养;三是资源,这是培育科学素养的保障,如科学名家报告,高端实验室建设,社区科学教育基地建设,与大学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等等;四是教师,这是培育科学素养的关键。周建华强调:有优秀的教师,才会有优质的课程。“况且,教师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课程。”

原标题:老师棒才能有优质课程 教师本身就是重要“课程”

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

精彩评论

收藏
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